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便易散中加入花椒,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花椒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之功效。對於寒邪客於中焦,導致脘腹冷痛、食慾不振、腹瀉等症,花椒可起到溫中散寒、暖胃止痛的作用。
- 驅寒止癢:花椒亦具驅寒止癢之功效,可用於治療風寒溼邪引起的皮膚瘙癢、凍瘡等症。便易散常用於治療寒溼困脾、脾胃虛弱所致的腹痛、腹瀉等症,而花椒的驅寒止癢作用可以輔助緩解病症,增強療效。
「便易散」方劑中加入「香附」,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行氣止痛: 香附味辛、苦,性平,入肝、脾經。具有行氣解鬱、消積止痛的功效。方中加入香附,可疏肝理氣,緩解腸胃氣滯所致的腹痛、腹脹、便祕等症狀,有助通便。
- 健脾和胃: 香附還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可促進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改善腸道蠕動,從而達到通便的目的。此外,香附還能調理氣機,促進腸胃蠕動,使排便更加順暢。
因此,「便易散」中加入香附,既可行氣止痛,又可健脾和胃,綜合作用,有效緩解便祕症狀,使排便通暢。
便易散中包含檳榔,主要原因如下:
- 驅蟲作用: 檳榔性溫,味苦辛,能殺蟲驅蟲。對於腸道寄生蟲引起的腹痛、腹瀉、消化不良等症狀有較好的療效,配合其他藥物能有效驅除蟲體,改善腸道功能。
- 消積化滯: 檳榔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幫助消化吸收,並能消食化積,對於食積停滯、脘腹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有輔助治療作用。
便易散是一種具有通便作用的中藥方劑,其中包含蛇牀子作為其主要組成之一。蛇牀子,學名為"Cnidium monnieri",其性味辛、苦,溫,具有散風、通絡、止癢的功效。通常用於治療因肝腎不足、氣血運行不暢所導致的便祕等問題。
蛇牀子的成分中含有多種揮發油和生物鹼,這些化學成分能夠促進腸道蠕動,提高腸道的排泄功能。此外,蛇牀子還具有抗菌作用,可以改善腸道的微生態環境,預防腸道感染,進而有助於改善便祕症狀。
整體而言,便易散中加入蛇牀子,目的是利用其促進腸道功能和改善腸道健康的特性,從而達到通便的效果。這使得方劑更加強化其功能,對於因腸道問題而引起的便祕尤為有效。
便易散中包含白礬,主要原因如下:
- 燥濕止瀉: 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止瀉的功效。便易散用於治療濕熱下注所致的泄瀉,白礬可清熱燥濕,抑制腸道菌羣的異常生長,達到止瀉的目的。
- 收斂固澀: 白礬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可收斂腸道,減少腸液分泌,並促進腸道蠕動的恢復,有助於止瀉。
因此,白礬在便易散方劑中起到燥濕止瀉、收斂固澀的重要作用,有助於緩解濕熱下注所致的泄瀉症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便易散」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曹滄洲醫案》的記載:「左,酒濕積久,中陽被困,運化遲鈍,大便易散,脈濡。宜從中焦立方。」可見,此方劑在臨床應用上,主要針對因「中陽被困」導致「運化遲鈍」、「大便易散」之證。
治療原理分析:
中陽被困、運化失司: 古文提及「酒濕積久」,表示濕邪久積,阻遏中陽之氣,導致脾胃運化功能失常。脾主運化水濕,中陽受困,則脾胃升降失常,水穀精微無法正常轉化,以致出現「大便易散」之症。此種情況,脈象亦常呈現「濡」象,反映濕邪困阻之象。
「便易散」方劑的針對性:
- 花椒:具有溫中止痛之效,能夠溫運中陽,驅散中焦寒濕。其殺蟲解毒之功,則可針對濕邪積久可能滋生的蟲邪。
- 香附:疏肝理氣,可助脾胃氣機升降,促進運化。肝屬木,脾屬土,肝氣條達,脾之運化才能正常進行。香附之疏肝理氣,亦可間接達到健脾之效。
- 檨榔:消食化積,有助於脾胃消化積滯之物,亦可驅除腸道內蟲邪。
- 蛇?子:燥濕祛風,能助花椒之溫燥,加強其祛除寒濕之功。其殺蟲止癢作用,雖然古文未明示,但與花椒之殺蟲作用相輔相成。
- 白礬:收斂固澀,可收斂腸道,防止大便滑脫。其解毒殺蟲之效,亦可清除腸道內之病邪。
綜合效應: 「便易散」諸藥合用,以溫中健脾、理氣化濕為原則,通過溫運中陽、疏肝理氣、燥濕殺蟲、收斂固澀等作用,達到恢復脾胃運化功能,改善大便易散之目的。此方劑并非單純的止瀉,而是從根本上解決了中陽被困,運化失司的問題。
總結:
綜上所述,「便易散」不僅可用於治療疥瘡,更可應用於治療因中陽被困、脾胃運化失調導致的「大便易散」之證。此方劑配伍嚴謹,針對性強,在治療過程中,既能祛邪,又能扶正,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
傳統服藥法
花椒1兩,香附半斤,檳榔3兩,蛇床2兩,白礬1兩。
上為極細末。
核桃油或木油調搽。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便易散, 出處:《外科百效》卷五。 組成:花椒1兩,香附半斤,檳榔3兩,蛇床2兩,白礬1兩。 主治:疥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