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鬱湯

DA Y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16

熱/寒比例

(0.3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胃經 16%
腎經 15%
脾經 14%
大腸經 8%
膀胱經 6%
膽經 4%
肝經 4%
三焦經 4%
心經 4%
肺經
胃經
腎經
脾經
大腸經
膀胱經
膽經
肝經
三焦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達鬱湯中加入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升發解鬱: 升麻性微寒,味甘微苦,具有升散、透疹、解毒功效。其升發之性,可提振氣機,疏解鬱結,達於心脾,使鬱滯之氣得以宣泄,有助於改善情緒低落、心胸鬱悶等症狀。
  2. 疏散風邪: 達鬱湯多用於治療情緒鬱結伴有風邪外束之症,升麻可疏散風邪,使鬱結之氣得以宣洩,達到通暢氣機、舒緩情緒的效果。

總之,升麻在達鬱湯中,發揮着升發解鬱、疏散風邪的功效,有助於改善情緒障礙,促進身體康復。

達鬱湯中包含玄參,主要原因有二:

  1. 清熱解毒,滋陰降火: 玄參性寒,味甘苦,入心、肺、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滋陰降火之功效。達鬱湯主要針對肝鬱氣滯、脾失健運、心神不寧等症,玄參可以清泄鬱熱,滋養心陰,緩解心煩失眠等症狀。
  2. 疏肝解鬱,利氣通絡: 玄參還能疏肝解鬱,利氣通絡,促進氣血運行,改善肝鬱氣滯導致的胸悶、脅痛、腹脹等症狀。配合方中其他藥物,如柴胡、鬱金等,共同達到疏肝解鬱、和解脾胃的功效。

總之,玄參在達鬱湯中起到清熱解毒、滋陰降火,以及疏肝解鬱、利氣通絡的作用,有助於改善肝鬱氣滯、脾失健運等症狀,進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達鬱湯中加入葛根,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肝解鬱,升舉陽氣: 葛根味甘性涼,入脾、胃經,具有解肌退熱、升陽止瀉、透疹解毒之功效。在達鬱湯中,葛根可以疏解肝氣鬱結,升舉陽氣,使氣機通暢,從而緩解胸悶、心悸、煩躁等鬱證。
  2. 調和氣血,解除瘀滯: 葛根能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有助於氣血運行通暢。達鬱湯中加入葛根,可以幫助氣血流通,解除瘀滯,減輕肝鬱所致的胸脅脹痛、乳房脹痛等症狀。

達鬱湯中加入青蒿,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鬱:青蒿性寒,味苦,歸肝、脾經,具有清熱解暑、涼血解毒、除濕止癢的功效。對於鬱熱鬱火所導致的胸悶心煩、口乾舌燥、失眠多夢等症狀,青蒿能起到清熱解鬱的作用,使心情舒暢,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精神狀態。
  2. 疏肝利膽:青蒿入肝經,能疏肝理氣,促進肝膽氣血運行,對於肝氣鬱結所導致的脅肋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青蒿能起到疏肝利膽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消化功能。

總而言之,達鬱湯中加入青蒿,是為了清熱解鬱,疏肝利膽,以達到治療鬱證的目的。

達鬱湯中加入黃耆,主要是針對其補氣升陽的功效。

鬱症患者常伴隨氣虛,表現為精神萎靡、乏力倦怠、心悸氣短等。黃耆能補益中氣,使元氣充足,從而振奮精神,改善患者的倦怠狀態。

此外,黃耆還有升舉陽氣的作用,可以溫陽散寒,有助於改善氣虛所致的畏寒肢冷、面色蒼白等症狀。因此,在達鬱湯中加入黃耆,能有效改善氣虛,促進患者恢復身心健康。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達鬱湯」之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沈氏尊生書》記載,「達鬱湯」被歸類為治療「火鬱」之方劑,其組成為升麻、玄參、葛根、青蒿及黃耆。考量各藥之藥性與功效,可深入分析其治療原理如下:

1. 火鬱之病機:

《沈氏尊生書》指出「火鬱之病,為陽為熱,臟應心,腑應小腸、三焦」,明確指出火鬱的病理屬性為陽熱,病位涉及心、小腸、三焦等臟腑。火鬱之本質,乃因陽熱之氣鬱結於內,不得疏洩,進而產生一系列病症。

2. 達鬱湯之治療原理:

「達鬱」二字,點明此方之治療核心為疏通鬱滯,使火熱之邪得以宣洩。方中諸藥合用,共奏以下功效:

  • 升麻、葛根: 升麻具有清熱解毒、疏風散寒、升陽舉陷之效;葛根則能解表發熱,升陽止瀉,調和脾胃。兩者合用,能將鬱結之火熱向上疏散,並能升舉陽氣,使氣機得以暢達,解除陽氣鬱陷之象。
  • 玄參: 玄參性寒,具有清熱涼血、滋陰養液、解毒散結之效。能清泄鬱熱,滋養陰液,防止火熱之邪耗傷陰液,並能散解結聚之鬱滯。
  • 青蒿: 青蒿性寒,善於清熱解暑、退熱除蒸、利尿消腫。在此方中,能清解鬱熱,使熱邪外達,並有助於利水消腫,使鬱熱之下行。
  • 黃耆: 黃耆性溫,具補氣固表、益腎安神、扶正祛邪之效。在火鬱之證中,雖以邪實為主,但久鬱易傷正氣。黃耆能補益氣血,固護正氣,使機體得以恢復正常之功能,並能增強祛邪之力。

綜合以上分析,「達鬱湯」之治療核心在於「疏泄」與「清熱」。升麻、葛根向上疏散鬱熱,玄參、青蒿清泄熱邪,黃耆扶助正氣,諸藥合用,使鬱滯得以疏通,火熱得以宣洩,機體陰陽得以平衡。此方不僅著眼於「火鬱」之標,亦兼顧及本,使邪氣得以祛除,正氣得以扶持,從而達到治療效果。

3. 主治功效:

根據古籍記載,「達鬱湯」主治「火丹」。考量方劑組成及病機分析,「達鬱湯」適用於以下證候:

  • 火熱內鬱: 主要表現為發熱、煩躁、口渴、咽痛、小便短赤等症狀,舌紅苔黃,脈數有力。
  • 情志不舒: 因情志不暢,肝氣鬱結,化火而致的諸種鬱熱證候。
  • 火鬱化熱之皮膚病: 如皮膚紅腫熱痛等,此與「火丹」的症狀相符。

總結而言,「達鬱湯」以疏泄鬱火、清熱涼血為主要治療方向,適用於火熱鬱結於內,氣機不暢之證。此方配伍嚴謹,既能疏散鬱火,又兼顧保護陰液及扶正固本,是治療火鬱證的有效方劑。

傳統服藥法


升麻2錢,元參9錢,乾葛8錢,青蒿4錢,黃耆3錢。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男性勃起障礙嘔吐四肢痿軟無力

相同名稱方劑


達鬱湯, 出處:《石室秘錄》卷四。 組成:升麻2錢,元參9錢,乾葛8錢,青蒿4錢,黃耆3錢。 主治:火丹。

達鬱湯,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卷十八。 組成:升麻、柴胡、川芎、香附、桑皮、橘葉、白蒺藜。 主治:木鬱嘔酸,及陰痿不起者。

達鬱湯, 出處:《四聖心源》卷四。 組成:桂枝3錢,鱉甲2錢(醋炙焦,研),甘草2錢,茯苓3錢,乾薑3錢,砂仁1錢。 主治:積在臍腹、左脅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