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柳皮膏中加入木通,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利水消腫:木通性寒味甘,具有利水通淋、消腫止痛的功效。柳皮膏主要用於治療瘡瘍腫毒,而木通可幫助清熱利濕,消散腫脹,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
- 引藥入瘡:木通入膀胱經,能引導藥力深入病竈,加強藥效。柳皮膏中其他藥物,如柳皮、黃柏等,多偏於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木通的加入能使其藥力更好地到達患處,發揮最佳療效。
柳皮膏中加入枳殼,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疏肝理氣,消腫止痛:枳殼性味苦、辛、寒,歸脾、胃經。其具有疏肝理氣、消食導滯、化痰止咳、消腫止痛的功效。柳皮膏中常因傷口感染或膿腫而伴有疼痛,枳殼能有效緩解疼痛,並促進傷口癒合。
- 配合柳皮清熱解毒:柳皮性味苦、寒,歸肝、脾經。其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涼血止血的功效。枳殼的加入則可增強柳皮的疏肝理氣作用,使藥效更為全面,有助於促進傷口癒合,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因此,枳殼的加入可有效提升柳皮膏的療效,使其更具止痛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
柳皮膏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其組成中加入了皁莢,這是基於皁莢的多種藥理特性。皁莢具有良好的清熱解毒、潤肺化痰的作用,能夠幫助調理呼吸系統,對於治療風寒感冒、咳嗽等症狀十分有效。此外,皁莢中的皁苷成分具有刺激黏膜的能力,能促進泌液,增強局部的免疫反應,從而提高身體抵抗力。
在製作柳皮膏的過程中,皁莢也能夠增加方劑的粘稠度,使膏劑在塗抹時更易於附著於皮膚表面,起到持久的療效。加之皁莢的輔助作用,能使其他成分的有效成分更有效地滲透進入病變部位,達到理想的療效。因此,皁莢在柳皮膏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不僅增強了其藥效,也提升了使用的便利性和舒適度。這使得柳皮膏在臨牀應用中獲得了廣泛的認可和使用。
柳皮膏中加入木香,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作用:
- 行氣止痛: 木香味辛、苦,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柳皮膏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骨折、筋骨疼痛等,木香可促進氣血流通,緩解疼痛,並有助於活血化瘀,促進傷口癒合。
- 燥濕止癢: 柳皮膏中常加入其他藥材,如苦參、蛇牀子等,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的功效。木香的燥濕作用可配合其他藥材,增強止癢效果,並預防傷口感染。
總之,木香在柳皮膏方劑中,發揮行氣止痛、燥濕止癢的功效,協同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柳皮膏》主治「諸瘡癒後,瘡瘡瘢胬肉未消」及「瘰疬風結」,其功效核心在於「消胬肉、平瘡瘢、散風結」。古人觀察到瘡瘍癒合後,常遺留局部胬肉隆起或瘢痕硬結,此類病證多與氣血瘀滯、風熱毒邪未清有關;而瘰疬(淋巴結結核)則屬風痰毒結聚而成。本方通過外貼藥膏,直接作用於病灶,以達到軟堅散結、化腐生新的目的。
【組成與治療原理探析】
柳白皮(5斤):
柳樹皮性寒味苦,《本草綱目》載其「煎膏塗瘡癒後胬肉」,善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其寒涼之性可抑制局部熱毒,減少瘢痕過度增生。楸皮/楸葉(5斤):
楸樹皮或葉,《天寶本草》稱其「解毒消腫,治瘡癰」,與柳皮協同增強清熱解毒、收斂瘡口之效。若為楸葉,則質輕透散,更助散風熱結滯。木通(1斤):
通利血脈,《藥性論》言其「除風熱,消結腫」,透過通絡作用引藥透達病所,促進局部氣血流通,消散瘰疬痰結。枳殼(半斤):
行氣破滯,《日華子本草》謂其「消癰疽,除風結」,以其辛散之性助氣機暢通,防止濕熱瘀毒凝聚成塊。皂莢(1斤):
辛鹹性烈,《本草經疏》稱其「搜風拔毒」,外用具腐蝕性,可軟化胬肉、消蝕瘡瘢,與柳皮之收斂形成「攻補兼施」之勢。木香末(3兩):
行氣止痛,《本草正》云其「宣通氣滯,治癰疽瘡瘍」,後下煎煮保留其芳香走竄之性,引諸藥入絡,增強滲透之力。
【配伍邏輯與製法意義】
- 製法特點:
反覆濃縮成膏(「煉如餳」),使藥性稠厚黏滯,既能緩釋藥效,又可黏附患處持續作用。慢火久煎去其燥性,存其軟堅之功。 - 治療原理:
全方以「清熱解毒」為基礎(柳皮、楸皮),佐以「行氣通絡」(木通、枳殼、木香)破除瘀滯,「腐蝕消胬」(皂莢)直攻有形之結。諸藥協作,使風熱得散、痰結得消、胬肉得平,契合瘡瘍後期「餘毒未清、氣血不暢」之病機。
【應用推衍】
此方體現「外治消法」思維,推測其對於癰疽潰後瘡面凹凸不平、慢性淋巴結腫大(瘰疬)等屬實熱瘀結者,可能透過局部刺激促進組織代謝,達到消腫平復之效。然其機制需結合現代研究進一步驗證。
傳統服藥法
柳白皮5斤, 揪皮5斤, 木通1斤, 枳殼半斤, 皂莢1斤, 木香末3兩。上為細末,以水八斗,煮取汁二斗,去滓,移於小鍋子中,下木香,煎至7升,去滓,又移於小鍋中,以慢火煎,攪勿住手,煉如餳,撚得成丸即住,以細帛裹收之。
每日塗於帛上貼之,取平復為度。
(《普濟方》卷二七二)。方中揪皮,《普濟方》作「楸葉」。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柳皮膏, 出處:《聖惠》卷六十一。 組成:柳白皮5斤,楸皮5斤,木通1斤,枳殼半斤,皂莢1斤,木香末3兩。 主治:諸瘡癒後,瘡瘢胬肉未消;瘰癧風結。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