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氏驅毒散

韓氏驅毒散

HAN SHI QU D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2

熱/寒比例

中性 (1.0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3%
肺經 18%
心經 18%
脾經 12%
大腸經 11%
腎經 11%
小腸經 4%
肝經
肺經
心經
脾經
大腸經
腎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韓氏驅毒散中包含龍骨,主要原因有二:

  1. 鎮驚安神: 龍骨性寒、味甘鹹,入心、腎經,具有鎮驚安神、收斂固澀之功效。方中加入龍骨,可安神定志,緩解因毒素入侵而引起的驚悸、失眠、心神不寧等症狀。
  2. 固澀止瀉: 龍骨還有收斂固澀之效,可收斂腸道,止瀉止痢。方中加入龍骨,可有效控制毒素引起的腹瀉等症狀,防止毒素繼續蔓延。

總而言之,龍骨在韓氏驅毒散中起著鎮驚安神、固澀止瀉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共同發揮驅毒解毒的作用。

韓氏驅毒散中加入爐甘石,主要是為了其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

爐甘石性寒,味甘,入肺、脾經。其主要成分為碳酸鋅,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收斂生肌的功效。在韓氏驅毒散中,爐甘石可以清熱解毒,針對外感風熱、濕熱所致的瘡瘍腫毒、濕疹瘙癢等症狀;同時,其燥濕止癢的功效,可以有效緩解皮膚濕疹、瘙癢等症狀。因此,爐甘石在韓氏驅毒散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有助於改善皮膚炎症和瘙癢。

韓氏驅毒散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包含輕粉,這主要是因為輕粉具有獨特的藥理特性,能夠有效地驅邪和解毒。輕粉,又名硫磺粉,能夠清熱解毒,尤其對於皮膚疾病及內部熱毒的緩解具有顯著效果。當人體內出現熱毒時,可能導致各種不適症狀,如發燒、膿腫或皮膚癢疹等,輕粉能透過其內含的硫元素,發揮清熱解毒的作用,促進體內毒素的排出,從而減輕患者的病痛。此外,輕粉也常與其他中藥材配伍,達到增強療效的目的。在韓氏驅毒散中,輕粉的使用不僅提升了整體方劑的療效,還能有效地增進患者的恢復速度,充分體現了中醫藥對於調理人體機能與治療疾病的深刻智慧。

韓氏驅毒散方劑中包含冰片,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冰片性寒,味辛,入心、肺經,具有清熱解毒、開竅醒神、消腫止痛的功效。其清熱解毒作用,能有效抑制毒素在體內的蔓延,而開竅醒神的功效,則能緩解因毒素侵襲導致的昏迷、神志不清等症狀。此外,冰片亦能消腫止痛,有效緩解毒素引起的局部紅腫、疼痛等症狀。

總而言之,冰片在韓氏驅毒散方劑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有助於驅除毒素、緩解病症。

韓氏驅毒散中使用孩兒茶,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解毒:孩兒茶性寒,味苦,入心、肺經,具有清熱解毒、利咽止痛的功效。可有效地清除體內毒素,緩解發熱、咽痛、咳嗽等症狀,對於外感熱毒引起的疾病有較好療效。
  2. 止咳化痰:孩兒茶能潤肺止咳,化痰止喘,對於因熱邪犯肺引起的咳嗽痰多、胸悶氣促等症狀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綜上所述,孩兒茶在韓氏驅毒散中,主要是發揮其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以達到驅除毒邪、改善病情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韓氏驅毒散針對多種皮膚及外科疾患,主要功效為「殺菌化毒、止痛消腫、生肌長肉」,其主治範圍廣泛且針對性強:

  1. 癰疽惡瘡:此類瘡瘍多因熱毒壅滯、血肉腐敗而成,表現為紅腫熱痛,化膿潰爛。方中殺菌解毒、斂瘡生肌之藥可促進瘡口癒合。
  2. 下疳陰蝕、楊梅瘡:此為性病範疇,多因濕熱毒邪侵襲陰部或肌膚,導致潰瘍糜爛。方中輕粉、紅粉等具殺蟲解毒之效,冰片、兒茶能斂瘡止痛。
  3. 痔疥瘡:痔瘡與疥瘡均與濕熱蟲毒相關。輕粉、紅粉可殺蟲止癢;龍骨、甘石收濕斂瘡,緩解瘙癢滲液。
  4. 疔毒紅傷、燙傷破傷:外傷或熱毒灼傷導致皮肉破損,方中冰片止痛,兒茶、龍骨生肌止血,紅粉、輕粉預防感染。
  5. 小兒胎毒風火毒:嬰兒濕疹、癤腫等屬胎毒,多為風熱濕毒蘊結。本方清熱解毒,兼能收濕止癢。

此方外用為主,透過直接敷貼患處,達到局部殺菌、消炎、生肌之效,符合傳統外科「腐去肌生」的治療原則。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殺菌解毒主力

    • 輕粉(汞化合物)、紅粉(紅升丹):傳統用於惡瘡疔毒,具強力殺菌、祛腐作用,但需控制劑量以防刺激。
    • 元連(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抑制細菌與炎症反應。
  2. 收斂生肌

    • 龍骨甘石(爐甘石):收濕斂瘡,減少滲出,促進創面乾燥結痂。
    • 兒茶:止血斂瘡,改善潰瘍面,兼能止痛。
  3. 止痛消腫

    • 冰片:辛涼走竄,滲透皮膚以消腫止痛,亦能輔助藥效深入病所。
  4. 調和藥性

    • 甘石質地細膩,可作為賦形劑,緩和輕粉、紅粉的刺激性。

配伍特點

  • 攻毒與修復並行:輕粉、紅粉攻邪,龍骨、兒茶扶正,形成「祛腐生肌」的協同作用。
  • 外用直達病所:研末極細,增加藥物接觸面積,透過膏藥(萬應膏)貼敷延緩藥效釋放。

原理推論
此方結合「清熱解毒、燥濕殺蟲、收斂生肌」三法,針對皮膚及黏膜的感染性潰瘍,透過汞類化合物(輕粉、紅粉)快速抑制病原微生物,輔以收斂藥控制滲出,冰片促進局部血循與藥效滲透,最終達成消腫、止痛、生肌之效。

傳統服藥法


龍骨1兩,甘石1兩,輕粉2錢5分,冰片3錢,兒茶7錢,元連5錢,紅粉5錢5分。
殺菌化毒,止痛消腫,生肌長肉。
上研極細末。
酌量用之,敷患處,以萬應膏貼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慎用。
  • 脾胃虛寒者慎用。
  • 長期服用應遵醫囑。

相關疾病


疥癬癤和癰軟性下疳胎毒皮膚糜爛

相同名稱方劑


韓氏驅毒散,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沈陽方)。 組成:龍骨1兩,甘石1兩,輕粉2錢5分,冰片3錢,兒茶7錢,元連5錢,紅粉5錢5分。 主治:殺菌化毒,止痛消腫,生肌長肉。主治:癰疽惡瘡,下疳陰蝕,楊梅瘡,痔疥瘡,疔毒紅傷,燙傷破傷,以及小兒胎毒風火毒,其它皮膚糜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