蒺藜子散

JI LI Z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4%
肺經 21%
脾經 14%
膀胱經 11%
腎經 10%
胃經 8%
心經 4%
大腸經 4%
肝經
肺經
脾經
膀胱經
腎經
胃經
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蒺藜子散中加入沙苑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相輔相成,增強療效:蒺藜子善於平肝熄風、清熱解毒,而沙苑子則以補腎壯陽、益精填髓著稱。兩者搭配,可有效地改善肝腎陰虛所致的頭暈目眩、腰膝痠軟、陽痿早洩等症狀。沙苑子能補腎益精,增強蒺藜子平肝熄風的作用,從而達到更好的療效。
  2. 協調藥性,降低副作用:蒺藜子性寒,長期服用可能損傷脾胃,而沙苑子性溫,能溫補脾腎,起到中和蒺藜子寒性的作用,避免寒性過盛,降低其副作用。

蒺藜子散方中加入枳殼,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消脹:枳殼味苦、辛,性微寒,具有行氣消積、化痰止嘔之功。蒺藜子善於疏肝解鬱,二者合用,可協同疏肝理氣,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脅脹痛、腹痛、食積不化等症狀。
  2. 促進藥效:枳殼能促進胃腸蠕動,有助於蒺藜子等藥物更好地被吸收利用,增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總而言之,枳殼在蒺藜子散方中起到行氣消脹、促進藥效的作用,有助於整體藥效的發揮。

蒺藜子散方中加入荊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風散寒,解表止癢: 蒺藜子散主治風寒濕痹,皮膚瘙癢等症。荊芥性辛溫,具有疏散風寒,解表止癢之效,可助蒺藜子散祛除風寒,改善皮膚瘙癢症狀。
  2. 活血通絡,止痛消腫: 蒺藜子散中蒺藜子具有活血通絡,消腫止痛之效。荊芥亦能活血通絡,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蒺藜子散更有效地緩解疼痛和消腫。

蒺藜子散中包含羌活,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祛風除濕: 蒺藜子散主治風濕痺痛,而羌活性溫,具有祛風濕、止痛的功效。其辛溫之性可驅散風寒濕邪,與蒺藜子等藥物合用,可更有效地消散痺痛,改善關節僵硬、疼痛等症狀。
  2. 升散止痛: 羌活能升散藥力,使藥效能快速到達病竈部位,並具有止痛的作用。此藥物與蒺藜子等藥物配合,可增強通絡止痛的效果,緩解風溼痹痛的痛苦。

蒺藜子散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疏散風邪,止癢止痛:防風味辛、甘,性微溫,具有疏散風邪、止癢止痛的功效。蒺藜子散主要用於治療肝腎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軟、足跟疼痛、視力模糊等症,而風邪入侵則可加重這些症狀,因此加入防風可起到疏散風邪、減輕疼痛的作用。
  2. 配合蒺藜子,增強療效:蒺藜子性寒,擅長平肝熄風、清熱除濕,但其寒性較強,容易損傷陽氣。而防風性微溫,可起到溫陽補氣、協調藥性的作用,配合蒺藜子使用,可使藥效更為溫和,不易傷及脾胃。

蒺藜子散方劑中加入蒼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燥濕健脾:蒼朮性溫燥,具有燥濕健脾的功效。蒺藜子散以祛風除濕、活血止痛為主要功效,而蒼朮的加入可以加強燥濕作用,使藥力更能深入濕邪,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2. 助行氣散結:蒼朮還具有行氣散結的作用,可以促進氣血流通,有助於解除因濕邪阻滯經絡而導致的疼痛。蒺藜子散常用於治療風濕痹痛、筋骨疼痛等疾病,蒼朮的加入可以加強活血化瘀、疏通經絡的效果。

主治功效


蒺藜子散

蒺藜子散是一個由各種中草藥組成的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皮膚瘙癢和疼痛,或有輕微的瘡口。此方劑的成分包括:

  • 蒼朮: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

  • 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 荊芥: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

  • 羌活:性辛溫,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 沙苑子:具有補氣固脫、澀精止遺、益精、補益肝腎的功效。

蒺藜子散的使用方法

蒺藜子散可以內服或外用。

  • 內服:將蒺藜子散研成細末,每次服用 3-5 克,每日 2-3 次。

  • 外用:將蒺藜子散研成細末,撒在患處,每日 2-3 次。

蒺藜子散的禁忌

  • 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忌用。

  • 脾胃虛弱者慎用。

  • 服用蒺藜子散期間,應忌食辛辣、油膩、寒涼的食物。

總結

蒺藜子散是一個由各種中草藥組成的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皮膚瘙癢和疼痛,或有輕微的瘡口。此方劑的成分包括蒼朮、防風、荊芥、羌活、枳殼、沙苑子等,具有散風寒、祛風除濕、活血止痛、止癢、收斂止瀉等功效。蒺藜子散可以內服或外用,但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忌用,脾胃虛弱者慎用。服用蒺藜子散期間,應忌食辛辣、油膩、寒涼的食物。

傳統服藥法


蒺藜子(炒,去角)2兩,枳殼(去瓤,麩炒)1兩,荊芥穗1兩,羌活(去蘆頭)1兩,防風(去叉)1兩,蒼朮(米泔浸1宿,刮皮,銼,炒)4兩。
上為散。
每服1錢匕,溫酒或臘茶調下,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蒺藜子散性味辛溫,有發散作用,孕婦慎用。
  • 蒺藜子散有一定的刺激性,不宜長期服用。
  • 蒺藜子散不宜與溫補性中藥同用。

相關疾病


胰臟炎鼻塞麻疹鼻咽腫瘤鼻咽惡性腫瘤(鼻咽癌)鼻息肉

相同名稱方劑


蒺藜子散, 出處:《衛生總微》卷十八。 組成:蒺藜子半掬。 主治:鼻塞不聞香臭,水出不止。

蒺藜子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九。 組成:蒺藜子(炒,去角)2兩,貝母(去心)2兩。 主治:産睏乏,腹痛,目有所見,兒及衣俱不下。

蒺藜子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十一。 組成:蒺藜子(炒,去角)2兩,枳殼(去瓤,麸炒)1兩,荊芥穗1兩,羌活(去蘆頭)1兩,防風(去叉)1兩,蒼朮(米泔浸1宿,刮皮,銼,炒)4兩。 主治:風瘙皮膚癮疹癢痛,或有細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