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餘湯

SUN Y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4%
腎經 32%
心經 7%
脾經 7%
胃經 7%
肝經 4%
膀胱經 2%
大腸經 2%
肺經
腎經
心經
脾經
胃經
肝經
膀胱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損餘湯中包含地骨皮,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地骨皮性寒,味甘,入肺、胃經,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的功效。損餘湯主治熱毒壅盛、氣血瘀滯所致的癰疽、疔瘡、乳癰等症,地骨皮能清熱解毒,消散熱毒,有助於控制病情發展。

2. 滋陰潤燥:地骨皮亦具有滋陰潤燥的功效,可以緩解熱毒所造成的燥熱症狀,如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損餘湯中常配合其他滋陰潤燥的藥材,如生地黃、麥冬等,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滋陰潤燥的作用。

損餘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損餘湯主要用於治療脾虛濕盛、水濕停滯所致的症狀,如水腫、小便不利等。茯苓具有利水滲濕的功效,能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改善水腫,利尿通淋。

2. 健脾益氣:茯苓同時具備健脾益氣的功效,能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水濕代謝,改善脾虛所致的倦怠乏力、食慾不振等症狀。

因此,損餘湯中加入茯苓,既能利水滲濕,又能健脾益氣,有利於整體治療效果的提升。

中藥方劑[損餘湯]的組成中包含[黃柏],因為黃柏具有清熱燥濕、解毒的作用。黃柏常用於治療由濕熱引起的各種疾病,如皮膚病、尿道感染等。在[損餘湯]中,黃柏能夠有效清除體內的濕熱,促進健康恢復。此方劑特別適用於濕熱積聚的病症,有助於消炎、解毒,從而改善症狀。黃柏的加入增強了方劑的療效,使其對於濕熱引起的病症更具針對性,提供了有效的治療手段。

損餘湯中加入荊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清利頭目: 荊芥性辛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的功效。損餘湯症狀多為風熱上擾,表現為頭脹痛、目赤腫痛等,而荊芥可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2. 行氣解鬱,通利竅道: 荊芥亦能行氣解鬱,通利竅道。損餘湯中常伴有胸悶、氣滯等症狀,荊芥的加入有助於疏通氣機,改善胸悶,並促進經絡通暢,利於邪氣外泄。

損餘湯中加入玄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 玄參性寒,味甘苦,入心、肺、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效。損餘湯主治熱毒蘊結、血分瘀熱所致的各種症狀,如口舌生瘡、牙齦腫痛、咽喉腫痛、目赤腫痛等。玄參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有效地清除體內熱毒,緩解這些症狀。

2. 滋陰養血: 玄參同時具有滋陰養血的功效,可以滋養心陰,涼血止血,對於熱毒傷陰所致的口乾舌燥、心煩失眠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損餘湯」

中藥方劑「損餘湯」,主要成分包括地骨皮、茯苓、黃柏、荊芥和玄參,具有清熱瀉火、補益腎水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婦女在經期前就有經血來,且經血量多的症狀。

組成介紹

  1. 地骨皮:性寒味甘,具有清虛熱、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常用於治療外感風熱、內傷陰虛引起的發熱、口乾、咽喉腫痛、煩躁不安等症狀。

  2.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

  3.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能治療腳氣、痿闢、骨蒸勞熱、瘡瘍腫毒、濕疹瘙癢、肺熱咳嗽、痢疾、洩瀉、水腫、消渴、瘡毒、腫毒、蛇蟲咬傷等症狀。

  4. 荊芥: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風寒、風濕痛、關節炎、皮膚瘙癢、外傷出血、瘀血、頭痛、肌肉痠痛、關節疼痛等症狀。

  5. 玄參:性寒,味苦、甘,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之效。玄參中的三萜皁苷、甜菜鹼和多醣等有效成分能清熱解毒,滋陰潤燥,並增強血管張力、降低血管滲透性,有助於緩解炎症反應。

總結

中藥方劑「損餘湯」的主要成分是地骨皮、茯苓、黃柏、荊芥和玄參,具有清熱瀉火、補益腎水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婦女在經期前就有經血來,且經血量多的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寒,體虛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損餘湯, 出處:《辨證錄》卷十一。 組成:地骨皮1兩,茯苓5錢,黃柏2錢,生地5錢,炒黑荊芥3錢,玄參5錢。 主治:清火。主治:婦人有先期經來者,其經水甚多,人以爲血熱之極也,誰知腎中之水火旺乎,夫火旺則血熱,水旺則血多,此有餘之病,非不足之症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