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翎丸

參翎丸

CAN LING W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47

熱/寒比例

極寒 (0.02)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12%
肝經 12%
腎經 12%
小腸經 12%
膀胱經 12%
心經 12%
大腸經 12%
膽經 12%
胃經
肝經
腎經
小腸經
膀胱經
心經
大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參翎丸中包含苦參,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 苦參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癢之效。其可有效抑制細菌、真菌的生長,對於皮膚瘙癢、濕疹、瘡瘍等病症有較好的治療作用。
  2. 瀉火通便: 苦參亦能瀉火通便,對於因熱毒蘊積而導致的便祕、腹痛等症狀有緩解效果。參翎丸中加入苦參,可使藥效更為全面,起到清熱解毒、潤腸通便的功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參翎丸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麻風」,中醫古籍稱「癘風」或「大風」,屬疑難頑疾,以皮膚麻木潰爛、毛髮脫落、經絡痹阻為特徵。參翎丸以「純白鵝毛」與「苦參皮」為核心,輔以黃米、酒糊製丸,酒送服,體現「以毛治毛」「祛風殺蟲」之思路。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純白鵝毛

    • 性味推論:鵝毛性平,傳統認為白色入肺(主皮毛),雌雄分用強化陰陽調和。鵝善游水,其毛輕揚,古人或取其「祛風透表」之象,且「炒末」後炭質可吸附穢毒。
    • 治療邏輯:「以形治形」,毛髮之物治療毛髮脫落;炭末亦能收斂瘡瘍,符合麻風潰爛病徵。
  2. 苦參皮

    • 藥性依據:苦參苦寒,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本草綱目》載其治「惡瘡、大風」。酒煮增強活血透達之力,專攻皮膚濕熱蘊毒。
    • 配伍意義:與鵝毛一寒一平,苦參清泄內毒,鵝毛外透風邪,形成「內清外透」之勢。
  3. 黃米與酒糊

    • 製丸作用:黃米健脾護胃,緩和苦參寒性;酒糊行藥勢,助藥力直達經絡。酒送服更增活血祛風之效,契合麻風「血瘀風痹」病機。

三、整體治療思路
此方融合「象形思維」(鵝毛)、「藥性理論」(苦參清熱)、「引經報使」(酒行藥力),從「風毒濕熱」論治麻風。鵝毛祛風解毒、苦參清熱殺蟲,共奏「祛風燥濕、解毒通絡」之功,體現古人對疑難病「以毒攻毒、內外兼治」的獨特經驗。

傳統服藥法


純白鵝毛(用純白鵝1只,男用雄,女用雌,撏其毛,不可失一根,炒為末),苦參皮1斤(酒煮,為末)。黃米、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100丸,空心酒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參翎丸, 出處:《解圍元薮》卷三。 組成:純白鵝毛(用純白鵝1隻,男用雄,女用雌,挦其毛,不可失一根,炒爲末),苦參皮1斤(酒煮,爲末)。 主治:麻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