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參丸

DU CAN W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47

熱/寒比例

極寒 (0.02)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12%
肝經 12%
腎經 12%
小腸經 12%
膀胱經 12%
心經 12%
大腸經 12%
膽經 12%
胃經
肝經
腎經
小腸經
膀胱經
心經
大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獨參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補氣養血,強健脾胃。其組成中包含苦參,這是因為苦參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在中醫理論中,獨參丸的主要作用是強化體內的氣血,苦參的加入可以平衡和調和這一作用。

苦參含有多種生物活性成分,包括生物鹼和黃酮類,這些成分能增強免疫力,改善血液循環,並且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對於調理體內環境具有積極效果。此外,苦參的苦味可以刺激胃腸道的蠕動,幫助消化,與獨參丸的補益作用相輔相成,使整個方劑的效果更加全面。

因此,苦參的添加不僅增加了獨參丸的療效,還能夠從多個方面促進身體健康,達到防病治病的效果,彰顯了中醫藥方劑的整體觀與協調性。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獨參丸」主治功效分析

方劑組成:

獨參丸的組成極為簡潔,僅以一味藥材構成,即 苦參

功效主治:

根據《古今醫鑒》、《松峯說疫》、《魯府禁方》、《雲林神彀》等古籍記載,獨參丸主要針對以下病症:

  • 狂邪發作無時,披頭大叫,不避水火: 這是獨參丸最典型的適應症。患者表現為精神錯亂,行為異常,如無故大聲叫喊、頭髮散亂、不顧危險等。這種狂躁不安的狀態,有時甚至會出現傷人毀物的舉動。
  • 發狂不避水火: 再次強調患者的行為失去理智,對於水火等危險事物缺乏正常的避險意識。
  • 發狂邪,殺人大叫亂交加: 指出患者的狂躁狀態可能伴隨暴力傾向,出現攻擊行為,甚至傷及他人。

治療原理分析:

從古籍的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出獨參丸主要針對的是一種以「狂」為特徵的病症。這種「狂」的病機,在中醫角度來看,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1. 熱毒熾盛,擾亂心神: 古籍提到「熱極狂亂」、「天行瘟疫,時氣熱毒,煩躁狂言」,表明此類狂症與體內熱毒有關。熱毒熾盛,易耗傷陰液,擾亂心神,導致精神失常,出現狂躁不安的症狀。苦參藥性苦寒,具有清熱燥濕、解毒的功效,可以清除體內熱毒,使陰陽趨於平衡,達到安神定志的作用。
  2. 痰火上擾,矇蔽清竅: 《雲林神彀》提到「狂為痰火實大盛」,點明痰火是導致狂症的重要因素之一。痰火上擾,矇蔽清竅,使心神不清,導致精神錯亂。苦參的清熱燥濕之功,亦有助於清除痰火,疏通清竅,使心神恢復正常。
  3. 邪熱內蘊,氣血逆亂: 患者的狂躁、暴力行為,以及不避水火的表現,可以視為體內氣血逆亂,邪熱內蘊的結果。苦參的苦寒之性,不僅能清熱,也能使氣血順暢,平復其逆亂之象。

總結:

獨參丸以單味苦參為基礎,利用其苦寒之性,達到清熱解毒、燥濕化痰、安神定志的效果。其主要作用機理是通過清解體內熱毒、痰火,使陰陽趨於平衡,使心神恢復清明,從而緩解狂躁不安、失去理智等病症。此方劑看似簡單,卻在治療特定的狂躁症狀上具有獨到的療效。

傳統服藥法


苦參不拘多少。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50丸,薄荷湯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獨參丸, 出處:《古今醫鑑》卷七。 組成:苦參不拘多少。 主治:狂邪發作無時,披頭大叫,不避水火。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