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妙丹

DU MIAO D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15

熱/寒比例

(0.3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膽經 20%
膀胱經 20%
胃經 20%
脾經 20%
肝經
膽經
膀胱經
胃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獨妙丹方劑中加入茵陳蒿,主要源於其以下兩方面特性:

  1. 清熱利濕: 茵陳蒿性寒,味苦,能清熱利濕,尤其善於治療濕熱黃疸。獨妙丹作為治療黃疸的經典方劑,茵陳蒿的加入有助於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緩解黃疸症狀。
  2. 疏肝利膽: 茵陳蒿還有疏肝利膽的作用,有助於促進膽汁分泌,改善肝膽功能。這對於黃疸的治療而言,也有着積極的意義。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獨妙丹」主治功效分析

獨妙丹以茵陳蒿為核心組成,其主治功效主要針對黃疸,並體現出多重治療機理。

茵陳蒿的藥理作用與黃疸治療

茵陳蒿味苦、辛,性微寒,歸肝、脾、膽經。其主要功效為清熱利濕、退黃消炎,這與古籍中所述治黃疸之效相符。根據現代藥理研究,茵陳蒿具備解毒、利尿、抗病毒、保肝護膽等多重作用,這些作用相互協同,共同構成其治療黃疸的基礎。

古籍驗方與獨妙丹的聯繫

《驗方新編》及《絳囊撮要》中均有記載以「毛腳芹」(即茵陳蒿)治療黃疸的驗方,主要以內服與外敷兩種方式:

  1. 內服法: 古籍強調「茵陳菜治黃疸聖藥」,可作菜、作羹,或蒸飯食用。亦可將茵陳鮮者切細,乾者研末煮薑湯服用。此法透過口服方式,使茵陳蒿的藥效作用於肝膽,利濕退黃,達到治療目的。
  2. 外敷法: 古籍記載將毛腳芹搗爛,塗抹於患者手臂大肉處,以蜆子殼覆蓋,並以絹布紮牢。此法透過皮膚吸收,使藥效直達病所,亦能達到治療效果。

上述古籍驗方均著重強調茵陳蒿在治療黃疸中的重要地位,且臨牀療效顯著。這些驗方以單味藥為主,手法樸實,與獨妙丹以茵陳蒿為主藥的思路一致。

獨妙丹的綜合治療機理

綜合茵陳蒿的藥理作用和古籍驗方,獨妙丹的治療原理可歸納如下:

  1. 清熱利濕,疏肝利膽: 黃疸多因濕熱蘊結於肝膽所致,茵陳蒿之苦寒之性,能清解濕熱,疏通肝膽之氣,使膽汁排泄正常,從而消除黃疸。
  2. 解毒消炎,抗病毒: 茵陳蒿具備解毒消炎、抗病毒的作用,有助於清除體內毒素,減輕肝臟炎症,抑制病毒繁殖,從根本上改善肝功能,緩解黃疸症狀。
  3. 利尿退黃,促進代謝: 茵陳蒿的利尿作用可促進體內多餘的膽紅素排出,加速新陳代謝,進而退黃,並有助於預防黃疸復發。
  4. 保肝護膽,改善消化: 茵陳蒿具備保肝護膽的功效,能促進肝細胞修復,改善肝臟功能,並能促進消化,有助於改善因肝膽疾病引起的消化不良等症狀。

總結

獨妙丹以茵陳蒿為核心,其主治功效明確指向黃疸。其治療原理透過清熱利濕、疏肝利膽、解毒消炎等多重作用,達到緩解黃疸症狀,改善肝功能的目的。古籍驗方對茵陳蒿治療黃疸的肯定,亦佐證了獨妙丹的臨牀應用價值。獨妙丹不僅是單純的退黃藥,更是透過多方面的藥理機制,達到綜合調理的效果。

傳統服藥法


茵陳蒿。
或作菜,或作羹,或蒸米麥飯,日日食之。或用鮮者細切,乾者研末,煮生薑湯食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黃疸黃熱病皮膚顏色發黃

相同名稱方劑


獨妙丹, 出處:《梅氏驗方新編》卷二。 組成:茵陳蒿。 主治:黃疸。

獨妙丹, 出處:《梅氏驗方新編》卷二。 組成:毛腳芹(搗爛)。 主治:黃疸。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