搐鼻瓜蒂散

搐鼻瓜蒂散

CHU BI GUA DI SAN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47

熱/寒比例

極寒 (0.02)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50%
胃經 50%
脾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搐鼻瓜蒂散中包含瓜蒂,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止痙止搐: 瓜蒂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止痙止搐的功效。對於因熱毒內盛、痰熱上擾導致的鼻竅不通、鼻流濁涕、鼻塞頭痛、口鼻乾燥、抽搐等症狀,瓜蒂能有效清熱解毒,化痰止痙,改善鼻竅通暢。
  2. 利水消腫,通竅開竅: 瓜蒂還能利水消腫,通竅開竅,有助於排出體內毒素,改善鼻腔炎症,減輕鼻塞、鼻流涕等症狀。

因此,瓜蒂作為搐鼻瓜蒂散的主要藥材,能夠有效治療因熱毒上擾、痰熱壅塞導致的鼻竅不通等症狀。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搐鼻瓜蒂散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濕氣在頭,偏頭痛久不癒」,尤其針對服藥、針灸等療法無效者。其核心在於驅除頭部濕邪,緩解因濕氣纏綿導致的頭痛。濕性黏滯,易阻遏清陽之氣上達頭面,引發頭部脹痛、昏沉,纏綿難癒。透過「搐鼻」法(吹藥入鼻),直接刺激鼻竅,引濕外泄。

二、組成與治療原理

  1. 藥物組成

    • 瓜蒂:性苦寒,具湧吐、祛濕之效。傳統用於催吐痰濕、宿食,亦能外治濕熱上攻之證。
  2. 用藥邏輯

    • 鼻竅為通道:鼻腔與頭部經絡相通(如足陽明胃經起於鼻旁)。吹藥入鼻,刺激黏膜分泌,借「滴水流涎」排出濕濁,疏通經氣。
    • 瓜蒂的雙向作用:內服瓜蒂可催吐濕濁,外用搐鼻則轉化為「引流濕氣」。其苦寒之性可清頭面濕熱,刺激鼻黏膜分泌,使濕隨水液外滲(「濕盡痛止」)。
  3. 治療機理

    • 祛濕通竅:濕邪黏滯頭部,阻塞清陽。瓜蒂通過局部刺激,開泄鼻腔孔竅,間接疏通頭部氣血,達到「開上焦、瀉濕濁」的效果。
    • 引邪外出:藉由鼻腔分泌物增加(「滴水徐徐出」),模擬「濕邪有路可退」的途徑,符合中醫「給邪出路」的治療原則。

三、方劑特點
此方體現「外治內病」與「就近祛邪」的思維,避開內服藥的脾胃代謝,直接作用於頭面竅道,適合濕邪偏表、病勢向上的證型。其簡潔組成(單味藥)凸顯古代「藥專力宏」的用藥風格。

傳統服藥法


瓜蒂。
上為末。
每用少許,吹鼻中。滴水徐徐出一晝夜,濕盡痛止為度。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頭痛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偏頭痛

相同名稱方劑


搐鼻瓜蒂散, 出處:《保命歌括》卷二十九。 組成:瓜蒂。 主治:濕氣在頭,偏頭痛久不癒,服藥及灸針不效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