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粉散

SHENG FE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7

熱/寒比例

(0.3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脾經 17%
心經 17%
大腸經 12%
腎經 12%
膀胱經 6%
肺經 6%
小腸經 5%
肝經
脾經
心經
大腸經
腎經
膀胱經
肺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聖粉散中加入黃柏,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1. 清熱燥濕: 黃柏性寒,味苦,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效。聖粉散多用於治療濕熱下注、帶下病,黃柏可清熱燥濕,消滅病邪,使濕熱之邪從下焦排出。
  2. 涼血止血: 黃柏亦有涼血止血的功效。聖粉散中若有血熱妄行,或陰虛火旺導致的出血症狀,黃柏可清熱涼血,止血止痛,達到治療目的。

聖粉散中加入密陀僧,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燥濕止癢: 密陀僧性寒燥,能清熱燥濕、止癢消腫。針對濕熱蘊結肌膚,引發的皮膚瘙癢、濕疹、瘡瘍等症狀,密陀僧能有效抑制濕邪,止癢消腫,配合其他藥材,達到清熱解毒、涼血止癢的效果。
  2. 收斂生肌: 密陀僧亦具收斂生肌之效。對於濕疹、瘡瘍等導致皮膚破損的情況,密陀僧能收斂傷口,促進癒合,避免感染,配合其他藥材,有助於快速修復受損的肌膚。

因此,聖粉散中加入密陀僧,旨在清熱燥濕、止癢消腫,並收斂生肌,達到治療濕熱蘊結肌膚病症的效果。

「聖粉散」方劑中使用「孩兒茶」,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解毒:孩兒茶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因熱毒引起的各種疾病,例如咽喉腫痛、牙齦腫痛、口瘡等。
  2. 利咽消腫:孩兒茶具有利咽消腫的功效,可以幫助緩解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

因此,在「聖粉散」方劑中使用「孩兒茶」,可以起到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的作用,幫助治療相關疾病。

聖粉散中包含乳香,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 乳香性溫,味辛,歸心、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在聖粉散中,乳香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助於消散瘀血,緩解疼痛。
  2. 行氣止痛: 乳香還能行氣止痛,對於因氣滯血瘀導致的疼痛,具有較好的療效。聖粉散中加入乳香,可以促進氣血流通,緩解疼痛,達到止痛的效果。

聖粉散是一種中藥方劑,其主要成分之一是輕粉。輕粉,又稱為輕粉石,是由含鋅礦物經過加工而成,具有輕盈和微細的特性。在中醫理論中,輕粉具備散熱解毒、止痛消腫的功效,這使其在聖粉散中的使用尤為重要。

首先,聖粉散的用途主要是用於治療各種膿腫、瘡毒等病症,而輕粉的特性可以促進體內的風熱外散,幫助減少腫脹和疼痛。其次,輕粉的細膩質地能夠增強方劑的吸收效率,使藥效更加迅速而明顯。另外,輕粉也具有一定的毒素解毒作用,可以提升整體方劑的安全性。在整個方劑組成中,輕粉起到了關鍵的調和與主導作用,對於重建身體的健康狀態至關重要。因此,將輕粉納入聖粉散的組成是基於其特殊的藥理作用以及在相關病理狀態下的有效性。

聖粉散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開竅醒神:麝香性辛溫,入心經,具有開竅醒神、通經活絡的功效。對於神志昏迷、痰迷心竅等症狀,麝香能迅速穿透血腦屏障,刺激神經中樞,起到醒神開竅的作用。

二、活血化瘀:麝香亦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病症,麝香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緩解疼痛。

因此,聖粉散中加入麝香,旨在發揮其開竅醒神、活血化瘀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主治功效


《聖粉散》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仁術便覽》、《瘍醫大全》、《丹溪心法》以及《馮氏錦囊秘錄》等古籍所載,《聖粉散》主要針對「下注疳瘡」進行治療,其症狀表現為瘡口「蝕臭腐爛」,伴隨「痛不可忍」的劇烈疼痛。此方不僅能應對成人的下注疳瘡,亦可治療小兒疳瘡。

治療原理分析:

《聖粉散》的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清熱燥濕,解毒消腫: 方中黃柏(蜜炙)具有清熱燥濕的功效,可針對瘡瘍的濕熱病因進行治療;密陀僧則可消腫解毒、殺菌抗炎,幫助清除瘡瘍的毒邪,緩解腫脹。
  2. 活血化瘀,止痛生肌: 孩兒茶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改善局部氣血循環,促進瘡瘍的癒合。乳香亦有行氣活血、鎮痛消癢的作用,可舒緩疼痛,並有助於瘡口新生。
  3. 收斂止血,驅蟲滅?: 黃柏除了清熱燥濕外,亦有收斂止血之功,可減輕瘡口出血。輕粉則有驅蟲滅?、止癢消腫的作用,針對瘡瘍可能存在的病原體進行治療。
  4. 開竅醒神,調和臟腑: 麝香在此方中用量雖少,但可開竅醒神、調和臟腑,有助於整體氣機的運行,促進藥效的發揮。

綜合作用機制:

《聖粉散》的組方精妙之處在於,它並非單純的清熱解毒,而是結合了清熱燥濕、活血化瘀、收斂止血、驅蟲滅?等多方面的功效,共同作用於瘡瘍。通過清除濕熱毒邪、改善局部循環、促進組織修復、控制感染,從而達到止痛、消腫、生肌的治療目的,有效改善瘡瘍蝕臭腐爛,疼痛難忍的狀況。 古籍亦記載使用方法為先用蔥湯洗淨患處,再視情況選擇乾敷或香油調敷,更可見其細緻的治療考量。

傳統服藥法


黃柏(蜜炙)3錢,密陀僧3錢,黃丹孩兒茶3錢,乳香3錢,輕粉1錢半,麝香少許。
上為末。
用蔥湯洗瘡後,次貼此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慎用。

相關疾病


軟性下疳

相同名稱方劑


聖粉散, 出處:《丹溪心法》卷五。 組成:黃柏(蜜炙)3錢,密陀僧3錢,黃丹孩兒茶3錢,乳香3錢,輕粉1錢半,麝香少許。 主治:下注疳瘡,蝕臭腐爛,疼痛不可忍者;兼治小兒疳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