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命丹

ZHI MING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0%
脾經 20%
肝經 20%
心經 14%
膽經 8%
肺經 5%
大腸經 5%
胃經 5%
腎經
脾經
肝經
心經
膽經
肺經
大腸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5

主治功效


知命丹

組成

  • 烏頭
  • 鉛丹
  • 巴豆

整體功效

溫中散寒,通利大腸

主治

虛損,撮痛下痢。

撮痛下痢,是指大腸虛寒,寒凝腸道,導致大便不通,下痢腹痛。知命丹由烏頭、鉛丹、巴豆組成,烏頭有溫中散寒的作用,鉛丹有通利大腸的作用,巴豆有瀉下通便的作用。三味藥合用,可以溫中散寒,通利大腸,緩解撮痛下痢的症狀。

文獻參考

  • 本草綱目》:知命丹,治虛損撮痛下痢。
  • 醫學衷中參西錄》:知命丹,治虛損撮痛下痢,其法以烏頭、鉛丹、巴豆三味,共研細末,每服二錢,用薑汁調服

結論

知命丹是一味溫中散寒、通利大腸的中藥方劑,可以用於治療虛損撮痛下痢。但本方有毒,使用時應遵醫囑。

傳統服藥法


烏頭(去皮臍)3錢半,黃丹5錢(炒),巴豆3枚(去皮膜,不用油)。
上為末。面糊為丸,如麻子大。
每服3丸,米飲送下。如瀉下丸子來不化,即病不療。

方劑組成解釋


  • 烏頭:有溫中散寒的作用,可以溫暖脾胃,散寒止痛。
  • 鉛丹:有通利大腸的作用,可以潤腸通便。
  • 巴豆:有瀉下通便的作用,可以緩解撮痛下痢的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禁用。
  •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遵醫囑。

相關疾病


痢疾志賀桿菌病細菌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

相同名稱方劑


知命丹, 出處:《普濟方》卷一六九引《醫學切問》。 組成:烏頭(去皮臍)3錢半,黃丹5錢(炒),巴豆3枚(去皮膜,不用油)。 主治:虛損,撮痛下痢。詳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乳香追毒丸

相似度 80%

金面花兒

相似度 80%

水浸丹

相似度 80%

黃丹丸

相似度 80%

墜氣丸

相似度 80%

三烏丸

相似度 66%

敗毒膏

相似度 66%

秘藏丸

相似度 66%

浮石散

相似度 66%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