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冰白散方中加入人中白,乃因其性寒涼,味甘淡,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
人中白性寒,可清熱解毒,尤其善於治療熱毒所致的瘡瘍腫毒。其涼血止血之效,可用於治療熱毒所致的吐血、衄血、咯血等症。
冰白散主治熱毒熾盛、肺熱壅盛之症,而人中白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與方中其他藥物相輔相成,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腫止痛的作用。
冰白散方中加入冰片,主要是由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 清熱解毒: 冰片性寒涼,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熱毒引起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牙齦腫痛等症狀。
- 消腫止痛: 冰片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因炎症引起的疼痛和腫脹。
因此,冰片在冰白散中扮演著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重要角色,有助於快速緩解患者的不適症狀。
中藥方劑[冰白散]的組成中,包含[銅綠]。銅綠在該方中起到清熱解毒、收斂生肌的作用。冰白散是一種外用藥物,適用於治療皮膚潰瘍、燒傷等症狀。銅綠能夠幫助清除傷口處的病原體,促進傷口愈合,同時還具有一定的防腐效果。在方劑中,銅綠與其他藥材共同作用,增強治療效果。然而,由於銅綠具有一定毒性,使用時必須注意控制劑量,以避免出現不良反應。
冰白散中添加杏仁,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潤肺止咳:杏仁味苦性溫,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降氣平喘的功效。冰白散主治風寒咳嗽,杏仁能潤肺化痰,緩解咳嗽症狀,改善呼吸道炎症。
- 宣肺解表:杏仁的宣肺作用,有助於疏散風寒之邪,配合其他藥材如薄荷、荊芥等,共同起到解表散寒的功效。
主治功效
《冰白散》主治功效分析
綜合多部醫書記載,《冰白散》主要用於治療口舌糜爛,及走馬牙疳等證,其治療機理如下: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 諸多醫書皆指出,走馬牙疳的發生乃熱毒蘊蓄所致。《景岳全書》明確指出此病為“熱毒蘊蓄而然”。《醫述》亦言“此蓋熱毒蘊畜而然”。
- 《冰白散》中,人中白具有消炎、解毒之功效,可清熱解毒,緩解局部炎症。
- 冰片清熱鎮靜,亦可緩解熱毒引起的疼痛。
- 銅綠則以殺菌、抗病毒之能,直接作用於病灶,清除毒邪。
收斂生肌、促進癒合:
- 走馬牙疳的特點之一是“腐爛脫落”,顯示組織的嚴重損壞。《古今名醫彙粹》、《未知書名》、《景岳全書》等皆描述走馬牙疳為“腐爛脫落”。
- 《冰白散》中,冰片、人中白等成分,雖有清熱解毒之功,亦有一定收斂作用,可助瘡面癒合。
針對口舌病變的特性:
- 冰白散主治為口舌糜爛,亦可見於《不居集》所言“口舌糜爛”
- 此方劑能直接作用於口舌病灶,發揮其藥性,解決局部病變。
- 杏仁潤肺止咳,在處理口舌病變時,可能有助於緩解因肺熱上攻而引起的口瘡等症狀。
內治與外治並用:
- 《景岳全書》、《醫述》等強調,治療走馬牙疳,需內瀉陽明之火,同時外用冰白散。說明走馬牙疳不僅是局部病變,亦與全身熱毒有關。
- 冰白散作為外用藥,主要針對局部病灶,而內治則注重調節全身陰陽平衡,共同解決病源。
總結:
《冰白散》通過人中白的清熱解毒、冰片的清熱鎮靜、銅綠的殺菌抗病毒以及杏仁的潤肺止咳等作用,主要針對熱毒蘊積引起的口舌糜爛和走馬牙疳。此方劑既能清解局部熱毒,又能促進組織癒合,達到治療目的。同時,古籍亦強調需內治與外治並用,方能取得良效。
傳統服藥法
梅花冰片5分,人中白5錢,粉兒茶5錢,粉甘草1錢,玄明粉5分,雞內金(要不落水者,瓦上焙乾)5錢。
上為細末。
吹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有一定的副作用,如過敏、腹瀉等,患者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
- 本方不宜與其他藥物同時服用,以免發生藥物相互作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冰白散, 出處:《青囊秘傳》。 組成:人中白、冰片、銅綠、杏仁、黃柏、枯礬各等分。 主治:口糜及走馬疳。
冰白散, 出處:《景岳全書》卷五十一。 組成:人中白倍用之,冰片少許,銅綠(用醋制者)、杏仁各等分。 主治:口舌糜爛,及走馬牙疳等證。
冰白散, 出處:《疫喉淺論》卷下。 組成:梅花冰片5分,人中白5錢,粉兒茶5錢,粉甘草1錢,玄明粉5分,雞內金(要不落水者,瓦上焙乾)5錢。 主治:疫喉腐爛忒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