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子散

JI LI Z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6%
肝經 23%
膀胱經 15%
脾經 13%
腎經 10%
胃經 5%
心經 2%
大腸經 2%
肺經
肝經
膀胱經
脾經
腎經
胃經
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蒺藜子散

蒺藜子散是一個由各種中草藥組成的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皮膚瘙癢和疼痛,或有輕微的瘡口。此方劑的成分包括:

  • 蒼朮: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

  •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 荊芥: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

  • 羌活: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 沙苑子:具有補氣固脫、澀精止遺、益精、補益肝腎的功效。

蒺藜子散的使用方法

蒺藜子散可以內服或外用。

  • 內服:將蒺藜子散研成細末,每次服用 3-5 克,每日 2-3 次。

  • 外用:將蒺藜子散研成細末,撒在患處,每日 2-3 次。

蒺藜子散的禁忌

  • 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忌用。

  • 脾胃虛弱者慎用。

  • 服用蒺藜子散期間,應忌食辛辣、油膩、寒涼的食物。

總結

蒺藜子散是一個由各種中草藥組成的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皮膚瘙癢和疼痛,或有輕微的瘡口。此方劑的成分包括蒼朮、防風、荊芥、羌活、枳殼、沙苑子等,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血止痛、止癢、收斂止瀉等功效。蒺藜子散可以內服或外用,但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忌用,脾胃虛弱者慎用。服用蒺藜子散期間,應忌食辛辣、油膩、寒涼的食物。

傳統服藥法


蒺藜子(炒,去角)2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荊芥穗1兩,羌活(去蘆頭)1兩,防風(去叉)1兩,蒼朮(米泔浸1宿,刮皮,銼,炒)4兩。
上為散。
每服1錢匕,溫酒或臘茶調下,不拘時候。

方劑組成解釋


  • 沙苑子:味甘、性平,歸肝、腎經。具有補肝腎、益精血、明目、利小便的功效。
  • 枳殼:味苦、酸、性微寒,歸肺、大腸經。具有理氣、化痰、散結、止痛的功效。
  • 荊芥:味辛、性微溫,歸肺、肝經。具有發散風寒、透疹、止癢的功效。
  • 羌活:味辛、性溫,歸肝、膀胱經。具有散寒解表、祛風除濕、止痛的功效。
  • 防風:味辛、性微溫,歸肺、肝經。具有祛風解表、除濕止痛、止癢的功效。
  • 蒼朮:味苦、辛、性溫,歸脾、胃、肺經。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解毒消腫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蒺藜子散性味辛溫,有發散作用,孕婦慎用。
  • 蒺藜子散有一定的刺激性,不宜長期服用。
  • 蒺藜子散不宜與溫補性中藥同用。

相關疾病


胰臟炎鼻塞麻疹鼻咽腫瘤鼻咽惡性腫瘤(鼻咽癌)鼻息肉

相同名稱方劑


蒺藜子散, 出處:《衛生總微》卷十八。 組成:蒺藜子半掬。 主治:鼻塞不聞香臭,水出不止。

蒺藜子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九。 組成:蒺藜子(炒,去角)2兩,貝母(去心)2兩。 主治:産睏乏,腹痛,目有所見,兒及衣俱不下。

蒺藜子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十一。 組成:蒺藜子(炒,去角)2兩,枳殼(去瓤,麸炒)1兩,荊芥穗1兩,羌活(去蘆頭)1兩,防風(去叉)1兩,蒼朮(米泔浸1宿,刮皮,銼,炒)4兩。 主治:風瘙皮膚癮疹癢痛,或有細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