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蟾散
SHENG CHAN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楊氏家藏方》卷十一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5.00)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00%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聖蟾散中包含蟾酥,主要原因在於蟾酥的藥性。
蟾酥為蟾蜍的耳後腺和皮膚腺分泌的白色漿液,經乾燥處理而得。其性寒,味苦,具有解毒消腫、止痛化瘀、攻毒散結等功效。
聖蟾散主要用於治療瘡瘍腫毒、瘰癧、毒蛇咬傷等疾病,而蟾酥的藥性正好可以針對這些病症。它能消解毒素、緩解疼痛,並促進傷口癒合。因此,聖蟾散中加入蟾酥,可以增強其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聖蟾散」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楊氏家藏方》記載的「聖蟾散」主治「風蟲牙疼」,其組成為單味藥物蟾酥,使用方法為將少量蟾酥以熱水化開,再以新棉沾取藥液如粟米大小,塞於疼痛之處。
主治功效分析:
- 風蟲牙疼: 「風」在此處可理解為外邪,風邪入侵牙齦經絡,導致氣血阻滯,經絡不通則痛。「蟲」則指蛀蟲,蛀蝕牙體組織,進一步加劇疼痛。因此,「風蟲牙疼」是指由外邪入侵與蛀蟲侵蝕共同引起的牙齒疼痛。
治療原理分析:
聖蟾散以蟾酥為君藥,其治療原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解毒止痛: 蟾酥具有強烈的解毒、止痛功效,能迅速緩解牙齒的劇烈疼痛。其止痛作用機制可能與蟾酥中含有的蟾毒配基類生物鹼有關,這些成分能作用於神經系統,阻斷疼痛信號的傳遞。
- 消腫散結: 風邪入侵或蛀蟲侵蝕均可導致局部組織腫脹發炎,蟾酥的消腫散結作用有助於消除牙齦腫脹,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炎症消退。
- 殺蟲蝕腐: 蟾酥具有一定的殺蟲作用,能夠抑制或殺滅蛀蟲,從而達到祛除病因、緩解疼痛的目的。
- 局部用藥: 聖蟾散採用局部用藥的方式,使藥物直接作用於患處,藥效集中,起效迅速,能夠快速緩解疼痛,控制病情發展。
綜合而言,聖蟾散通過蟾酥的解毒止痛、消腫散結、殺蟲蝕腐等作用,以及局部用藥的優勢,達到治療風蟲牙疼的目的。其治療思路是針對病因,標本兼治,一方面迅速緩解疼痛症狀,另一方面消除致病因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傳統服藥法
蟾酥(熱湯少許化開)。
上用新綿少許,蘸藥粟米大,塞痛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聖蟾散,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十一。 組成:蟾酥(熱湯少許化開)。 主治:風蟲牙疼。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