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白雲丹方劑中加入爐甘石,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清熱解毒,消炎止癢: 爐甘石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消炎止癢的功效。對於因熱毒引起的皮膚病症,如濕疹、皮炎、痱子等,能起到清熱止癢的作用。
- 收斂生肌,保護皮膚: 爐甘石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可以促進皮膚組織再生,加速傷口癒合,同時也能保護皮膚,防止感染。
因此,在白雲丹中加入爐甘石,可以有效治療熱毒引起的皮膚疾病,並促進皮膚修復。
白雲丹中加入輕粉,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清熱解毒:輕粉性寒,善於清熱解毒,對於外感熱毒、濕熱蘊結所致的瘡瘍、腫毒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白雲丹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各種瘡瘍、腫毒,輕粉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有效控制感染,促進傷口癒合。
- 燥濕止癢:輕粉還具有燥濕止癢的作用,對於濕疹、皮膚瘙癢等症狀,有一定的緩解作用。白雲丹中加入輕粉,可以更有效地清除濕熱,減輕瘙癢症狀,促進皮膚健康。
白雲丹方劑中添加蜜蠟,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潤燥止痛:蜜蠟性涼,味甘,入肺經,具有潤燥止痛的功效。對於一些由燥熱引起的疼痛,如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等,蜜蠟能起到清熱潤燥、止痛消腫的作用。
- 保護藥物:蜜蠟可形成薄膜,包裹藥物,防止藥物揮發、變質,並可延緩藥物在體內分解,延長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總而言之,蜜蠟在白雲丹方劑中的添加,既能發揮自身的藥效,又能起到保護藥物的作用,有助於提高療效。
白雲丹方劑中包含冰片,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清熱解毒: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有效抑制因外邪入侵或內火熾盛所引起的炎症、腫痛等病症,與白雲丹中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協同作用,達到更好的療效。
- 消腫止痛:冰片具有通竅開竅、消腫止痛的功效,可以促進局部血液循環,緩解疼痛,並促進傷口癒合,對於外傷、燒燙傷等引起的疼痛、腫脹有顯著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白雲丹」主治功效分析
組成分析:
- 爐甘石(煆): 經煆淬處理,加強收斂、燥濕、解毒之功。在此方中用量最大,為君藥。
- 輕粉: 用量較少,取其解毒、殺蟲、燥濕之效,作為臣藥,輔助爐甘石加強解毒殺蟲之功。
- 白蠟: 滋潤、保護創面,作為佐藥,保護皮膚。
- 冰片: 用量最少,取其清涼散熱、止痛之效,作為使藥,緩解局部不適。
治療原理分析:
根據《外科方外奇方》記載,白雲丹應用於「初起腫瘍」。此處「腫瘍」應指外科瘡瘍初起,局部紅腫熱痛之症。
本方以煆爐甘石為主,煆後與醋淬,增強其收斂、燥濕、解毒之力,針對瘡瘍初起的紅腫熱痛,起到消炎、收斂的作用。輕粉輔助爐甘石,加強解毒殺蟲之功,防止瘡瘍進一步發展。白蠟用於滋潤保護創面,防止外界刺激,並有助於藥物附著。冰片少量應用,清涼散熱,緩解局部疼痛。
綜合而言,白雲丹以收斂燥濕、解毒殺蟲為主要治療原則,用於治療外科瘡瘍初起,紅腫熱痛之症。諸藥合用,共奏消腫、止痛、解毒之效。
傳統服藥法
胡椒4兩, 川烏4兩, 草烏4兩, 細辛4兩, 桂枝4兩, 火硝2斤, 韭菜1斤(打汁,) 蔥白8兩(打汁)。
水煎,去滓,入消溶化,再入二汁、乘熱掃在方磚上,候有霜出,刮下,每霜一兩,加麝香二分,和勻聽用。
放膏上貼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白雲丹, 出處:《外科集腋》卷一。 組成:胡椒4兩,川烏4兩,草烏4兩,細辛4兩,桂枝4兩,火消2斤,韭菜1斤(打汁,)蔥白8兩(打汁)。 主治:初起腫瘍。
白雲丹, 出處:《外科方外奇方》卷二。 組成: 白雲丹(《外科方外奇方》卷二。)出處:《外科方外奇方》卷二。組成:輕白爐甘石1兩(將傾銀罐內,煅至通紅,傾好醋內,淬7次爲度),輕粉1錢,白蠟2錢,冰片1分。主治:生肌收口。 。 主治:生肌收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