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皂子膏
ZAO ZI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普濟方》卷六十六引《餘居士選奇方》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9
熱/寒比例
熱 (2.78)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8%
脾經 28%
肝經 14%
膽經 14%
腎經 14%
心經
脾經
肝經
膽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皁子膏中添加樟腦,主要基於其消炎止痛、止癢殺蟲的功效。
樟腦具有溫熱性質,能促進血液循環,消腫止痛,對於皮膚炎症、瘙癢、疼痛等症狀具有一定療效。此外,樟腦還具有殺菌抑菌作用,可以有效控制皮膚感染,防止病情惡化。
在皁子膏中,樟腦與其他藥材配合,可發揮協同作用,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中藥方劑[皂子膏]的組成中包含鉛丹。鉛丹具有毒性,會對人體造成嚴重健康風險,如鉛中毒和內臟損害。現代醫學已不再推薦使用鉛丹,因此應避免在方劑中使用鉛丹,以免引起健康問題。選擇更安全的藥材來替代鉛丹是製作方劑的最佳做法,以保護患者健康。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皂子膏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專治「牙疼」,尤其針對「蛀牙」相關疼痛。古代醫家以「塞在蛀牙中」的局部用藥形式,直接作用於患處,推測其適用於蛀蝕引起的牙齦腫痛或牙神經疼痛,屬外治法之一。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油皂(出皮核)
- 油皂為皂莢製成的油脂,具辛溫之性,傳統用於外用消腫、殺蟲。
- 其活性成分(如皂苷)可能具局部刺激作用,促進氣血流通以緩解疼痛,或藉由抗菌特性抑制蛀牙處的腐敗物質。
樟腦
- 性熱味辛,有強力走竄特性,能散瘀止痛、殺蟲辟穢。
- 其揮發性成分可麻痹局部神經,短暫阻斷痛覺傳導,達到速效止痛效果;另對口腔內細菌(如齲齒致病菌)有一定抑制力。
黃丹(鉛丹)
- 為鉛的氧化物,傳統用於解毒生肌、收斂瘡口。
- 其礦物性質可形成保護層覆蓋蛀洞,隔絕外界刺激;另具輕微腐蝕性,可能用於「以毒攻毒」清除壞死組織。
煉蜜為丸
- 蜂蜜作為黏合劑,能緩和諸藥峻烈之性,延長藥效釋放,並藉其滋潤性防止藥物過度乾燥刺激牙齦。
三、配伍思維與原理
此方結合「麻醉、抗菌、物理封閉」三種作用:
- 樟腦速效鎮痛,油皂消炎殺蟲,黃丹保護創面,形成協同效果。
- 古代認為蛀牙(牙蟲)與「蟲蝕」或濕熱腐敗有關,故選藥多具殺蟲、辛散特性,以祛腐生新。
- 外塞法直接作用于病灶,避免內服藥物的全身影響,符合「急則治標」的思路。
四、潛在作用機轉推論
- 物理性阻隔:丸劑填充蛀洞,減少食物殘渣堆積與冷熱刺激。
- 化學性鎮痛:樟腦抑制神經訊號,油皂分解局部發炎物質。
- 抗菌防腐:三藥合用可能降低細菌活性,延緩齲齒惡化。
此方反映古代對牙痛「標急治標」的處理智慧,結合局部麻醉與防腐,雖現代已知黃丹含鉛需謹慎,然其組方邏輯仍具參考價值。
傳統服藥法
油皂(出皮核)、樟腦、黃丹各等分。
煉密為丸。
塞在蛀牙中。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皂子膏, 出處:《普濟方》卷六十六引《餘居士選奇方》。 組成:油皂(出皮核)、樟腦、黃丹各等分。 主治:牙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