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陳理中湯

YIN CHEN LI ZHO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胃經 20%
心經 15%
肺經 15%
肝經 9%
腎經 5%
膽經 4%
膀胱經 4%
脾經
胃經
心經
肺經
肝經
腎經
膽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茵陳理中湯中加入茵陳蒿,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利濕: 茵陳蒿味苦性寒,具有清熱利濕、疏肝利膽的功效。方中加入茵陳蒿,可有效清除濕熱,並促進膽汁分泌,有助於治療濕熱蘊結、肝膽濕熱所致的黃疸、腹痛、發熱等症狀。
  2. 健脾和胃: 茵陳蒿還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可緩解濕熱對脾胃的損傷,促進消化功能,進一步增強整體療效。

茵陳蒿的加入,使茵陳理中湯在清熱利濕的基礎上,更能兼顧健脾和胃,對於濕熱蘊結所致的脾胃不和、肝膽濕熱等症狀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茵陳理中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茵陳蒿味苦寒,理中湯以溫中健脾為主,甘草味甘性平,能調和茵陳蒿的寒性,使藥性趨於平和,避免寒涼傷胃,更適合脾胃虛寒者服用。
  2. 增強功效: 甘草具有解毒、緩解疼痛、補氣益脾等功效,與茵陳蒿配合,能更有效地清熱利濕、健脾和胃,提高藥效,使治療效果更佳。

茵陳理中湯中包含白朮,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健脾益氣,和中理脾:白朮味甘性溫,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和中理脾的功效。茵陳理中湯主治濕熱黃疸,而濕熱往往會損傷脾胃,導致脾胃氣虛,運化失調。白朮加入方中,可補脾益氣,增強脾胃運化功能,幫助脾胃運化水濕,利濕退黃。
  2. 配合茵陳蒿,增強利濕效果:白朮與茵陳蒿相配,一補一瀉,相輔相成,更能增強利濕退黃的效果。茵陳蒿性寒,善於清熱利濕,但脾虛者單用茵陳蒿容易損傷脾胃。白朮的加入,可以補益脾胃,避免茵陳蒿過於寒涼,對脾胃造成損傷,使利濕效果更為持久穩固。

茵陳理中湯中加入乾薑,主要有兩個原因:

1. 溫中散寒:茵陳蒿性寒,擅長清熱利濕,但容易傷及脾胃陽氣。乾薑性溫,可溫中散寒,補益脾陽,防止茵陳蒿過寒傷脾胃,使藥力更平和。

2. 助茵陳蒿利濕:乾薑辛溫,能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茵陳蒿疏利濕熱,並使濕熱更快排出體外,增強療效。

因此,乾薑的加入,不僅平衡了茵陳蒿的寒性,更協調了藥性,使茵陳理中湯更能溫中利濕,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茵陳理中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扶正固本:茵陳蒿具有清熱利濕、解毒退黃之效,但其性偏寒,容易損傷脾胃陽氣。人參性溫,能補氣益脾,扶助正氣,防止茵陳蒿過寒傷脾,增強機體抵抗力。
  2. 調和陰陽:茵陳蒿偏寒,人參偏溫,二者相配,寒溫相濟,既能清熱利濕,又能扶正固本,更能有效地調和陰陽,使藥效更全面、更穏定。

主治功效


茵陳理中湯

成分:

  • 茵陳蒿:具有清熱利濕、退黃、利水滲濕、清熱瀉火、平肝息風、清熱利尿和止癢等功效。
  •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乾薑: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 人參: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具有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

主治:

因陰寒引起的黃疸,腹痛伴有腹瀉。

功效:

清熱利濕、退黃,溫中散寒,健脾和胃。

用法:

口服,水煎服。

用量:

每劑10~15克。

禁忌:

孕婦、嬰幼兒及有熱象者忌服。

注意事項:

  1.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2. 服藥期間不宜飲酒。
  3. 服藥期間不宜服用其他中藥。
  4. 服藥期間如有不適,應及時就醫。

總結:

茵陳理中湯是中藥方劑之一,具有清熱利濕、退黃,溫中散寒,健脾和胃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因陰寒引起的黃疸,腹痛伴有腹瀉。

傳統服藥法


理中湯加茵陳1錢。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幼兒發黃腹痛胰臟炎黃熱病腹瀉皮膚顏色發黃陰部感到寒冷

相同名稱方劑


茵陳理中湯, 出處:《傷寒廣要》卷八引《陰證略例》。 組成:理中湯加茵陳1錢。 主治:陰寒發黃,腹痛自利者。

茵陳理中湯, 出處:《傷寒全生集》卷三。 組成:茵陳、白朮、人參、乾薑。 主治:陰寒發黃,腹痛自利者,及內傷寒、發黃。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