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疸神飲

治疸神飲

ZHI DA SHEN YI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15

熱/寒比例

(0.33)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膽經 20%
膀胱經 20%
胃經 20%
脾經 20%
肝經
膽經
膀胱經
胃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治疸神飲」方劑中包含茵陳蒿,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利濕: 茵陳蒿味苦性寒,具有清熱利濕之效,可有效治療黃疸,解除濕熱鬱結之症。
  2. 疏肝利膽: 茵陳蒿還具有疏肝利膽的作用,可促進膽汁分泌,有利於膽道排泄,減輕黃疸症狀。

茵陳蒿在「治疸神飲」方劑中發揮重要作用,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清熱利濕、疏肝利膽的功效,達到治療黃疸的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治疸神飲」解析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黃疸」,即以身目發黃、小便黃赤為主要特徵之病證。傳統中醫認為,黃疸多由濕熱或寒濕蘊結於中焦,燻蒸肝膽,迫使膽汁外溢肌膚所致。此方以茵陳草為主藥,配合加減法,專攻退黃利濕,屬古代治療黃疸之簡效方。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主藥:茵陳草

    • 茵陳性微寒,味苦辛,歸脾、胃、肝、膽經,為傳統「退黃要藥」。
    • 《神農本草經》載其主「風濕寒熱邪氣,熱結黃疸」,能清利濕熱,疏泄膽腑鬱滯,促進膽汁排泄,改善黃疸症狀。
    • 現代研究亦證實,茵陳含揮發油、綠原酸等成分,具保肝利膽、抗炎退黃之效。
  2. 加減配伍之邏輯

    • 腹中不快加神曲、麥芽
      • 神曲消食化滯,麥芽健脾開胃,二者協助運化中焦,解決濕阻氣滯所致之腹脹、納差。
      • 此配伍體現「治黃先調中」之理,因脾胃運化失職易加重濕鬱,輔以消導藥可標本兼顧。
    • 小便不利合車前子湯或瓜蔞根液
      • 車前子利尿通淋,導濕熱從小便出;瓜蔞根(天花粉)生津清熱,兼能利尿。
      • 此加法強化了茵陳的「利濕」功能,符合「黃疸治以通利」的原則,透過二便分消濕熱。
  3. 服法與禁忌

    • 濃煎頻服:增加藥力持續作用,助濕熱從體內逐步化解。
    • 忌葷腥魚鹽、淡食為要
      • 葷腥油膩助濕生熱,鹽味凝滯水濕,均不利於黃疸消退。
      • 飲食清淡可減輕脾胃負擔,配合藥物「疏利」之性,加速痊癒。

整體方義

此方以茵陳為核心,直擊黃疸病機之「濕熱鬱遏」,佐以消食、利尿等加減法,調整中焦氣化與水道通利。其治療原理在於:

  • 清熱利濕:茵陳為君,開泄膽腑鬱熱。
  • 調暢氣機:神曲、麥芽助脾胃升降,斷濕熱之源。
  • 給邪出路:通過利尿(車前子、瓜蔞根)與淡食忌口,使濕濁從二便排出。

全方簡潔而切中病機,體現古代「藥簡力專」的治療思維,適用於濕熱型黃疸初起或輕症。

傳統服藥法


茵陳草。
腹中不快,加神曲、麥芽;小便不利,或與車前子湯同吃,或用瓜蔞根打液碗許服。
將茵陳草煎濃湯,每日多吃數次。
忌葷腥魚肉、鹽味,淡食則能速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黃疸黃熱病皮膚顏色發黃

相同名稱方劑


治疸神飲, 出處:《種福堂方》卷二。 組成:茵陳草。 主治:黃疸。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