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妙拔根方

SHEN MIAO BA GEN F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5.00)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00%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神妙拔根方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廣泛應用於治療各類病症,其中蟾酥的加入具有重要的治療價值。蟾酥,來源於蟾蜍的腺體,含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消腫止痛、清熱解毒的功效。其成分中的蟾酥酸、蟾酥醇等物質,能有效地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長,有助於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同時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減少靜脈曲張或血栓的風險。

在神妙拔根方中,蟾酥主要用於增強方劑的解毒作用,尤其對於某些因熱毒引起的病症,如腫瘤、疣贅等,有顯著療效。此外,蟾酥的性質較特別,能夠穿透組織,直接作用於病竈,收效快。而蟾酥獨特的苦味也能助於調和其他藥材,使整個方劑的效用更加突出。總的來說,蟾酥的加入使神妙拔根方不僅在治療上更加全面,也提升了方劑的整體療效。

主治功效


神妙拔根方主治功效分析

綜合《外科大成》、《外科正宗》、《外科選要》等古籍文獻,可歸納出神妙拔根方的主治功效及治療原理如下:

主治病症

  • 腦疽、發背陰症初期: 《外科大成》指出,神妙拔根方可用於治療「腦疽、發背陰症,初起不腫高、不焮熱,灸不痛者」。此類病症的特點是初起時病灶並不明顯,沒有明顯的紅腫熱痛,且灸法效果不佳,提示病邪深伏。
  • 瘡瘍之毒,堅而不潰: 《外科正宗》提及,神妙拔根方可用於治療「諸瘡毒,堅而不潰,潰而不腐,新肉不生,疼痛不止」。說明此方對於瘡瘍因毒邪壅滯導致的久不潰破,或潰後久不癒合,疼痛不止等情況有效。
  • 瘡瘍表裡閉密,發汗不出者: 《外科正宗》、《外科選要》均指出,若瘡瘍初期,服用蟾酥丸或萬靈丹等發汗藥後,未能順利發汗,表明體內表裡閉密,毒邪較深,此時宜用神妙拔根方。
  • 瘡瘍初期,毒未出: 《外科選要》強調,若瘡瘍在四五日之間,形未聚,毒未出,不可過早使用神燈照法,應考慮神妙拔根方。

治療原理

神妙拔根方的治療原理,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 拔毒外出: 此方名為「拔根」,意在將深伏的毒邪拔出。從古籍描述來看,該方主要用於瘡瘍初期,毒邪壅滯,或表裡閉密之症。其作用機制,是透過藥物的特殊功效,引導深藏之毒透發於外。
  2. 疏通經絡,開洩腠理: 古籍指出,當發汗藥效果不佳時,應使用神妙拔根方。這表明,此方具有疏通經絡,開洩腠理的作用,有助於將體內鬱積的毒邪透過汗液或其他方式排出體外。
  3. 攻堅散結,消腫止痛: 《外科正宗》中提及,此方適用於瘡瘍堅而不潰等情況,提示該方具有攻堅散結之功,可使腫塊消散,並能緩解疼痛。

綜合而言,神妙拔根方適用於瘡瘍初期,毒邪深伏,表裡閉密,發汗不暢之情況。其治療原理是透過拔毒外出、疏通經絡等方式,達到消腫散結,止痛排毒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蟾酥條。
用披針當頂插入知痛處方止,隨用蟾酥條插至孔底,每日2條膏蓋。3日後,加添插藥,其根高腫作疼,外用神燈照法,助陰為陽。插、照7日,其瘡裂縫流膿,至13日其根自脫。如日多根深蒂固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癤和癰背部膿瘡

相同名稱方劑


神妙拔根方, 出處:《外科正宗》卷二。 組成:蟾酥條。 主治:腦疽、發背陰症,初起不腫高、不焮熱,灸不痛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