蔥白大棗湯

蔥白大棗湯

CONG BAI DA ZAO T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26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6.00)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50%
脾經 25%
肺經 25%
胃經
脾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蔥白大棗湯中的蔥白,其加入的原因主要有二:

1. 發散風寒,解表散寒:蔥白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散風寒、解表散寒之功效。對於因風寒入侵導致的感冒初期,如鼻塞流涕、打噴嚏、畏寒發熱等症狀,蔥白能有效疏散風寒,緩解症狀。

2. 溫中散寒,助陽氣:蔥白亦具溫中散寒之效,能溫暖脾胃,促進陽氣生發,對於因寒氣入侵導致的腹痛、嘔吐、腹瀉等症狀,蔥白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蔥白大棗湯中加入大棗,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溫中益氣: 大棗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功效。蔥白性溫,散寒解表。二者合用,可溫中散寒,益氣養血,緩解因寒邪入侵引起的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等症狀。

2. 和中調和: 大棗能緩解蔥白的辛辣刺激,使藥性更為平和,避免過於燥烈,有助於調和脾胃,增強藥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蔥白大棗湯」主治「霍亂後煩躁,卧不安」。霍亂在古代泛指急性吐瀉、中焦氣機逆亂之症,而後期出現煩躁與卧不安,反映津液虧耗、陽氣浮越或中焦虛寒、陰陽失調之狀態。此方以簡峻之藥,針對此特定階段之虛煩不安,側重調和陰陽、溫通中焦。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蔥白(20莖):

    • 性辛溫,歸肺胃經,具通陽散寒、宣通上下氣機之效。《傷寒論》白通湯即用蔥白治療陰盛格陽之證,取其通陽破陰。此處大量使用,意在宣通因霍亂吐瀉後鬱滯之陽氣,疏解中焦痞塞,兼能引陽入陰以安神。
    • 現代觀點:蔥白含揮發性硫化物,可促進血液循環,調節腸胃功能,或對吐瀉後腸胃痙攣性不適有緩解作用。
  2. 大棗(20枚):

    • 甘溫質潤,補脾和胃、益氣生津,兼能安神。《傷寒論》常用大棗配伍調和營衛、緩急止痛。此處重用,既可補霍亂後耗損之津氣,又能制約蔥白辛散之性,防其過燥,協調陰陽平衡。
    • 現代觀點:大棗富含環磷酸腺苷(cAMP)及多糖,能調節免疫、保護胃黏膜,對吐瀉後體虛煩躁具營養支持效果。

【配伍思維】
此方結構簡潔,體現「通補並行」原則:

  • 辛甘化陽:蔥白之辛散與大棗之甘緩相配,既溫通陽氣,又固護脾胃,助陽氣歸位以除煩躁。
  • 標本兼顧:蔥白針對氣機逆亂之標(通陽散結),大棗針對津氣虧虛之本(補益中焦),共奏調和陰陽之效。

【適用機轉推論】
霍亂吐瀉後,陽隨液脫,可能導致:

  1. 陽氣浮越:津傷而陽無所附,見虛性煩躁。蔥白通陽氣、大棗斂陰液,使陽氣內守。
  2. 中焦虛冷:吐瀉後脾胃陽虛,氣滯而卧不安。蔥白溫通、大棗補中,重建中焦運化。

此方適合「虛中夾滯」之證,若純虛或熱盛者恐非所宜。其簡練配伍反映古代對「陰陽瞬間失調」的快速調節智慧。

傳統服藥法


蔥白20莖,大棗20枚。上以水2升半,煮取1升,去滓,頓服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上吐下瀉霍亂細菌性食物中毒心情煩燥

相同名稱方劑


蔥白大棗湯, 出處:《外台》卷六引《肘後方》。 組成:蔥白20莖,大棗20枚。 主治:霍亂後煩躁,卧不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