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耳丹

CHUI ER D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內外驗方秘傳》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32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0%
大腸經 11%
肺經 11%
胃經 10%
腎經 9%
脾經 7%
心經 7%
膀胱經 4%
小腸經 3%
膽經 2%
肝經
大腸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脾經
心經
膀胱經
小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25

方劑組成解釋

吹耳丹方劑中包含青黛,其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 青黛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可有效抑制耳內細菌感染,治療耳鳴、耳聾等由熱毒引起的耳部疾病。
  2. 消腫止痛: 青黛具有一定的消腫止痛作用,可減輕耳部腫脹疼痛,改善耳部炎症,促進傷口癒合。

此外,青黛還具有涼血止血的作用,對於耳部出血等症狀也有一定的療效。因此,吹耳丹方劑中加入青黛,有助於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有效治療耳部疾病。

吹耳丹方劑中加入黃連,主要是基於其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針對耳部炎症起到抑菌消炎的作用。

黃連味苦寒,入心、胃、大腸經,具有清熱瀉火、燥濕止癢之效。耳部炎症多因濕熱蘊結、毒邪侵襲所致,黃連可清熱解毒,燥濕止癢,抑制細菌生長,緩解耳部紅腫、疼痛、流膿等症狀。

此外,黃連性寒,可起到清熱降火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因熱毒上炎引起的耳鳴、耳聾等症狀。

吹耳丹方劑中添加蘆薈,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蘆薈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有效治療因熱毒引起的耳部炎症,例如耳鳴、耳聾、耳痛等。
  2. 消腫止痛: 蘆薈具有一定的消腫止痛作用,可以緩解因耳部炎症引起的腫脹和疼痛,促進耳部組織的修復。

因此,吹耳丹方劑中加入蘆薈,可以發揮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有助於改善耳部炎症,達到治療目的。

吹耳丹為中醫用於治療耳部疾患的專方,其配方精妙,其中輕粉(水銀化合物)的使用,乃基於傳統中醫學理論。輕粉味辛性寒,具強烈解毒、殺蟲與收斂之效,適用於外治瘡癬、濕疹及耳部感染化膿。然而,現代醫學視角下,輕粉含有高毒性,需謹慎使用,避免吸收過量引發汞中毒。吹耳丹中輕粉的配伍,意在局部應用,利用其強力殺菌特性,快速控制炎症,促進傷口愈合。但由於其潛在風險,臨床應用時應由專業醫師指導,嚴格控制劑量,並密切監測患者反應,確保療效與安全並重。

吹耳丹方劑中加入海浮石,主要源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解毒:海浮石性寒,味甘鹹,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耳部熱毒所致的耳鳴、耳聾、耳痛等症狀,海浮石能有效清熱散毒,緩解炎症反應。
  2. 利濕通竅:海浮石亦可利濕通竅,對於濕熱蘊結導致的耳鳴、耳聾、耳悶等症狀,海浮石能利濕化濁,通暢耳竅,改善聽力。

綜上所述,吹耳丹方劑中加入海浮石,可發揮清熱解毒、利濕通竅的功效,以達到治療耳部疾病的目的。

吹耳丹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耳部疾病,如耳鳴、耳堵等。其成分中包含雄黃,這主要是因為雄黃具有獨特的藥理特性。雄黃,化學成分為三硫化二砷,具有很強的解毒作用,在中醫理論中常被用作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藥材。此外,雄黃還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有助於改善耳部微循環,從而緩解耳朵不適感。

但需注意的是,雄黃含有砷元素,過量使用可能對人體造成毒害。因此,在使用吹耳丹時,必須根據醫囑合理劑量,確保安全性。此外,雄黃的特性也使其在中醫方劑中具備重要的藥理價值,合理運用可提升療效。因此,吹耳丹中包含雄黃,是基於其有效的治療特性與中醫治療理念的結合。

吹耳丹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耳部疾病及相關症狀。在這方劑中,白礬作為一種重要成分,其主要成分是硫酸鋁鎂,具有特殊的藥理作用。

首先,白礬具有良好的收斂作用,能夠幫助改善耳部的炎症反應,減輕腫脹和不適感。對於某些由於感染引起的耳鳴或耳塞,白礬的收斂特性能夠有效促進炎症的緩解,促進耳道的通暢。

其次,白礬還具有一定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促進體內有害物質的排出,對於因熱毒引起的耳部疾患(如耳道感染)更具療效。

最後,白礬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能夠舒緩耳部的疼痛,對症狀的緩解起到積極的支持作用。因此,吹耳丹中加入白礬,能夠增強方劑的療效,使其在治療耳部疾病中更具針對性與有效性。

吹耳丹中加入夜明砂,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明目: 夜明砂性寒,味苦鹹,入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明目退翳的功效。吹耳丹多用於治療耳聾、耳鳴、耳痛等症狀,而這些症狀往往與肝火上炎、熱邪壅塞有關。夜明砂可以清熱瀉火,改善耳部炎症,有助於恢復聽力。
  2. 通耳竅: 夜明砂能通經活絡,改善耳部血運,促進耳竅通暢。吹耳丹中其他藥材如石決明、龍膽草等也具有通耳竅作用,夜明砂的加入則能加強通耳竅的效果,幫助藥力更好地到達耳部。

吹耳丹方劑中包含桑螵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固腎止瀉,收斂止汗:桑螵蛸性味甘鹹平,入腎經,具有固腎止瀉、收斂止汗之功效。吹耳丹常用於治療耳鳴、耳聾等症狀,而腎氣不足、脾虛泄瀉或汗出過多均可影響聽力,桑螵蛸有助於改善這些根本原因,從而達到治療耳疾的目的。
  2. 補益精髓,改善聽力:桑螵蛸富含磷脂、蛋白質等營養成分,具有補益精髓、滋養腎氣的作用。耳與腎相通,腎氣充盈則耳聰目明,桑螵蛸可滋養腎精,改善聽力,配合其他藥材共同作用,增強治療效果。

吹耳丹方劑中加入爐甘石,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的功效。

爐甘石性寒,味甘,歸肺、肝經。其能清熱瀉火,燥濕止癢,對於耳部因熱毒、濕邪所致的各種炎症,如耳鳴、耳痛、耳癢、耳流膿等,都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此外,爐甘石還有收斂生肌的作用,能幫助修復受損的耳部組織,促進傷口癒合。因此,吹耳丹中加入爐甘石,可以有效地治療耳部疾病,並起到保護耳部健康的作用。

吹耳丹中加入牛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清熱解毒:牛黃性寒,味苦,入心、肝、膽經,具有清熱解毒、化痰開竅的功效。吹耳丹多用於治療外耳道炎症、耳鳴、耳聾等症,牛黃可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緩解炎症導致的耳部不適。

二、開竅醒神:牛黃具有開竅醒神的作用,可通利耳竅,改善聽力。對於因熱毒壅塞導致的耳聾、耳鳴,牛黃可清熱解毒,開竅通竅,改善聽力,達到治療目的。

因此,吹耳丹方劑中加入牛黃,既可清熱解毒,消炎止痛,又可開竅醒神,改善聽力,可謂一舉兩得。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吹耳丹」組成介紹

黃連

  • 味苦,性寒
  •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 治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

蘆薈

  • 性寒味苦
  • 清熱利尿、瀉下、清熱瀉火、通便、止血、燥濕、驅蟲殺蟲
  • 治肝火犯胃,肝胃不和,脇肋脹痛、嘔吐吞酸等

牛黃

  • 性寒,味苦
  • 平肝息風、開竅、清熱解毒、解毒、止咳化痰、清熱瀉火、安神
  • 治咽喉腫痛、潰爛及癰疽療毒等

雄黃

  • 辛、溫有毒
  • 止癢、清熱解毒、驅蟲殺蟲、解毒
  • 治皮膚瘙癢、蟲疥蟲癬、癰疽壞爛、諸瘡發毒、楊梅瘡等

青黛

  • 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
  • 治溫毒發斑、產後熱痢下重、吐血、咯血等

白礬

  • 止血、清熱解毒、止瀉、燥濕、解毒
  • 治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帶下等

爐甘石

  • 清熱解毒、收斂止血、消腫止痛
  • 治赤眼腫痛、爛肉瘡瘍等

輕粉

  • 化腐生肌、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收斂止汗
  • 治瘡瘍潰爛、不斂口等症狀

桑螵蛸

  • 澀精止遺、固澀收斂、補氣、補腎、安神、利水消腫
  • 治遺精早泄、遺尿頻繁、乏力無力、食少便溏、腎虛、健忘、小便數、水腫、淋巴結核、痢疾等

總結

中藥方劑「吹耳丹」,主要成分是:青黛,黃連,蘆薈,輕粉,海浮石,雄黃,白礬,夜明砂,桑螵蛸,爐甘石,牛黃,主治功效是:耳朵裡面流膿水。方中各藥組成介紹如下:

傳統服藥法


青黛1錢,川連末1錢,蘆薈1錢,陳升藥1錢,輕粉2錢,青果炭1錢,海浮石2錢,雄黃5分,白礬5分,夜明砂1錢,桑螵蛸5分,甘石5分,西牛黃3分。
研至無聲。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寒涼,體虛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吹耳丹, 出處:《內外驗方秘傳》。 組成:青黛1錢,川連末1錢,蘆薈1錢,陳升藥1錢,輕粉2錢,青果炭1錢,海浮石2錢,雄黃5分,白礬5分,夜明砂1錢,桑螵蛸5分,甘石5分,西牛黃3分。 主治:耳內出膿水。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