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保牙散中加入石膏,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的功效。
石膏性寒,味甘,入肺、胃經,能清熱瀉火,生津止渴,並可止痛消腫。
牙痛常因熱毒上攻、火氣旺盛引起,石膏能清熱解毒,消除牙齦炎症,達到止痛的效果。
此外,石膏也能收斂止血,減少牙齦出血,緩解牙痛症狀,起到保牙的作用。
保牙散方劑中包含烏頭,這看似矛盾,實則反映了古代醫家對藥物的理解和運用。
烏頭性寒、毒性較大,常用於風寒濕痺、痛風等症。但其亦有解毒止痛之效。古人認為牙痛多因風寒濕邪入侵牙根所致,烏頭則可驅散寒邪,止痛消腫,起到緩解牙痛的作用。
然而,烏頭毒性較強,需慎用。保牙散中,烏頭的用量極微,且配合其他藥物,以減輕其毒性,並增強療效。因此,使用保牙散時,需遵醫囑,切勿自行服用。
保牙散中添加花椒,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散寒,止痛消腫:花椒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溫陽散寒、止痛消腫之功效。對於因寒邪侵襲、氣血運行不暢導致的牙痛、牙齦腫痛等症,花椒可起到溫經散寒、消腫止痛的作用,緩解牙痛症狀。
- 殺蟲止癢,防治牙齦炎:花椒具有殺蟲止癢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牙齦炎、牙周炎等口腔疾病。花椒中的揮發油等成分,能夠殺滅口腔內的細菌和真菌,抑制炎症的發生,減輕牙齦腫痛、出血等症狀。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保牙散」主治功效分析
「保牙散」出自《壽世保元》及《濟世全書》,為一經典治療牙痛之方。其組成簡潔,僅由石膏、川烏、草烏及花椒四味藥材構成,然其功效卻能針對多種牙痛病因,發揮顯著療效。
主治病症分析
根據古籍記載,「保牙散」主要用於治療「風牙腫痛」,以及「熱、冷、風、蟲牙痛,腫不可忍」等症狀。這表明其適用範圍廣泛,不限於單一病因引起的牙痛。
- 風牙腫痛: 《壽世保元》明確指出「一治風牙腫痛」。此乃因外感風邪,侵襲齒齦,導致氣血壅滯,出現腫痛。
- 熱牙痛: 《濟世全書》指明「治牙痛屬胃火、風熱有餘者,宜服」。可見,若因胃火上炎,或風熱之邪循經上擾,導致牙齦紅腫疼痛,亦可使用本方。
- 冷牙痛: 古籍雖未明確解釋冷牙痛之病因,但「保牙散」能治之,推測可能與虛寒型牙痛或感受寒邪有關。
- 蟲牙痛: 《濟世全書》提及「蟲牙痛」,此乃指蛀牙引起的疼痛,由於細菌侵蝕牙齒,導致牙髓發炎疼痛。
- 腫不可忍: 不論何種原因造成的牙痛,只要出現腫脹疼痛劇烈難忍的狀況,皆可使用本方。
治療原理分析
「保牙散」的治療原理,可從其組成藥材的藥性及功效分析如下: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石膏性味辛甘寒,具有清泄肺胃實火的功效,能有效清除因熱毒引起的牙齦腫脹疼痛。其寒涼之性,亦可緩解因炎症反應產生的熱痛。
活血化瘀、溫經通絡: 川烏、草烏性味辛熱,具有活血散瘀、溫經通絡的功效。牙痛多因氣血壅滯所致,此二藥可促進局部氣血運行,疏通經絡,達到止痛之效。
殺菌消毒、鎮痛止癢: 花椒性味辛溫,具有散寒止痛、殺蟲止癢的功效。其揮發油成分可發揮殺菌作用,清除口腔內的病原微生物,同時亦可緩解牙痛、牙齦瘙癢等不適感。
綜合分析
「保牙散」配伍精巧,寒熱並用,辛散苦泄兼顧,相輔相成。石膏清泄熱毒,川烏、草烏溫經散瘀,花椒殺菌止痛。此四藥合用,能有效清除引起牙痛的各種病因,達到止痛消腫之目的。此方以外用為主,將藥末擦於牙齦,並漱口吐出,可使藥效直達病所,迅速發揮療效。
總結
「保牙散」為一治療牙痛的經典方劑,其組方簡單,卻能針對多種病因引起的牙痛發揮療效。其治療原理在於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溫經通絡、殺菌止痛,綜合作用之下,可迅速緩解牙痛症狀。此方之應用,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思想,不僅針對症狀,更注重病因的消除,充分展現了中醫治療牙痛的獨特優勢。
傳統服藥法
軟石膏1兩,川烏3錢,草烏3錢,花椒3錢。
上俱生用為末。擦牙漱口。吐之立已。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保牙散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保牙散, 出處:《夀世保元》卷六。 組成:軟石膏1兩,川烏3錢,草烏3錢,花椒3錢。 主治:風牙腫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