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蹄散

驢蹄散

LU T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8

熱/寒比例

偏寒 (0.7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1%
脾經 18%
腎經 13%
大腸經 13%
小腸經 13%
心經 10%
肝經
脾經
腎經
大腸經
小腸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驢蹄散中包含密陀僧,主要源於其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驢蹄散通常用於治療濕疹、皮膚瘙癢、瘡瘍等症狀,而密陀僧作為一種含氧化鉛的礦物藥,能有效抑制細菌和真菌的生長,並收斂止癢。同時,密陀僧還能吸附濕氣,減少局部濕度,進一步減輕瘙癢。因此,驢蹄散中加入密陀僧,能加強其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效果,促進疾病的康復。

驢蹄散中包含輕粉,是因其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用於治療濕熱蘊結、皮膚瘙癢等症狀。

輕粉為昇汞的別名,性寒,味辛,具有較強的毒性,故臨牀應用需謹慎,需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驢蹄散中,輕粉通常配合其他藥物使用,如黃連、黃柏等清熱燥濕藥物,以降低其毒性,並加強其療效。

驢蹄散中加入麝香,主要是為了其開竅醒神活血止痛的功效。

麝香性溫,味辛,歸心、脾、腎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止痛、通經散結的功效。驢蹄散主治風寒濕痹,筋骨疼痛,肢體麻木等症狀。加入麝香,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有效緩解疼痛,同時也能提振精神,改善麻木等症狀,提高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驢蹄散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腎臟風毒,下注生瘡」,即因腎經風濕熱毒下注,導致下體(如陰部、大腿內側等)生瘡瘍、潰爛流膿的病症。古代醫家認為,腎主下焦,風毒濕熱蘊結於腎經,可循經下注,引發皮膚瘡瘍。此方以外用為主,透過燥濕、斂瘡、解毒、殺蟲,改善局部膿瘡、潰爛之症。

組成與配伍邏輯分析

  1. 驢蹄(燒灰)
    驢蹄燒灰後性澀,具有收斂止血、斂瘡生肌之效。古人認為燒灰能增強其燥濕吸膿的作用,適用於潰瘍久不斂口、滲液較多的瘡面。

  2. 密陀僧(研)
    密陀僧為鉛的氧化物,性辛鹹平,外用能燥濕殺蟲、收斂防腐。其微毒之性可抑制瘡面腐肉,減少分泌物,促進瘡口癒合。

  3. 輕粉
    輕粉(氯化亞汞)具強力殺蟲解毒、祛腐生新之效,對頑瘡、惡瘡有蝕腐去壞死組織的作用。其毒性較強,但少量外用可攻毒止癢。

  4. 麝香
    麝香辛溫香竄,能活血散結、消腫止痛,並引藥透達病所。在此方中,麝香不僅增強諸藥滲透力,亦能疏通局部氣血,緩解瘡瘍腫痛。

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以「燥濕斂瘡、攻毒防腐」為核心:

  • 驢蹄灰密陀僧協同收濕吸膿,減少瘡面滲液;
  • 輕粉針對風毒腐肉,殺蟲解毒,清除壞組織;
  • 麝香活血通絡,助藥力深入,並止痛消腫。
    四藥合用,標本兼顧,既能治標(斂瘡排膿),亦能治本(祛風毒濕熱),適用於慢性潰瘍、濕瘡膿腐未盡之症。

注意點
此方含密陀僧、輕粉等重金屬成分,僅限外用,且需把握劑量,避免長期使用。然依古法原意,其配伍重點在於「短期攻邪」,非現代臨床推薦之常規用藥,應審慎考證其安全性。

傳統服藥法


驢蹄2片(燒灰),密陀僧(研)1分,輕粉1錢匕,麝香半錢匕。
上為末。
先拭去膿汁,次用藥乾摻,每日3-4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不宜服用。
  • 有出血傾向、肝腎功能不全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驢蹄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三三。 組成:驢蹄20片(燒灰),密陀僧(研)1分,輕粉1錢匕,麝香半錢匕。 主治:腎臟風毒,下注生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