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頭性辛、苦、熱、大毒。主治祛寒濕、散風邪、溫經、止痛、治風寒濕痺、歷節風痛、四肢拘攣、半身不遂、頭風頭痛、心腹冷痛、陰疽腫毒、頭風頭痛、寒疝作痛、跌打損傷、瘀血腫痛、陰疽腫毒、麻醉止痛。
巴豆性辛,熱,大毒。主治瀉下寒積;逐水退腫;祛痰利咽;蝕瘡殺蟲。主寒邪食積所致的胸腹脹滿急痛;大便不通;泄瀉痢疾;水腫腹大;痰飲喘滿;喉風喉痹;癰疽;惡瘡疥癬。
三烏丸, 出處:《衛生總微》卷十一。 組成:川烏1個,草烏1個,巴豆7個。 主治:小兒諸般赤白痢。
三烏丸, 出處:《醫方類聚》卷二六○引《吳氏集驗方》。 組成:草烏(一生,一炮,一燒灰,各去皮臍)。 主治:小兒夾驚吐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