搐鼻通氣散

CHU BI TONG Q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14

熱/寒比例

偏熱 (1.29)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1%
肺經 16%
胃經 14%
心經 12%
脾經 12%
腎經 9%
膽經 6%
心包經 3%
大腸經 3%
肝經
肺經
胃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膽經
心包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搐鼻通氣散中加入延胡索,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通竅止痛:延胡索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具有行氣止痛、活血化瘀的功效。對於因鼻竅不通、氣血瘀滯引起的鼻塞、頭痛等症狀,延胡索能起到疏通經絡、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改善鼻塞、通暢呼吸。

2. 疏肝解鬱:延胡索還有疏肝解鬱之效。鼻塞、鼻炎等疾病,常與肝氣鬱結、氣機不暢有關。延胡索能舒肝解鬱,使氣機通暢,從而改善鼻塞等症狀。

搐鼻通氣散方中加入玄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玄參性寒,味甘苦,入心、肺、腎經,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效。對於鼻竅不通、鼻塞流涕、鼻腔腫痛等症狀,玄參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有助於改善鼻腔炎症,恢復通氣。
  2. 滋陰潤燥,生津止渴:玄參還具有滋陰潤燥、生津止渴的功效。鼻竅不通,常伴有鼻腔乾燥、口渴等症狀,玄參能滋陰潤燥,生津止渴,緩解鼻腔乾燥,促進鼻腔通氣。

「搐鼻通氣散」方劑中包含「豬牙皁」,主要原因有二:

  1. 通鼻竅,利鼻塞:豬牙皁性寒,味辛,能清熱解毒,通利鼻竅。對於因風寒或熱邪入侵所致的鼻塞不通,鼻涕清稀或黃稠,具有很好的疏通鼻腔,改善呼吸的作用。
  2. 解毒消腫,止痛止癢:豬牙皁亦具有解毒消腫的功效,可用於治療因鼻腔炎症引起的鼻塞、流鼻涕、鼻腔疼痛等症狀。同時,對於鼻腔瘙癢,也有止癢的效果。

綜上所述,豬牙皁在「搐鼻通氣散」中起到通鼻竅、利鼻塞,解毒消腫,止痛止癢的功效,有助於緩解鼻腔病症。

搐鼻通氣散中包含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疏風通竅:川芎味辛、性溫,入肝、脾、胃經,具有疏散風寒、通竅止痛之功效。對於鼻塞不通,頭面脹痛等症狀,川芎能有效疏解風寒阻滯,通利鼻竅,改善氣流通暢。
  2. 活血化瘀:川芎還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的功效。鼻塞不通除了風寒阻滯,也可能與血瘀阻滯有關。川芎能促進血液循環,化解瘀血,改善鼻腔通氣。

因此,搐鼻通氣散中加入川芎,可有效改善鼻塞不通、頭面脹痛等症狀,並促進鼻腔氣血流通。

搐鼻通氣散中加入細辛,乃因其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散風寒、通竅止痛之效。

細辛為辛溫之品,可驅散寒邪,溫通鼻竅,對於因風寒侵襲、鼻塞不通、呼吸困難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此外,細辛亦可通經活絡,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鼻腔通暢,有助於恢復嗅覺功能。

故搐鼻通氣散中加入細辛,旨在發揮其溫經通竅之效,治療因風寒引起的鼻塞不通等症狀,達到通鼻竅、利呼吸的目的。

搐鼻通氣散中包含藜蘆,主要原因如下:

  1. 開竅醒神:藜蘆味苦辛,性寒,入肺經,具有開竅醒神之效。對於因風邪外襲、痰濁阻竅所致的鼻塞、鼻涕清稀、呼吸困難等症狀,藜蘆能有效疏風散寒、化痰開竅,促進氣流通暢。
  2. 外用安全:藜蘆雖有毒性,但外用時,適量使用,並配合其他藥物配伍,可將毒性降低,並發揮藥效。搐鼻通氣散為外用散劑,藥物經過研磨後,可減少毒性,且藥量較少,安全性較高。

搐鼻通氣散為中醫傳統方劑之一,用於治療因外感風寒或寒邪入侵所致之鼻塞不通、呼吸困難等症狀。方中烏頭為關鍵成分,性味辛、熱,有毒,歸心、腎、脾經,具有強烈的溫經散寒、祛風止痛功效。烏頭內含烏頭鹼等生物鹼成分,能促進局部血管擴張,加速血液循環,從而緩解因寒邪引起的鼻腔黏膜收縮,改善鼻塞。然而,烏頭毒性較強,使用時需嚴格控制劑量,避免中毒。搐鼻通氣散通過烏頭與其他草藥的配伍,既發揮其散寒通竅之效,又減輕了其潛在的副作用,達到了治療鼻塞、通暢呼吸的目的。

搐鼻通氣散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不適症狀。在其組成中,鬧羊花作為重要成分之一,具有獨特的藥用價值。鬧羊花,又名白花蛇舌草,在中醫理論中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散風通絡的功效,特別適合用於因風寒引起的頭鼻不適。

鬧羊花的辛散特性能夠幫助舒緩鼻腔的阻塞,促進通氣,並且有助於減輕因呼吸道炎症引起的水腫。此外,該藥材還能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提升免疫力,使其在治療過程中不僅僅針對症狀,更能改善整體健康狀況。

因此,鬧羊花在搐鼻通氣散中扮演著關鍵角色,通過其清熱解毒的作用,有效地配合其他成分,共同達到舒緩鼻塞、改善呼吸的療效,使患者可以早日恢復健康。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搐鼻通氣散」主治功效分析

《外科大成》中記載:「搐鼻通氣散,治時毒焮腫。咽喉不利者。用此取嚏以瀉其毒。」明確指出本方劑主要用於治療「時毒焮腫,咽喉不利」之證。從方劑組成來看,其藥理功效與古籍記載相符,可歸納如下:

主治病證

  • 時毒焮腫: 「時毒」指時行之疫毒,常表現為紅腫熱痛,屬熱毒實證。「焮腫」則明確指出腫脹且發紅、發熱的症狀。
  • 咽喉不利: 指咽喉腫痛、不利,包括咽喉腫脹、疼痛、吞嚥困難等。此亦為熱毒上壅所致。

治療原理分析

「搐鼻通氣散」的治療原理,基於以下幾個方面:

  1. 清熱解毒,瀉火散毒: 方中玄參、白頭翁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之效,能針對時毒焮腫的熱毒病因,起到直接清除熱毒的作用,從而消腫止痛。豬牙皁亦能清熱解毒,兼具化痰散結之功,有助於緩解咽喉腫痛。
  2. 活血化瘀,散結止痛: 方中延胡索、川芎皆為活血化瘀之藥,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消除炎症反應,並能緩解疼痛。活血化瘀的同時,亦可加速毒邪的排出。
  3. 開竅通絡,散寒止痛: 細辛具有開竅醒腦、散寒止痛之效。雖然方中主證為熱毒,但細辛的辛散作用可引導藥力上行,通達頭面、咽喉,有助於宣通氣機,緩解咽喉不利之症。
  4. 引邪外出,驅邪透邪: 根據《外科大成》記載,本方劑的用法是「取嚏以瀉其毒」。這表示本方劑的主要作用機制是通過促使患者打噴嚏的方式,將體內之邪毒通過鼻竅排出。此亦符合中醫「邪有出路」的治療原則,透過嚏的方式,將上焦的熱邪透解出體外。

此外,雖說藜蘆的功效記載是消食健胃,化痰止咳,但以「時毒焮腫,咽喉不利」的主症來看,其在此方中或可起輔助作用,加強消痰散結,而鬧羊花具有散寒止痛、舒筋活絡之效,雖然其功效與主治看似無關,但在“時毒”的範疇中,風寒也可能參與其中,故可視爲輔助用藥。

綜合分析

「搐鼻通氣散」的組方特點,在於其以清熱解毒藥為基礎,輔以活血化瘀、開竅散寒之藥,共同作用,達到清熱解毒、活血通絡、宣通氣機、瀉毒外出之目的。此方藥性剛猛,針對時毒所致的焮腫、咽喉不利之症,能迅速取效。其治療原則不僅針對病症表象,更注重於病邪的驅除,體現了中醫治療疾病的整體觀與辨證觀。通過促使嚏的發生,達到瀉邪的目的,此乃中醫外治法的典型體現。

傳統服藥法


玄胡索3錢,玄參3錢,牙皂2錢,川芎2錢,細辛1錢,藜蘆1錢,草烏1錢,鬧羊花6分。
上為末。
用紙捻蘸藥,送入鼻內,每日3次。取嚏為度,以嚏出膿者必愈,無嚏者不治。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虛者慎用。
  2. 本方有毒,用藥時應遵醫囑,切勿擅自服用。
  3. 本方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搐鼻通氣散, 出處:《外科大成》卷二。 組成:玄胡索3錢,玄參3錢,牙皂2錢,川芎2錢,細辛1錢,藜蘆1錢,草烏1錢,鬧羊花6分。 主治:時毒焮腫,咽喉不利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