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乳香生肌散中加入麝香,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活血化瘀,促進癒合:麝香具有開竅醒神、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組織修復,有助於傷口快速癒合。
- 消腫止痛,止癢生肌:麝香能消腫止痛,並具有止癢生肌的功效,可緩解傷口周圍的疼痛、腫脹和瘙癢,幫助創面迅速恢復。
因此,乳香生肌散中加入麝香,可有效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疼痛,加速恢復。
乳香生肌散中加入輕粉,看似矛盾,實則暗藏玄機。輕粉性寒,能清熱解毒,而乳香則溫和活血,生肌止痛。兩者相配,一寒一溫,寒能制熱,溫能助散,恰好能將膿血引出,促進傷口癒合。
輕粉雖性寒,但量少,且與其他藥材配伍後,其寒性被中和,並不會對傷口造成寒涼損傷。反而能有效抑制細菌滋生,防止傷口感染,加速傷口癒合。
乳香生肌散中加入冰片,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消炎止痛: 冰片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傷口發炎、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 促進血液循環: 冰片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組織修復,並有助於藥物滲透至傷口深層,發揮更佳的療效。
因此,冰片在乳香生肌散中發揮著重要的輔助作用,與乳香、沒藥等藥物協同作用,達到快速止痛、生肌的效果。
乳香生肌散中加入白蘞,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消腫生肌:白蘞性涼,味甘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生肌的功效。乳香生肌散主要用於治療外傷、潰瘍、燒傷等,白蘞可以幫助消退傷口周圍的炎症,促進創面癒合。
二、活血止痛:白蘞還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對於外傷引起的疼痛,白蘞可以起到緩解疼痛的作用,並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
總而言之,白蘞在乳香生肌散中發揮著消腫生肌、活血止痛的功效,有助於加速傷口癒合,減輕患者痛苦。
乳香生肌散中包含密陀僧,主要原因如下:
- 收斂生肌: 密陀僧性寒,具有收斂止血、生肌斂瘡的功效。乳香生肌散用於治療外傷感染、潰爛、燒傷等症,密陀僧可以幫助收斂創面,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傷口癒合。
- 清熱解毒: 密陀僧亦可清熱解毒,配合乳香、沒藥等藥材,可有效抑制傷口感染,防止感染擴散。
乳香生肌散中加入寒水石,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生肌止痛的功效。
寒水石性寒,味甘,入心、肺、胃經。其性寒能清熱解毒,尤其適用於熱毒所致的瘡瘍腫痛,可有效消炎止痛;其甘味則能生津潤燥,有助於促進傷口癒合。
在乳香生肌散中,寒水石與乳香、沒藥等藥物共同作用,可有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對於外傷感染、燒傷燙傷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療效。
乳香生肌散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途是促進傷口癒合和生肌。其組成中包含雄黃,主要原因在於雄黃具有獨特的化學成分,對於消炎殺菌有顯著效果。雄黃的主要成分是硫化作用,有助於減少創面感染的風險,進而促進傷口的癒合。
此外,雄黃還具有解毒和活血的作用,能夠幫助清理體內的濁氣,改善血液循環,為傷口癒合提供良好的內部環境。在中醫理論中,雄黃被認為能夠驅邪解毒,使傷口不易變得惡化,從而支持乳香生肌散的整體療效。
然而,需注意的是,雄黃含有一定毒性,在使用時必須謹慎,避免過量。因此,在中藥方劑的使用中,醫師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來調整劑量,以確保療效和安全。
乳香生肌散中加入龍骨,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收斂止血: 龍骨性寒、味甘鹹,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可幫助收斂傷口,止血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 固澀生肌: 龍骨入腎經,可固澀精氣,促進傷口組織的生長和修復,防止肉芽組織過度增生,有助於形成光滑的傷口癒合。
因此,龍骨在乳香生肌散中起到收斂止血、固澀生肌的作用,有助於促進傷口癒合,達到生肌止痛的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乳香生肌散傳統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瘡口不合」,即各類潰瘍、瘡瘍久不癒合之症。古代醫家認為,瘡口長期不斂,多與氣血虛弱、邪毒未盡或肌肉生機失養有關。此方外用以「生肌斂瘡」為核心,透過藥物直接作用於患處,促進瘡面癒合。
組成與治療原理解析
乳香(君藥):
性辛溫,善活血止痛、消腫生肌,為外科生肌要藥。《本草綱目》載其「消癰疽諸毒,托裏護心」。其揮發成分可刺激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組織修復。龍骨、虎骨(臣藥):
- 龍骨:澀平,收斂固澀,能吸附瘡口滲液,促進乾燥結痂。
- 虎骨(今多代以他藥):傳統認為可強筋健骨,或取其動物藥「以骨補骨」之象,增強生肌之力。
烏魚骨(海螵蛸)(佐藥):
鹹澀微溫,具收濕斂瘡、制酸止血之效。其高鈣質成分可形成保護層,減少外界刺激,利於瘡面修復。寒水石(使藥):
煆後性寒轉平,清熱降火並吸收瘡口滲液。《醫學入門》言其「治金瘡出血」,煆用加強乾燥斂瘡作用。
配伍邏輯與治療原理
- 動靜結合:乳香活血生肌(動)配伍龍骨、烏魚骨收斂固澀(靜),既促進局部氣血流通,又避免瘡面過度滲出。
- 標本兼顧:寒水石清餘熱(治標),虎骨(或代用品)補損(治本),針對瘡口久不癒的虛實夾雜病機。
- 物理性斂瘡:方中多為礦物、骨骼類藥,研粉後覆蓋瘡面,形成物理屏障,兼具吸附滲液、保護創面之效。
中醫理論推導功效
此方以「斂瘡生肌」為主,兼「清餘熱、活血止痛」。透過收澀與活血並行,改善局部微循環,減少分泌物,營造利於組織再生之環境,符合中醫「去腐生新」的外治思維。
傳統服藥法
寒水石5兩(燒通赤,為粉),龍骨、虎骨、烏魚骨、乳香各等分。
上為細末。
瘡上摻藥,萬應膏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乳香生肌散,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九一引《煙霞聖效方》。 組成:寒水石5兩(燒通赤,爲粉),龍骨、虎骨、烏魚骨、乳香各等分。 主治:瘡腫。
乳香生肌散, 出處:《普濟方》卷二九○。 組成:麝香1字,輕粉1分,龍腦1分,白蘞5錢,蜜陀僧5錢,烏魚骨5錢,寒水石粉5錢,雄黃3錢,白龍骨5錢。 主治:斂瘡口,止疼痛。主治:瘡口不合。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