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胖藥

HUANG PANG Y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述》卷八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20

熱/寒比例

偏寒 (0.6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9%
肝經 19%
胃經 19%
肺經 12%
膀胱經 6%
大腸經 6%
腎經 6%
心經 5%
膽經 5%
脾經
肝經
胃經
肺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腎經
心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黃胖藥中加入大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脾胃,增強藥效: 大棗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功效。黃胖藥多用於治療脾胃虛弱、營養不良等症,大棗可補益脾胃,增強藥效,使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
  2. 調和藥性,緩解副作用: 黃胖藥中可能含有某些性寒、苦燥的藥物,大棗性溫,能調和藥性,緩解藥物對脾胃的刺激,避免出現腹痛、腹瀉等副作用,使患者更容易接受治療。

「黃胖藥」中添加「白礬」的原因主要有二:

  1. 燥濕止癢:白礬性寒,味酸澀,具有燥濕止癢之效,能有效抑制皮膚濕疹、瘙癢等症狀,特別適用於黃胖藥所針對的濕熱型皮膚病。
  2. 收斂止血:白礬具有收斂止血的功效,可幫助止住皮膚病患處的滲出液,並加速傷口癒合,進一步緩解病症。

因此,白礬在「黃胖藥」中起到重要的輔助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皮膚病的效果。

「黃胖藥」方劑中包含荷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利濕,消暑解暑: 荷葉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濕、消暑解暑的功效。黃胖藥多用於治療肥胖、水腫等症,荷葉能有效去除體內濕熱,促進水分代謝,達到消腫減肥的效果。
  2. 降脂減肥: 荷葉富含生物鹼、黃酮類化合物等活性成分,具有降脂減肥的作用。其能抑制脂肪合成、促進脂肪分解,幫助降低血脂水平,減輕體重。

因此,荷葉在「黃胖藥」方劑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清熱利濕、降脂減肥的功效有助於治療肥胖、水腫等症。

黃胖藥中使用血餘炭,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止血生肌: 血餘炭具有良好的止血生肌作用,對於黃胖藥所治療的濕熱蘊結、瘡瘍潰爛等症狀,能有效控制傷口出血,促進創面癒合。
  2. 清熱解毒: 血餘炭性寒,具清熱解毒之效,可有效抑制濕熱毒邪的蔓延,幫助緩解瘡瘍周圍的紅腫熱痛等症狀,促進病竈的消退。

因此,血餘炭在黃胖藥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能夠有效改善病患的症狀,促進疾病的康復。

主治功效


《醫述》中程杏軒所述病例,雖未直接指明「黃胖」,但其描述之病機與「黃胖」症狀有高度關聯,且提供了「黃胖藥」的處方。基於此,可對「黃胖藥」的治療原理進行分析:

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程杏軒的醫案,此方針對的病機核心在於「土虛不能制水」,導致「水邪上溢於心經之部」。具體來說:

  1. 土虛 (脾虛): 患者病疸,額黑(水邪上犯心火),便白糞(土不制水,水邪反侮脾土),顯示脾土衰弱,運化失常。此與古文描述的「黃胖,其證必吐黃水」相符,皆為脾土虛弱,水濕內停之象。
  2. 水邪上逆: 脾土虛弱,無力制約水濕,導致水邪上逆,影響心火,表現為「額黑」。此與古文描述的「毛髮皆直」或「好食生米、茶葉、土、炭」等異食癖,都可能與脾胃功能失調,導致體內氣機紊亂,影響臟腑功能有關。
  3. 心火受抑: 水邪上犯,導致心火受抑,此亦為病情加重之因。

治療原理分析:

「黃胖藥」的組成,旨在針對上述病機進行調理,其組方思路可分析如下:

  • 大棗 (紅棗): 方中以煮熟去皮核取肉的方式使用,主要作用為補益脾胃之氣,健脾益氣,補中焦以扶土,解決脾土虛弱的根本問題。這與古文所指「若能補心之陽,庶乎可救」的補益思路相符。
  • 皂礬 (白礬): 具收斂、澀腸之效,能收澀止瀉,以應對水濕內盛所致的泄瀉。同時,皂礬亦有解毒殺蟲之功,針對體內濕濁瘀滯的情況,可助於清理病邪。
  • 鍋焦: 即為「血餘炭」,能涼血止血、化瘀散結,在此方中,可能用於清除水濕鬱滯所形成的瘀結,同時亦可緩和因水邪上逆而導致的心火亢盛。
  • 荷葉: 具有利水滲濕之功,可導水下行,以解決水邪上逆的問題。同時,荷葉亦有清熱之效,可輔助清除體內濕熱,改善體內環境。
  • **灰麵:**經炒黃,具健脾之效,與紅棗相輔相成,加強補土的功效。

綜合分析:

「黃胖藥」的組方,整體而言,以健脾益氣為核心,兼顧利水滲濕、收澀止瀉、化瘀散結之效,通過補土以制水,使水邪歸於正化,從而達到治療目的。此方並非單純的攻邪之劑,而是注重補虛扶正,以達到「扶土制水」的治療效果。此分析與古文所述病機相符,也說明了該方劑在治療水邪上逆,脾土虛弱等相關症狀的合理性。

傳統服藥法


紅棗4兩,皂礬2兩,鍋焦3兩,荷葉2面,發麵12兩。
灰面炒黃,紅棗煮熟,去皮核,取肉,鍋焦煮爛,皂礬,荷葉煎汁搗丸。
每服3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黃胖藥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脾胃虛弱。
  • 黃胖藥不宜與其他中藥同時服用,以免發生藥物相互作用。
  • 黃胖藥應在醫師指導下服用,以免發生不良反應。

相同名稱方劑


黃胖藥, 出處:《醫述》卷八。 組成:紅棗4兩,皂礬2兩,鍋焦3兩,荷葉2面,發面12兩。 主治:黃胖,其證必吐黃水,毛發皆直,或好食生米、茶葉、土、炭。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