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霜
BAI YU SHU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鈔類編》卷二十一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5.00)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00%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白玉霜方劑中加入蟾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清熱解毒:蟾酥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熱毒壅盛、瘡瘍腫毒、蛇蟲咬傷等病症,蟾酥能有效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
- 祛風止癢:蟾酥亦有祛風止癢的作用。對於風熱所致的皮膚瘙癢、濕疹、皮炎等病症,蟾酥能清熱解毒,祛風止癢,緩解症狀。
因此,白玉霜方劑中加入蟾酥,是為了發揮其清熱解毒、祛風止癢的功效,以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主治功效
白玉霜主治功效分析
治療原理分析
從上述古文內容中可以得知,白玉霜主要用於治療產後乳癰,以及癰疽、菌毒等症。其治療原理主要基於以下幾點:
疏通經絡、活血化瘀:
- 多篇古文都提到「白玉霜丸」配合黃耆托裡湯服用,並強調「疏膿解毒」。白玉霜的組成包含蟾酥,具有解毒、止痛、散瘀的功效;黃耆托裡湯中,則有黃耆、當歸等補氣血、活血的藥物。此外,方中還使用了升麻、葛根、漏蘆、連翹、防風等疏通經絡的藥物,以及瓜蔞仁、黍黏子等解毒去腫的成分。
- 這些藥物協同作用,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消除瘀滯,緩解疼痛和腫脹。
清熱解毒、排膿消腫:
- 乳癰、癰疽等症,多因熱毒壅盛所致。白玉霜中的蟾酥具有解毒功效,黃耆托裡湯中亦有甘草等清熱解毒的藥物。
- 此外,方中還使用了皂角刺,可以引藥直達病所;白芷能排膿長肌;川芎、肉桂、炒柏等藥物則作為引經藥,引導藥力到達特定部位。
- 通過這些藥物的共同作用,可以達到清熱解毒、排膿消腫的目的。
補益氣血、扶正固本:
- 古文特別強調「產後毒氣乘虛而熾」,說明產後婦女氣血虧虛,容易受到外邪侵襲。
- 黃耆托裡湯以黃耆為主藥,能夠大補元氣,益氣生肌;當歸則能補血活血;甘草補胃氣,調和諸藥。
- 通過補益氣血,可以增強機體的抵抗力,促進傷口癒合,防止疾病復發。
內外兼治、標本同治:
- 除了內服白玉霜丸和黃耆托裡湯,古文還提到使用「翠青錠子」、「青霞散」等外用藥物,直接作用於患處,加速排膿、消腫、生肌。
- 這種內外兼治的方法,可以更有效地控制病情,促進康復。
總結
綜合上述分析,白玉霜通過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排膿消腫、補益氣血等多種途徑,治療乳癰、癰疽等症。其治療方案強調扶正祛邪、標本同治,並結合內服外用,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
針對各篇古文的具體分析:
- **《濟陰綱目》與《醫辨》**兩篇內容相近,詳細描述了患者的病情發展和治療過程,並詳細列出了黃耆托裡湯的組成和功效,以及使用白玉霜丸疏膿解毒的作用。
- **《重訂靈蘭要覽》**則著重描述了外用藥物的使用,如「青霞散」和「蔥熨法」,強調了內外兼治的重要性。
- **《續名醫類案》**簡要概括了黃耆托裡湯的組成和功效,並突出了產後氣血虧虛的病機。
- **《証治準繩‧瘍醫》**與《醫辨》內容高度相似,再次強調了黃耆托裡湯在治療中的重要性。
這些古文雖然側重點略有不同,但都圍繞著白玉霜丸和黃耆托裡湯的應用,說明了兩者在治療乳癰、癰疽等症中的核心地位。
傳統服藥法
白玉霜(鎊末,炭火煅紅)1兩, 真蟾酥8兩。
排膿,長肌肉。
上冰片二錢,於大田螺內,俟其水自出,和調白玉霜、蟾酥,用面糊作餅;或四五月間,童便浸汁久,玉自出霜者佳。
敷之;或作丸服亦可。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乳房硬結乳腺炎乳房腺體瘤癤和癰
相同名稱方劑
白玉霜, 出處:《醫鈔類編》卷二十一。 組成:白玉霜(鎊末,炭火煅紅)1兩,真蟾酥8兩。 主治:排膿,長肌肉。主治:婦人乳癰,及一切菌毒、癰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