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甘石散中包含密陀僧,乃因其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之效。
密陀僧為鉛化合物,性寒涼,味甘澀,入肺、胃經。其具有收斂生肌、止癢止痛之效,可用於治療濕疹、瘡瘍、燙傷等症。
甘石散為治療濕熱瘡瘍的常用方劑,由甘草、石膏、密陀僧等藥物組成。密陀僧在方中起到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作用,與甘草、石膏協同作用,達到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生肌止痛的效果。
甘石散中包含爐甘石,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 爐甘石性寒,味甘,入肺經,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適用於治療濕熱所致的皮膚病,如濕疹、皮炎、瘡瘍等。
- 收斂生肌: 爐甘石具有收斂作用,可以止癢消腫,促進創傷癒合,對於皮膚破損、糜爛等症狀有良好療效。
甘石散中的爐甘石,與其他藥材搭配,可發揮協同作用,更有效地治療皮膚病。
甘石散中含有輕粉,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輕粉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壅盛、發熱、咽喉腫痛等症狀。甘石散中以輕粉配伍甘草、石膏等清熱解毒藥,加強清熱解毒效果。
- 散結消腫:輕粉具有散結消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瘰癧、癰疽等症狀。甘石散中以輕粉配伍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散結消腫的作用,促進病竈消退。
甘石散中包含龍骨,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鎮靜安神: 龍骨性寒、味甘,入心、脾經,具有鎮靜安神之效。甘石散主要用於治療驚癇、癲狂、失眠等症狀,龍骨能有效平息躁動,安定神志,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療效。
- 收斂固澀: 龍骨還具有收斂固澀的功效,能止汗、止瀉、止血。甘石散中加入龍骨,有助於收斂心神,防止驚悸不安,並能鞏固藥效,延長療效時間。
因此,甘石散中包含龍骨,既能鎮靜安神,又能收斂固澀,對治療驚癇、癲狂、失眠等症狀具有重要意義。
甘石散方劑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開竅通竅,消腫止痛: 麝香性溫,味辛,入心、脾、肝經,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對於風寒濕邪閉阻經絡、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疼痛、腫脹,麝香能有效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
- 引藥入藥,增強療效: 甘石散方劑以甘草、石膏為主,具有清熱解毒、瀉火止渴的功效。而麝香的辛溫之性,可以引導藥力直達病竈,增強甘草、石膏的療效,使藥效更加顯著。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甘石散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甘石散主要用於治療「下疳瘡」,此為中醫外科病症,多因濕熱毒邪侵襲陰部或黏膜處所致,表現為局部潰瘍、糜爛、膿水淋漓,或伴疼痛瘙癢。方劑以「外治」為核心,通過清熱收濕、斂瘡生肌、解毒止癢等作用,促進瘡面癒合。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藥物組成
- 爐甘石(31克):性平,味甘,專入外用。傳統認為能收濕止癢、解毒生肌,尤擅長處理濕疹、潰瘍。現代藥理亦證實其具吸濕、收斂及輕微抗菌作用。
- 石決明(31克):鹹寒質重,清肝潛陽,外用可輔助清熱解毒,針對濕熱毒邪蘊結之瘡瘍。
- 煅龍骨(31克):煅後澀斂之性增強,長於收濕斂瘡、固定藥效於局部,促進創面乾燥結痂。
- 熟石膏(31克):清熱瀉火、收濕生肌,煅後更增斂瘡止血之效,常外用於潰瘍不斂。
- 松花粉(62克):甘溫無毒,外用能燥濕止血、潤膚斂瘡,其粉質特性可吸附滲液,保護創面。
- 枯礬(15克):酸澀寒,強力收濕止癢、蝕腐生新,對濕爛瘡面有顯著收斂效果。
- 冰片(6克):辛香走竄,清熱止痛、透皮助藥力滲透,兼能防腐生肌,緩解局部疼痛。
2. 配伍邏輯
全方以「清熱解毒 + 收濕斂瘡 + 生肌止痛」為框架:
- 清熱解毒:石決明、熟石膏、冰片協同清解濕熱毒邪。
- 收濕斂瘡:爐甘石、煅龍骨、枯礬、松花粉收澀滲液,加速瘡面乾燥。
- 生肌止痛:冰片引藥透達,龍骨、松花粉促進組織修復。
加減變方「冰石散」:增煅石膏(加強清熱收濕)、冰片(提升止痛透皮力),針對瘡面熱毒更盛或疼痛劇烈者。
3. 外治機理
- 物理作用:粉末劑型可直接吸附滲出液,形成保護層(如松花粉、爐甘石)。
- 化學作用:枯礬、冰片等抑制病菌繁殖,減輕感染;龍骨、石膏促進瘡口癒合。
- 經皮吸收:冰片引領藥效深入,增強局部治療效果。
三、推論可能的應用擴展
根據組成特性,甘石散可能適用於其他濕熱型皮膚潰瘍,如:
- 慢性濕疹滲出期
- 輕度燒燙傷糜爛
- 黏膜部位糜爛(如口腔潰瘍)
(註:實際應用需依具體證候調整,此處基於藥物功效推論。)
傳統服藥法
爐甘石31克,石決明31克,煅龍骨31克,熟石膏31克,松花粉62克,枯礬15克,冰片6克。
上為極細末。
撤布創面,或調油外敷。
本方加入煅石膏30克,冰片1克,研末外用,名「冰石散」。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甘石散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小孩、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甘石散, 出處:《直指》卷二十。 組成:綠爐甘石、烏賊骨各等分。 主治:眼風,流淚不止。
甘石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一。 組成:橡鬭子(燒灰存性)2錢,密陀僧1錢半,爐甘石1錢半,輕粉1分,龍骨半錢,麝香少許。 主治:下疳瘡。
甘石散, 出處:《中醫皮膚病學簡編》。 組成:爐甘石31g,石決明31g,煅龍骨31g,熟石膏31g,松花粉62g,枯礬15g,冰片6g。 主治:足跟潰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