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茵陳烏梅湯中包含茵陳蒿,其原因主要在於:
- 茵陳蒿清熱利濕: 茵陳蒿性苦寒,具有清熱利濕、退黃的功效,可治療濕熱黃疸、濕熱帶下等症。茵陳蒿的藥性與烏梅的收斂固澀作用相輔相成,可有效地緩解濕熱引起的腹痛、腹瀉等症狀。
- 茵陳蒿與烏梅相合: 烏梅性酸澀,具有斂肺止咳、生津止渴、收斂固澀的功效。茵陳蒿與烏梅配伍,可互相促進藥效,共同達到清熱利濕、收斂固澀的效果,進而緩解濕熱病症,達到治療目的。
茵陳烏梅湯中加入烏梅,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斂酸止瀉:烏梅味酸,性收斂,能斂肺止咳,固腸止瀉,用於治療脾胃虛弱、泄瀉不止等症狀。茵陳擅長清熱利濕,但若單用,易傷脾胃,導致脾胃虛弱,甚至出現腹瀉等問題。烏梅的收斂作用可補益脾胃,避免茵陳過於寒涼而傷及脾胃。
- 疏肝解鬱:烏梅具有疏肝解鬱的作用,能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胸悶、脘腹脹滿等症狀。茵陳烏梅湯中加入烏梅,不僅能止瀉,還能緩解肝氣鬱結,達到治病求本的效果。
主治功效
瘟疫。
傳統服藥法
茵陳(九九盡日,茵陳連根採,陰乾)5分,烏梅2個。
上2味打碎,水2鐘,煎8分,熱服。汗出即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肺炎
相同名稱方劑
茵陳烏梅湯, 出處:《松峰說疫》卷五。 組成:茵陳(九九盡日,茵陳連根採,陰乾)5分,烏梅2個。 主治:瘟疫。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