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名異散

WU MING Y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1

熱/寒比例

(0.4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7%
腎經 20%
脾經 13%
心經 13%
膽經 6%
大腸經 6%
肺經 6%
胃經 6%
肝經
腎經
脾經
心經
膽經
大腸經
肺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無名異散」這個藥方本身就已經是一個矛盾的存在。

「無名」代表著未知,而「異」則代表著不同於常規。以「無名異」作為藥方組成,本身就帶有「奇特」與「神祕」的色彩,暗示着此藥方可能由民間祕方或特殊經驗傳承而來,其藥效及組成成分可能不為世人所知。

然而,若要從中藥角度分析, 「無名異」極可能是一個虛構的藥材名。中藥學重視藥材的性味歸經和功效,以「無名異」作為藥材,缺乏明確的藥性描述,也無法與其他藥材相互配伍,故其真實性存疑。

因此,無論從哪個角度分析,「無名異散」這個藥方都帶有濃重的虛構色彩,應避免輕易嘗試。

「無名異散」方劑中使用甜瓜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消腫: 甜瓜子性涼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消腫之效。對於因濕熱內蘊、脾腎虛弱而導致的浮腫、小便不利等症狀,甜瓜子能有效改善。
  2. 清熱解毒: 甜瓜子亦有清熱解毒之功,可治療熱毒所致的瘡瘍腫毒。在「無名異散」方劑中,甜瓜子與其他清熱解毒藥物配伍,可增強整體療效。

綜上所述,甜瓜子在「無名異散」方劑中,不僅能利水消腫,更能清熱解毒,起到協同其他藥物治療疾病的作用。

「無名異散」方劑中包含「乳香」,主要原因有二: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乳香味辛、性溫,入肝、心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腫脹,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等,乳香能有效改善症狀。
  2. 行氣止痛,溫經散寒:乳香亦可行氣止痛,溫經散寒,對於寒凝血瘀所致的疼痛,如痛經、腰痛等,亦有療效。

因此,乳香在「無名異散」方劑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與其他藥材配合,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無名異散」中包含「沒藥」,主要原因有二:

  1. 活血化瘀: 沒藥性溫,味苦辛,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方中加入沒藥,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血液瘀滯,有助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病症。
  2. 生肌斂瘡: 沒藥亦有生肌斂瘡的功效,可以促進創傷癒合,減少感染。方中加入沒藥,對於外傷、潰瘍、燒傷等病症,能起到良好的輔助治療作用。

「無名異散」方劑中包含牡蠣,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鎮心安神: 牡蠣性寒鹹,入心、肝經,具有鎮心安神、軟堅散結的功效。對於心神不寧、失眠多夢、驚悸不安等症狀,牡蠣能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
  2. 化痰軟堅: 牡蠣還具有化痰軟堅的功效,能化解痰液,軟化堅硬的結塊。在「無名異散」中,牡蠣可能配合其他藥材,共同治療痰火鬱結、氣滯血瘀等病症。

主治功效


無名異散主治功效分析

無名異散,此方出自《聖濟總錄》等古籍,其主治功效主要針對婦人乳結顆塊、膿水宿滯、血脈壅閉、惡血疼痛,以及久治不癒之症。 從古籍內容與藥材功效分析,此方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利水解毒、滋陰降火等多重作用,其治療原理如下:

1. 活血化瘀,通經止痛:

  • 無名異:此為方中主藥,其性善走竄,具有極強的活血化瘀之功。古籍中提到“血滯則氣壅瘀”,乳房結塊乃血瘀所致,無名異能疏通瘀滯的血脈,使氣血運行暢通,從而達到消腫止痛的目的。在《雜病源流犀燭》中亦提及,跌打損傷、經絡受損,亦與氣血不行有關,可見活血化瘀是本方治療的核心機制。

  • 甜瓜子:雖主要功效是利水解毒,但其亦有微弱的活血作用。與無名異合用,有助於加速瘀血的消散。

2. 利水解毒,消腫散結:

  • 甜瓜子:此藥具有利水消腫之效,可將體內停滯的水液排出,加速膿水的消散,有助於消除乳房結塊的腫脹。
  • 綜合分析:乳結膿水,既是瘀血停滯,也常伴隨局部炎症反應。甜瓜子的利水解毒作用,有助於清除局部積液和毒素,減輕炎症反應,促進病灶癒合。

3. 滋陰降火,固精補腎:

  • 牡蠣:此藥具有滋陰降火之效,能平衡體內陰陽,調節虛火。婦女乳疾,常與肝鬱氣滯有關,而肝鬱則易化火,耗傷陰液。牡蠣在此方中,有助於緩解虛火,從而輔助消除炎症。牡蠣還有固精補腎作用,有助於調養婦人身體狀況。

4. 綜合治療,標本兼治:

  • 整體觀點:無名異散並非單純的活血化瘀之劑,而是通過活血化瘀、利水解毒、滋陰降火等多方面的協同作用,從根本上改善婦人乳疾的病理狀態。此方既能消除乳房結塊的局部症狀,又能調節全身氣血陰陽平衡,有助於防止疾病復發。

綜上所述, 無名異散針對婦人乳結顆塊、膿水宿滯、血脈壅閉、惡血疼痛等症,其治療原理在於:運用無名異之活血化瘀為主導,配以甜瓜子利水消腫解毒,牡蠣滋陰降火固精,共同發揮活血散瘀、消腫止痛、利水解毒之功,從而達到標本兼治之效。此方不僅可治乳疾,亦可用于杖傷跌打等導致的氣血瘀滯之症。

傳統服藥法


無名異8錢,甜瓜子5錢,乳香6錢,沒藥6錢,牡蠣粉5錢。
接骨。
黃米炒黑熬膏,和藥貼之,包捆。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無名異散, 出處:《青囊全集》卷上。 組成: 無名異散(《青囊全集》卷上。)出處:《青囊全集》卷上。組成:無名異8錢,甜瓜子5錢,乳香6錢,沒藥6錢,牡蠣粉5錢。主治:接骨。 。 主治:接骨。

無名異散,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卷三十。 組成: 無名異散(《雜病源流犀燭》卷三十。)出處:《雜病源流犀燭》卷三十。組成:無名異(末)。主治:預防杖傷。 。 主治:預防杖傷。

無名異散, 出處:《聖惠》卷七十一。 組成:無名異半兩,沒藥3分,麒麟竭3分,木香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赤茯苓半兩,白芷半兩,當歸半兩(銼,微炒),虎杖3分,黃芩半兩,黃耆1兩(銼),牡丹半兩,桂心半兩,生乾地黃半兩。 主治:婦人乳結顆塊,膿水縮滯,血脈壅閉,惡血疼痛,久不瘥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