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中藥方劑[舶上硫黃丸]的組成中包含硫磺,主要是因為硫磺具有強效的解毒和消腫作用。硫磺能夠減少體內的炎症,促進組織的修復。在[舶上硫黃丸]中,硫磺的添加能夠增強方劑的解毒和消腫效果,有助於改善由毒素引起的健康問題。然而,硫磺具有一定的刺激性,使用時需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劑量,以避免過度刺激。
舶上硫黃丸中加入薏苡仁,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利濕消腫: 薏苡仁性涼味甘,具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清熱排膿的功效。硫黃性燥熱,容易引發濕熱,而薏苡仁可以中和硫黃的燥熱,防止其傷津耗氣,並有助於清除體內濕熱,預防或減輕藥物副作用。
- 健脾益氣: 薏苡仁還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可增強人體抵抗力,有助於抵抗硫黃的毒性。硫黃雖然具有殺菌止癢的功效,但同時也有一定的毒性,薏苡仁的加入可以減輕硫黃對人體的毒副作用,提升藥物的安全性。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舶上硫黃丸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史載之方》、《奇效良方》、《証治準繩‧類方》、《濟陽綱目》等古籍記載,舶上硫黃丸主要用於治療痢疾,特別是在病勢減輕、但仍有殘餘症狀時。
治療原理分析:
針對痢疾後期殘餘症狀: 古籍中均指出,舶上硫黃丸適用於痢疾經初期治療後,病勢雖減,但仍有「所下之痢,止餘些小」的情況,如出現青糞、鴨糞樣便、茶湯樣便、濁油樣便,甚至僅餘少量紅色膿血便等殘餘症狀。這表明此方主要針對痢疾後期腸道功能紊亂、濕熱未盡的狀態。
固腸止瀉,恢復真氣: 古籍強調此方能「牢固大腸,還復真氣」。痢疾後期,患者腸道功能受損,正氣虛弱。舶上硫黃丸中的硫磺具有解毒殺菌之功,可清除腸道殘留病邪;薏苡仁則能健脾利濕,助脾運化,從而達到固腸止瀉、恢復正氣的效果。
辨證施治: 《史載之方》中提及痢疾的複雜性,指出痢疾病因可能涉及脾腎虛寒、三焦熱盛、心肝血損等,並有赤白痢、純赤痢、純白痢等不同證型,強調應根據具體病情辨證施治,而舶上硫黃丸在痢疾後期證型,作為固腸收尾之用,與前期的解寒、清熱、補脾等治法相輔相成。
硫磺與薏苡仁的協同作用: 硫磺具有溫陽散寒、解毒殺蟲之功效,可針對痢疾的病理產物,而薏苡仁則能健脾滲濕,助脾胃運化,使藥力更好的發揮,二者合用,在針對疫毒痢後期殘餘症狀具有針對性。
綜合而言, 舶上硫黃丸的主要治療原理是通過硫磺的解毒殺菌和薏苡仁的健脾利濕作用,達到清理腸道殘留病邪、固澀止瀉、恢復腸道功能的目的,用於痢疾後期,以鞏固療效,並恢復患者真氣。此方應用需考慮患者整體情況,且需配合前期治療,不可單獨應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舶上硫黃丸, 出處:《史載之方》卷下。 組成:舶上硫黃1兩(去沙石,細研如飛塵),薏苡仁2兩(炒熟,搗爲末)。 主治:固大腸,復真氣。主治:疫毒痢,病勢已減,所下之痢,止餘些少,忽青糞,忽如鴨糞,忽如茶湯,如濁油,忽隻餘些小淺深紅色。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