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松蔥膏方劑中加入松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消腫止痛: 松香性溫燥,具有較強的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功效,可有效緩解跌打損傷、骨折等造成的疼痛和腫脹,配合蔥等其他藥材,更能增強藥效,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 促進癒合: 松香富含樹脂成分,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能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感染。加入松香的松蔥膏,有助於快速修復受損組織,加速傷口癒合。
松蔥膏中加入雄黃,乃因其具有以下兩大功效:
1. 解毒殺蟲: 雄黃性溫,味辛,具有解毒殺蟲之效。松蔥膏多用於治療瘡瘍腫毒,而雄黃可抑制細菌生長,並消滅潛伏於瘡瘍中的蟲類,達到消腫止痛、排膿生肌之效。
2. 燥濕止癢: 雄黃還具有燥濕止癢之功效。松蔥膏亦常用於治療濕疹、皮膚瘙癢等症狀,雄黃可吸附濕氣,減少皮膚表面的水分,抑制細菌滋生,從而達到止癢止癢的效果。
總之,松蔥膏中加入雄黃,主要是利用其解毒殺蟲和燥濕止癢的藥性,以達到治療瘡瘍腫毒、濕疹等皮膚疾病的效果。
松蔥膏中加入黃柏,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燥濕:黃柏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松蔥膏常用於治療濕熱蘊結所致的皮膚病,如濕疹、皮炎等,黃柏可以有效地清熱除濕,抑制炎症反應,緩解皮膚的瘙癢、紅腫等症狀。
- 殺菌止癢:黃柏的抗菌作用較強,可以抑制金黃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常見的皮膚病原菌的生長,從而達到殺菌止癢的效果。
松蔥膏方劑中加入青黛,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功效。
青黛性寒,味苦,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功效。其能清熱解毒,消炎止痛,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皮膚紅腫、疼痛、瘡瘍等症狀有顯著療效。同時,青黛還具有涼血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引起的出血、疼痛等症狀。
因此,在松蔥膏方劑中加入青黛,可以增強其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功效,達到治療皮膚病的目標。
對於[松蔥膏]中的無名異成分,無名異在中醫中被認為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適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該方加入無名異旨在增強活血化瘀的作用。
松蔥膏中加入冰片,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冰片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松蔥膏多用於治療皮膚外傷、感染、腫痛等症,冰片能有效緩解炎症,促進傷口癒合。
- 芳香開竅,止癢止痛: 冰片氣味芳香,能開竅透骨,止癢止痛。松蔥膏中加入冰片,能有效緩解傷口或皮膚病症引起的瘙癢,同時也能改善藥物氣味,使患者更容易接受。
總之,冰片在松蔥膏中起着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芳香開竅、止癢止痛的作用,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松蔥膏方劑中加入人中白,主要原因在於其止痛消腫的功效。人中白,即為人參的莖部,性溫,味甘,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松蔥膏本身主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加入人中白,可加強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使其治療效果更顯著。此外,人中白還有補氣益血之效,可緩解跌打損傷後的氣血不足,有助於傷勢恢復。
松蔥膏方劑中加入輕粉,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清熱解毒: 輕粉性寒,善於清熱解毒,可有效抑制炎症反應,減輕皮膚紅腫、疼痛等症狀,配合松蔥等藥物,增強其清熱解毒功效。
- 殺蟲止癢: 輕粉具有殺蟲止癢作用,可有效抑制皮膚寄生蟲的滋生,對於由蟲咬或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瘙癢等症狀具有顯著效果,配合松蔥等藥物,可更好地達到止癢目的。
松蔥膏中加入白礬,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燥濕止癢: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止癢的功效。松蔥膏主要用於治療皮膚濕疹、瘡瘍等疾病,白礬能有效抑制濕邪,止癢消腫,促進傷口癒合。
- 收斂止血:白礬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能幫助止住傷口流血,防止感染。松蔥膏中加入白礬,能有效控制傷口滲出液,加速傷口癒合。
「松蔥膏」方劑中包含「孩兒茶」,其主要原因為:
- 清熱解毒: 孩兒茶性寒,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針對由外感風熱、濕熱或毒邪引起的皮膚病症,如濕疹、瘡瘍等,起到清熱消腫、止癢止痛的作用。
- 活血化瘀: 孩兒茶還具活血化瘀功效,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利於傷口癒合,對於松蔥膏所治療的傷口感染、膿瘡等疾病,能起到輔助治療作用。
因此,「孩兒茶」的加入,既可清熱解毒,又可活血化瘀,與松蔥膏的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治療皮膚病的功效。
松蔥膏中加入綠豆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綠豆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松蔥膏多用於治療瘡瘍腫毒、濕疹等症狀,而綠豆粉能幫助清熱解毒,消炎止痛,配合松蔥藥性,更能有效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2. 潤滑收斂:綠豆粉性質溫和,能有效吸收水分,形成薄膜,具有潤滑收斂的功效。加入松蔥膏中,能幫助藥物更好地敷於患處,並形成保護膜,減少外界刺激,促進傷口癒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松蔥膏》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組成與古籍記載
《松蔥膏》出自古籍,其主要成分為:
- 松香
- 蔥連根葉(炒熱)
古籍記載其主治功效為:「治傷損。」,並詳述使用方法為:「上杵搗成膏,炙熱縛傷處。先以生薑砍爛炒熱,罨少時,次以此膏貼之,退腫住痛。」
方劑功效分析
根據藥材組成與古籍記載,《松蔥膏》主要具有以下功效:
- 活血祛瘀,消腫止痛: 方中松香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緩解因外傷導致的腫脹疼痛。蔥具有辛溫發散之性,能溫通經絡,行氣活血,加強松香的活血祛瘀作用。
- 溫經散寒: 蔥性溫,能溫經散寒,對於因外傷受寒引起的疼痛有緩解作用。
- 促進組織修復: 外敷膏藥有助於保護傷口,促進組織修復。
治療原理
《松蔥膏》的治療原理主要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 局部外敷,藥效直達: 將藥材搗成膏狀,直接外敷於患處,可使藥效直接作用於局部,迅速發揮活血祛瘀、消腫止痛的功效。
- 溫熱作用,促進循環: 將蔥炒熱,以及先用生薑砍爛炒熱罨敷,可加強局部溫熱作用,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有利於藥效的吸收和發揮。
- 物理保護,促進修復: 膏藥外敷可形成一層保護膜,防止外界刺激,保持傷口濕潤,有利於組織修復。
總結
綜上所述,《松蔥膏》主要通過活血祛瘀、消腫止痛、溫經散寒、促進組織修復等作用,達到治療外傷損傷的目的。其配伍精簡,藥效直接,外敷使用方便,體現了中醫外治法的特色與優勢。
傳統服藥法
松香、蔥連根葉(炒熟)。
退腫住痛。
上杵搗成膏。
炙熱,縛傷處,先以蔥、生薑砍爛炒熱,罨少時,次以此膏貼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 對本方過敏者禁用。
- 本方不宜與其他中藥同時服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松蔥膏, 出處:《準繩·瘍醫》卷六。 組成:松香、蔥連根葉(炒熟)。 主治:退腫住痛。主治:傷損。
松蔥膏, 出處:《經驗各種秘方輯要》引汪光焱方。 組成:明淨松香1-2斤,明雄黃7錢,飛東丹5錢,炒黃柏2錢,洋青黛2錢(水飛),無名異(即漆匠所用之無名子灰)2錢(炒,研極細,篩之,粗者不用),大梅片5分(另研後和勻),人中白3錢(煅),上宮粉1錢5分(炒),淨輕粉5分(炒制),制銅綠5分,枯白礬1錢,孩兒茶2錢,綠豆粉5錢(曬乾,和勻)。 主治:小兒頭面口鼻一切乾濕疳瘡,及白禿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