方劑組成解釋
清暑益元散中包含香薷,主要原因在於其辛溫解表及化濕利水的功效,能有效應對暑濕之邪。
香薷性辛溫,味甘,入肺、脾經,可解表散寒,化濕利水,尤善治暑濕感冒,症見發熱、惡寒、頭痛、身重、無汗、口渴、舌苔白膩等。
清暑益元散常用於治療暑溼證,而香薷恰好可以疏散暑熱,化解溼邪,配合其他藥材,更能清熱解暑,益氣生津,達到治療效果。
清暑益元散中包含藿香,是為了其 解暑化濕 的功效。藿香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 芳香化濕、解暑止嘔、開胃消食 的作用。
夏季暑熱濕盛,易傷脾胃,導致濕邪困脾,出現食慾不振、脘腹脹滿、噁心嘔吐等症狀。藿香能 化解暑濕、理氣和胃,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達到解暑、開胃、消食的效果。
主治功效
清暑益元散主治功效分析
清暑益元散由香薷、鮮藿香煎湯,調六一散組成。
古文內容分析
從提供的古文內容,可以歸納出清暑益元散主要應用於以下幾種情況:
- 暑濕喘逆:「汗多口渴,清暑益元散;...暑濕身痛,無汗喘逆...」說明此方可用於治療暑濕引起的喘逆症狀,伴有汗多、口渴等表現。
- 熱氣霍亂:「熱氣霍亂之治,清暑益元散、...」指出此方可應用於熱氣霍亂的治療。
- 暑證:「治喘之法,...真知其暑者,則用清暑益元散。」表明此方是治療暑證喘的常用方劑之一。
治療原理分析
綜合以上分析,清暑益元散的治療原理可以從以下幾點理解:
- 清暑化濕: 方中香薷、藿香皆為辛溫芳香之品,能解表化濕、發汗利水。六一散中滑石甘寒,甘草甘平,能清暑利濕,和中益氣。諸藥合用,共奏清暑化濕之效。針對暑濕邪氣侵襲人體,導致氣機阻滯,津液代謝失常所引起的症狀,可以有效清除暑濕之邪。
- 理氣和中: 香薷、藿香具有芳香化濕,和胃止嘔的功效,可以調理脾胃氣機,改善因暑濕困脾所致的脘腹脹滿、噁心嘔吐等症狀。
- 解表透邪: 香薷具有解表作用,可以協助將侵襲肌表的暑濕邪氣透散而出,緩解身痛、無汗等表證。
總而言之,清暑益元散通過清暑化濕、理氣和中、解表透邪等作用,達到治療暑濕引起的喘逆、熱氣霍亂等症狀的目的。此方以清暑為主,兼顧化濕、和中,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原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霍亂細菌性食物中毒上吐下瀉
相同名稱方劑
清暑益元散, 出處:《症因脈治》卷四。 組成:香薷、鮮藿香。 主治:熱氣霍亂。時值濕熱,心腹絞痛,上吐下泄,煩悶擾亂,昏不知人,脈或見沉數或見促止,或見躁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