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膏

BAI YU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6

寒性指數

4

熱/寒比例

極熱 (6.5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脾經 20%
心經 12%
大腸經 12%
腎經 12%
肺經 11%
胃經 7%
小腸經 4%
肝經
脾經
心經
大腸經
腎經
肺經
胃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白玉膏中加入輕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解毒: 輕粉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可有效治療因熱毒引起的皮膚病,如濕疹、膿皰瘡等。
  2. 殺蟲止癢: 輕粉具有殺蟲止癢的功效,可有效抑制皮膚表面的細菌和寄生蟲,減輕瘙癢、灼熱等症狀。

然而,輕粉為劇毒藥物,需謹慎使用,切勿自行服用或外用,需遵醫囑,以免造成不良反應。

白玉膏中加入樟腦,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止癢消腫: 樟腦性涼,具有清熱解毒、止癢消腫之效。白玉膏常用於治療皮膚病,如濕疹、皮炎等,樟腦能有效抑制炎症反應,減輕瘙癢和紅腫。
  2. 活血化瘀,消炎止痛: 樟腦亦能促進血液循環,活血化瘀,消炎止痛。對於一些因跌打損傷、筋骨疼痛引起的皮膚問題,樟腦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總之,樟腦在白玉膏中能發揮清熱解毒、止癢消腫、活血化瘀等功效,有助於改善皮膚病症狀。

白玉膏中添加乳香,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乳香性溫,味辛,歸心、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生肌斂瘡的功效。

白玉膏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瘀血腫痛等症。乳香的加入,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減輕疼痛,促進傷口癒合,配合其他藥材發揮更好的治療效果。

白玉膏中加入蜜蠟,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潤燥生肌: 蜜蠟性涼,具有潤燥生肌、消炎止痛的功效。白玉膏多用於治療燒燙傷、刀傷等外傷,蜜蠟能幫助傷口癒合,減少疤痕形成,並緩解傷口疼痛。
  2. 固護藥效: 蜜蠟能將藥物成分緊密包裹,形成保護層,防止藥物揮發流失,有助於藥效持久,提升治療效果。此外,蜜蠟本身亦可作為藥引,促進藥物成分的吸收和滲透,增強療效。

白玉膏中添加冰片,主要是利用其清涼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1. 清涼解毒:冰片性寒,具有清熱解毒之效,可有效抑制炎症反應,減少局部紅腫熱痛。
  2. 消腫止痛:冰片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組織代謝,加速炎症消退,同時其具有鎮痛作用,可緩解疼痛。

因此,白玉膏中加入冰片,有助於快速消除炎症,減輕患者的痛苦。

主治功效


白玉膏主治功效分析

白玉膏,作為一種傳統中藥外用方劑,在古代醫學文獻中被廣泛應用於治療各種瘡瘍疾病,其主要功效可歸納為:消腫止痛、殺菌消毒、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滋潤肌膚、保護皮膚、去腐生肌、收斂瘡口。

治療原理分析

從古文記載的白玉膏組成及功效來看,其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個方面:

  1. 消腫止痛,控制感染:

    • 《奇效良方》中提到「治縮收癰疽,不令延蔓,切忌用涼藥」,並在後續的方劑描述中提到其作用為「候暈漸收近里」,反映出該方具有控制癰疽蔓延的作用。方中輕粉具有消腫止痛、殺菌消毒的作用,能夠抑制瘡瘍部位的細菌感染,減輕炎症反應。
    • 《惠直堂經驗方》也指出「內庭秘製白玉膏,治一切癰疽。瘡瘍疔瘇。未成貼之消。已成貼之呼膿生肌」,說明它既能用於未成膿的瘡瘍,使其消散;也能用於已成膿的瘡瘍,促進排膿和組織修復。
  2. 活血化瘀,促進循環:

    • 乳香具有活血化瘀、鎮靜安神的作用,能夠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症物質的吸收和消散。
    • 《奇效良方》中使用杏仁、川椒,並強調「熬至紫黑,新綿濾過」,推測其意在利用杏仁和川椒的溫通之性,增強活血化瘀的效果。
  3. 去腐生肌,收斂瘡口:

    • 《濟世神驗良方》中提到「白玉膏,凡潰後之瘡,即將此膏塗於太乙膏中貼之。倘陽癰大潰,死皮卷籠,貼久自化,不勞刀鉤,日換一次貼肉。條條片片而落,新肉累累而生,膿盡肉平口合矣」,明確指出白玉膏具有去腐生肌的功效,能夠促進壞死組織的脫落和新生肉芽的生長,最終達到瘡口癒合的目的。
    • 《瘍醫大全》記載的「白玉膏,治多年頑臁,兼治大毒刀瘡,久不收口」,也強調了其對於難以癒合的慢性瘡瘍的治療作用。其中使用的雄豬油、白蠟、黃蠟等成分,能夠滋潤肌膚,保護創面,為組織修復提供良好的環境。
  4. 清熱解毒,涼血止痛

    • 冰片具有清熱解毒、散風寒的作用,可以減輕瘡瘍局部的紅腫熱痛等症狀。
    • 《瘍科心得集》中多次提及白玉膏用於治療「濕熱下注」、「濕毒瘡」等病症,結合其成分中的輕粉、冰片等,可以推斷白玉膏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

不同醫家的應用側重

從引用的古文可以看出,不同醫家對白玉膏的應用側重有所不同:

  • **《奇效良方》**更側重於其控制癰疽蔓延的作用,並詳細描述了其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 **《惠直堂經驗方》、《種福堂公選良方》**等則強調其廣泛的應用範圍,包括各種癰疽、瘡瘍、疔腫等。
  • **《濟世神驗良方》**則詳細描述了白玉膏與太乙膏的聯合應用,以及在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體現了其在臨床實踐中的重要價值。
  • **《瘍科心得集》**則將白玉膏廣泛應用於各種外科疾病,如乳癰、脫囊、漏蹄瘋等,並結合具體病症給出了相應的內服方劑,體現了中醫外治與內治相結合的治療原則。

總結

綜上所述,白玉膏是一種功效廣泛、應用靈活的中藥外用方劑,其治療原理主要基於消腫止痛、殺菌消毒、活血化瘀、去腐生肌、清熱解毒等方面。在古代醫學實踐中,白玉膏被廣泛應用於治療各種瘡瘍疾病,並取得了良好的療效。不同醫家根據自身經驗和對疾病的認識,對白玉膏的應用有所側重,豐富了其臨床應用的內涵。

傳統服藥法


巴豆12兩, 蓖麻子12兩, 人發2錢, 蝦蟆5個, 活鯽魚10尾(約32兩) , 麻油3斤。
祛腐生新。
上藥先將巴豆、蓖麻子二味打碎,入麻油內浸三宿,再入蝦蟆浸一宿,臨熬時人活鯽魚、人發共同煎枯,去滓濾清,文火煎至滴水不化,離火候至微溫,方入鉛粉二斤八兩,制乳香末五錢,陸續下鍋,徐徐攪勻成膏,約四斤十兩。
貼患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外用,適量,一般不宜內服。

相關疾病


癤和癰麻疹軟性下疳臁瘡

相同名稱方劑


白玉膏, 出處:《理瀹》。 組成:爐甘石、豬油。 主治:臁瘡。

白玉膏, 出處:《串雅補》卷五。 組成:鉛粉2兩,銅綠1錢,甘石1兩,闆油1兩。 主治:寒濕瘡。

白玉膏, 出處:《痘疹一貫》卷六。 組成:土貝母1兩,大麻子肉5錢,江子仁5錢。 主治:一切腫毒惡瘡,初起或破爛者。

白玉膏, 出處:《喉科紫珍集》卷下。 組成:乳香5錢,血竭5錢,沒藥5錢,兒茶5錢,輕粉5錢,白蠟5錢,定粉5錢。 主治:收口。主治:口喉諸症潰爛者。

白玉膏, 出處:《北京市中藥成方選集》。 組成:官粉2錢,輕粉2錢,樟腦2錢,乳香1錢,白蠟1兩,冰片5分。 主治:解毒消腫。主治:瘡瘍結毒潰爛、頑瘡、臁瘡,久不收口。

白玉膏, 出處:《集驗良方》卷一。 組成:制乳香9錢,制沒藥9錢,兒茶9錢,血竭9錢,銅青1兩,松香1兩5錢(蔥、薑水制),黃蠟1兩5錢,白蠟1兩,鉛粉12兩,甘草1兩(煎水),雄豬油1斤。 主治:陳年爛腿臁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