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柱丸

DI ZHU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5

熱/寒比例

(4.0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7%
脾經 17%
胃經 17%
腎經 11%
肝經 9%
心經 6%
心包經 6%
大腸經 4%
膽經 4%
三焦經 4%
肺經
脾經
胃經
腎經
肝經
心經
心包經
大腸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砥柱丸」的組成中包含補骨脂,是因為補骨脂具有補腎強骨的作用。補骨脂能夠有效促進骨骼健康,改善由腎虛引起的骨痛和關節不適。其主要作用是補腎強骨,幫助方劑改善骨骼和關節的健康。補骨脂的加入能夠增強方劑的療效,使其對骨骼問題的改善更加顯著。

砥柱丸中加入杜仲,主要基於其補腎固精、強筋健骨的功效。杜仲性溫味甘,入腎經,能補腎壯陽,固精止遺,尤其適合於腎虛腰痛、精關不固、小便頻數等症狀。

此外,杜仲還具有強筋健骨、降血壓的作用。對於一些因腎虛導致的腰膝酸軟、筋骨無力等症狀,杜仲也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因此,砥柱丸中加入杜仲,不僅能補腎固精,也能增強體質,改善因腎虛引起的各種症狀。

砥柱丸中加入生薑,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溫中止嘔: 生薑性溫,味辛,能溫中散寒、止嘔。砥柱丸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寒邪犯胃所致的嘔吐,而生薑恰好能溫中散寒,和胃止嘔,緩解胃部不適,提升藥效。
  2. 助藥力: 生薑味辛,能行氣化痰,促進藥物吸收和運化,有助於其他藥材發揮藥效,增強整體療效。

因此,生薑在砥柱丸中起到溫中散寒、止嘔、助藥力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藥材。

砥柱丸中包含木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健脾燥濕,固腸止瀉: 砥柱丸主治脾虛濕盛,腸滑泄瀉,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健脾燥濕、行氣止痛、固腸止瀉的作用,可助脾胃運化水濕,固澀腸道,改善泄瀉症狀。
  2. 疏肝理氣,止痛消脹: 砥柱丸中也常配伍其他理氣藥物,如枳殼、香附等,木香的疏肝理氣作用可以協同其他藥物,使氣機疏暢,減輕腹痛、腹脹等症狀,提高療效。

主治功效


砥柱丸主治功效分析

治療原理

根據《惠直堂經驗方》的記載,砥柱丸主要用於治療 腎虛腰痛。其治療原理基於中醫理論中的「腎主骨、生髓」和「腰為腎之府」的觀念。

方中 補骨脂(即破故紙)為君藥,具有溫腎助陽、固精止瀉的功效,能直接補益腎陽,充實腎精。杜仲 為臣藥,具有強筋健骨、滋陰降火的功效,可增強補骨脂補腎之力,並能滋補腎陰,防止溫燥之品傷陰。

核桃肉甘溫,入腎經,可補腎益精、潤燥。在此方中,核桃肉與補骨脂、杜仲合用,可以加強補腎益精的效果。

生薑 在此方中起佐助作用,其辛溫之性可助補骨脂、杜仲溫陽散寒,同時又能溫中和胃。乳香、木香 則可理氣活血、通絡止痛,使氣血暢通,有助於緩解腰痛症狀。

各藥合用,共奏 溫補腎陽、強筋健骨、行氣活血 之功,進而達到治療腎虛腰痛的目的。

古籍內容分析

  1. 《惠直堂經驗方》:「治腎虛腰痛如神。」

    此句直接點明了砥柱丸的主治病症為腎虛腰痛,且療效顯著。

  2. 《惠直堂經驗方》:「破故紙(炒四兩),杜仲(去皮銼片用生薑二兩半搗汁炒斷絲四兩)」

    此句描述了方劑的主要組成藥物及炮製方法。破故紙炒用可增強其溫腎助陽的功效;杜仲用生薑汁炒製,可增強其溫補之性,並能引藥入腎經。

  3. 《惠直堂經驗方》:「為末。取核桃肉三十個。去皮研和。少加煉蜜。丸梧子大。用茴香湯。或酒任下三錢。一方加乳香、木香各四錢。神效。」

    此句詳細描述了製劑方法、用法用量以及加減變化。核桃肉與前述藥物共研細末,加煉蜜製成丸劑,便於服用。茴香湯或酒送服,可增強藥效。加乳香、木香則能增強行氣活血止痛的作用。 一方加乳香、木香,神效,乳香、木香在此方劑中,可理氣活血、通絡止痛,使氣血暢通,有助於緩解腰痛症狀。

總結

砥柱丸通過溫補腎陽、強筋健骨、行氣活血等作用機制,治療腎虛腰痛。其配伍嚴謹,炮製得當,療效確切,是治療腎虛腰痛的有效方劑。

傳統服藥法


破故紙(炒)4兩,杜仲(去皮,銼片,用生薑2兩半搗汁,炒斷絲)4兩(一方加乳香木香各4錢)。
上為末,取核桃肉三十個,去皮研和,少加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錢,用茴香湯或酒任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 本方有溫補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腰骶痛前列腺炎慢性腎衰竭腎絲球腎炎

相同名稱方劑


砥柱丸, 出處:《惠直堂方》卷二。 組成:破故紙(炒)4兩,杜仲(去皮,銼片,用生薑2兩半搗汁,炒斷絲)4兩(1方加乳香、木香各4錢)。 主治:腎虛腰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