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丸

CHUN YU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9

熱/寒比例

偏寒 (0.5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8%
肝經 18%
腎經 12%
胃經 6%
大腸經 6%
心包經 6%
小腸經 6%
心經 6%
三焦經 6%
肺經 6%
膀胱經 6%
脾經
肝經
腎經
胃經
大腸經
心包經
小腸經
心經
三焦經
肺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淳于丸方中包含大黃,其原因如下:

  1. 瀉熱通便: 大黃性寒,味苦,入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之效。淳于丸主治熱結便祕,腹痛腹脹,大黃可清熱瀉火,通利大便,緩解便祕症狀。
  2. 攻積化瘀: 淳于丸中除大黃外,還含有芒硝、枳實等藥物,共同起到攻積化瘀的作用。大黃可促進腸道蠕動,並能與其他藥物協同作用,消食導滯,化瘀散結,達到治療積滯腹痛的功效。

淳于丸方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疼痛,止血安神: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止痛止血、調經安神之效。方中白芍可緩解肝氣鬱結所致的疼痛,並止血安神,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治療效果。
  2. 和解藥性,協同功效: 白芍性微寒,可緩和方中其他藥材的燥熱之性,避免損傷脾胃。同時,白芍的養血柔肝之效可增強其他藥材的功效,使方劑整體發揮更好的治療作用。

淳于丸中含有車前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消腫: 車前子性寒,味甘,入肺、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之效。淳于丸主治水腫、小便不利等症,車前子可助其利水消腫,促進水分代謝,改善水腫狀態。
  2. 清熱解毒: 車前子亦能清熱解毒,可協助藥方清除體內熱毒,改善因熱毒引起的尿路感染、小便赤澀等症狀。

總之,車前子在淳于丸中發揮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與藥方主治症狀相契合,是藥方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淳于丸方劑中加入胡蘿蔔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消腫:胡蘿蔔子性平味甘,入肺、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通淋止痛的功效。淳于丸主治小便不利、水腫脹滿、腹痛等症,胡蘿蔔子能有效改善利水通淋,緩解水腫症狀。
  2. 通利腸道:胡蘿蔔子亦有潤腸通便的作用,可改善因水濕停滯導致的便祕現象。淳于丸針對水腫、腹痛等症,胡蘿蔔子輔助通利腸道,有助於排出體內毒素,促進身體恢復。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淳于丸主治功效分析

淳于丸,出自《惠直堂經驗方》,其組成包含大黃、白芍、車前子與胡蘿蔔子四味藥材。此方於古代主要用於治療痢疾,從其組成及古籍記載可深入探討其治療原理及功效。

藥物組成分析:

  • 大黃 (八兩): 作為方中君藥,大黃性味苦寒,具備清熱解毒、活血化瘀、通便排毒之功。痢疾病機多由濕熱、穢濁積於腸道,導致氣滯血瘀,大黃可直瀉腸道積滯,清泄邪熱,使積滯得去,氣機得以暢通,瘀血亦可得解。其通腑瀉下的作用,有助於排除腸道病邪,加速疾病痊癒。

  • 白芍 (四兩): 白芍性味苦酸,具有養血調經、緩急止痛、平肝寧神之效。痢疾過程中,腸道痙攣疼痛常見,白芍能緩解腸道平滑肌的痙攣,止腹痛,同時養血柔肝,有助於修復腸道損傷,平衡肝氣,以緩和痢疾所致的不適。

  • 車前子 (四兩): 車前子性味甘寒,具有利水滌痰、清熱解毒、潤肺止咳之功。痢疾病程中,若邪熱壅盛,可導致小便不利,車前子能利水滲濕,導濕熱下行,並能清解濕熱之毒,有助於排出體內濕熱。此外,車前子亦可清肺化痰,針對痢疾後期出現的肺部症狀亦有幫助。

  • 胡蘿蔔子 (八兩): 胡蘿蔔子性味辛甘平,具有補肝明目、清熱解毒、增強免疫力之效。胡蘿蔔子能補益肝腎,亦能清解體內餘毒,有助於改善因痢疾損耗的正氣,提高機體免疫力,加速身體恢復。

治療原理分析:

淳于丸的組方立意,是針對痢疾病因的綜合治療。其治療原理如下:

  1. 清熱解毒,通腑瀉下: 大黃直達病所,清熱解毒,瀉下腸道積滯,清除濕熱毒邪,為治療痢疾的主要措施。
  2. 緩急止痛,養血柔肝: 白芍能緩解腸道痙攣,止腹痛,並能養血柔肝,有助於減輕痢疾引起的疼痛和不適。
  3. 利水滲濕,清熱解毒: 車前子能利水滲濕,導濕熱下行,並能清解濕熱之毒,有助於排出體內濕熱,亦能兼顧肺氣。
  4. 補肝益腎,扶正祛邪: 胡蘿蔔子能補益肝腎,清解餘毒,增強機體免疫力,有助於疾病的恢復。

整體功效分析:

淳于丸針對痢疾的主要病機,即濕熱積滯,氣滯血瘀,發揮其清熱解毒、通腑導滯、緩急止痛、扶正祛邪的多重功效。透過大黃瀉下積滯,車前子利水滲濕,白芍緩和痙攣,胡蘿蔔子補益正氣,協同作用,使邪有出路,氣機得暢,陰陽調和,從而達到治療痢疾的目的。

古籍佐證:

《經驗良方全集》中明確指出:「淳于丸,專治痢疾。」 且強調治療痢疾不可發汗及利小便,這與淳于丸的治療理念相符,即清熱導滯,使邪有出路。 該書亦提出「若清熱導滯,則痢自愈,而小便自請」,強調了治療痢疾應注重疏導腸道積滯,而非一味分利小便。

結論:

淳于丸為古代治療痢疾的常用方劑,其組成精巧,配伍合理,能有效清除腸道濕熱毒邪,緩解疼痛,並促進身體的恢復,實為治療痢疾之良方。其治療原理,乃從整體觀念出發,清熱解毒、瀉下通滯、緩急止痛、扶正祛邪兼顧,符合痢疾的病機特點,療效確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大黃用量較大,有瀉下作用,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痢疾志賀桿菌病阿米巴病

相同名稱方劑


淳于丸, 出處:《惠直堂方》卷一。 組成:大黃8兩,白芍4兩,車前子4兩,蘿蔔子8兩。 主治:痢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