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正丸

YING ZHE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9%
肺經 19%
心經 12%
脾經 12%
胃經 12%
腎經 9%
膀胱經 6%
大腸經 6%
肝經
肺經
心經
脾經
胃經
腎經
膀胱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應正丸中使用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滋陰降火: 生地黃味甘性寒,能滋陰清熱,涼血止血。應正丸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肝火上炎、目赤腫痛、口乾舌燥等症狀,而生地黃的滋陰降火功效,可有效緩解肝火亢盛所致的各種不適。
  2. 養血生津: 生地黃亦有養血生津的功效,能滋養陰血,改善因肝火上炎所致的口乾舌燥、目澀昏花等症狀。同時,生地黃也能滋潤腸道,改善因燥熱引起的便祕。

應正丸中加入烏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止痛: 烏藥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止痛的功效。應正丸主治氣滯血瘀所致的胸悶、脅痛、胃脘脹痛等症狀,烏藥可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緩解胸脅疼痛,並促進胃腸蠕動,改善胃脘脹痛。
  2. 溫脾暖胃: 烏藥性溫,能溫脾暖胃,改善脾胃虛寒所致的胃痛、腹痛等症狀。應正丸中常與溫陽散寒的藥物配伍,烏藥可增強溫脾暖胃的作用,協同其他藥物共同達到治療目的。

應正丸中加入甜瓜子,是取其利水消腫、清熱解毒之效。

甜瓜子性涼,入肺、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的功效。其利水作用有助於改善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清熱解毒則可緩解因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

應正丸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壅盛、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小便不利等病症,而甜瓜子正好能針對這些病症發揮作用,因此被納入藥方。

應正丸中包含沒藥,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活血止痛: 沒藥性溫,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應正丸主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而沒藥能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故被納入方劑中。
  2. 生肌斂瘡: 沒藥還具有生肌斂瘡的作用,對於外傷引起的創口、潰瘍等,能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感染。應正丸亦可用於治療外傷感染,因此加入沒藥能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應正丸中加入乳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乳香性溫,味辛,入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應正丸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乳香的加入能有效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2. 通絡止痛,散寒除濕:乳香亦有通絡止痛、散寒除濕的功效。對於因風寒濕邪入侵所致的疼痛,乳香可通過溫經散寒,祛風除濕,達到止痛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應正丸」,主要成分有:生地黃、烏藥、甜瓜子、沒藥、乳香。其主治功效為:

  • 風氣:風寒、風熱等外邪侵襲人體,引起疼痛的症狀。
  • 血脈凝滯:由於氣血運行不暢,導致血脈淤塞,引起疼痛的症狀。
  • 手足無力:手足酸軟無力,不能正常活動的症狀。

生地黃:性微涼,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烏藥:性溫,味辛、苦,入脾胃、腎經,具有理氣行氣、補陽、行氣止痛、散寒止咳、消腫散結、祛痰等功效。

甜瓜子:性平,味甘,入肺、大腸經,具有潤肺化痰、補益氣血、清熱解毒等功效。

沒藥:性溫,味苦,歸肝經,具有活血調經、散瘀止痛、消腫生肌的功效。

乳香:性溫,味苦、辛,入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化腐生肌、利水消腫、活絡止痛、清熱解毒等功效。

中醫認為,應正丸具有祛風散寒、活血化瘀、補益氣血的功效,可有效治療風氣、血脈凝滯、手足無力等症狀。現代研究表明,應正丸中的主要成分具有抗炎、鎮痛、抗菌等作用,可有效緩解疼痛、炎症等症狀。

應正丸的使用方法:口服,一次6-9克,一日2-3次。

應正丸的禁忌症:孕婦、陰虛火旺者禁用。

總之,應正丸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祛風散寒、活血化瘀、補益氣血的功效,可有效治療風氣、血脈凝滯、手足無力等症狀。但應注意的是,孕婦、陰虛火旺者禁用。

傳統服藥法


熟乾地黃(焙)3兩,烏藥2兩,甜瓜子2兩,沒藥(研)半兩,乳香(研)半兩。
上藥除研者外,為細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20丸,空心、食前以溫酒或荊芥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應正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十。 組成:熟乾地黃(焙)3兩,烏藥2兩,甜瓜子2兩,沒藥(研)半兩,乳香(研)半兩。 主治:風氣身體疼痛,血脈凝滯,手足無力。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