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鼓皮散
BAI GU P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部全錄》卷四二四
方劑配方組成
寒性指數
47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2%
小腸經 12%
膀胱經 12%
腎經 12%
肝經 12%
膽經 12%
大腸經 12%
胃經 12%
心經
小腸經
膀胱經
腎經
肝經
膽經
大腸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敗鼓皮散是一種常見的中藥方劑,其主要功能在於清熱解毒、利水消腫。方中包含苦參這一中藥成分,具有重要的藥理作用。苦參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解毒的功效。其成分中含有多種生物鹼,如苦參鹼,能有效抑制細菌和病毒的增殖,適用於治療各類感染性疾病。
在敗鼓皮散中,苦參的作用主要是針對濕熱下注所引起的症狀,如小便不利或水腫等。其燥濕的特性有助於排除體內多餘的濕氣,緩解水腫,進而達到利水的效果。此外,苦參也能增強免疫力,提高身體對抗病菌和病毒的能力,對於出現熱毒症狀的患者尤為重要。因此,苦參作為敗鼓皮散的重要成分,為方劑的整體效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使其在臨牀上廣受應用。
主治功效
小兒中蠱。
傳統服藥法
敗鼓皮3分(炙黃),苦參1兩,蘘荷根1兩。
上為粗散。
每服1錢,以水1小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1日3-4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敗鼓皮散, 出處:《醫部全錄》卷四二四。 組成:敗鼓皮3分(炙黃),苦參1兩,蘘荷根1兩。 主治:小兒中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