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歡丹

刻歡丹

KE HUAN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7

熱/寒比例

(2.86)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6%
心經 22%
肺經 19%
脾經 8%
膽經 7%
大腸經 4%
胃經 4%
腎經 3%
心包經 3%
肝經
心經
肺經
脾經
膽經
大腸經
胃經
腎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刻歡丹中包含鬧羊花,其原因主要有二:

  1. 解毒消腫:鬧羊花性味苦寒,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刻歡丹常用於治療熱毒壅盛、瘡瘍腫痛、跌打損傷等症,而鬧羊花能有效清除體內熱毒,並消散局部腫脹,輔助其他藥材發揮療效。
  2. 活血化瘀:鬧羊花亦具活血化瘀之效,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供血,有利於傷口癒合,減輕疼痛。刻歡丹治療跌打損傷時,鬧羊花可協助活血化瘀,加速傷口修復,恢復功能。

總而言之,鬧羊花在刻歡丹中扮演著解毒消腫、活血化瘀的重要角色,為方劑整體功效添磚加瓦。

刻歡丹是一種傳統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腫瘤、淋巴結腫大等疾病。其中,蟾酥作為其主要成分之一,含有豐富的生物活性物質,如蟾酥酸等,對於抑制腫瘤生長及促進血液循環均有一定的療效。

蟾酥的特點在於其強烈的毒性,然而,經過合理的配伍與劑量調整,其毒性得以控制,能夠發揮其療效。在中醫理論中,蟾酥具備"解毒"、"消腫"和"散結"的作用,這些特性使其成為治療各類腫瘤的理想選擇。再者,蟾酥能夠協同其他藥材發揮增效作用,提升整個方劑的療效。

綜合上述原因,蟾酥的加入不僅能增強方劑的療效,還能針對病症本質,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這使得刻歡丹在腫瘤的輔助治療中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刻歡丹中使用豬牙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豬牙皁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咽喉腫痛、口舌生瘡、目赤腫痛等症。

2. 消腫止痛: 豬牙皁還有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癰腫瘡毒等症。

刻歡丹方劑中加入豬牙皁,旨在發揮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達到治療相關疾病的目的。

刻歡丹中包含細辛,其原因主要有二:

一、 溫肺散寒: 細辛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溫肺散寒、通竅止痛之效。刻歡丹多用於治療風寒犯肺引起的咳嗽、氣喘、鼻塞等症狀,細辛的溫散寒作用可有效驅散寒邪,恢復肺氣功能。

二、 宣通鼻竅: 細辛具備開竅之功,能宣通鼻竅,對於因寒邪阻滯鼻竅而引起的鼻塞、流涕等症狀,細辛能起到疏通鼻竅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發揮療效。

總而言之,刻歡丹中使用細辛,是為了發揮其溫肺散寒、宣通鼻竅的功效,以更好地治療風寒犯肺所致的咳嗽、氣喘、鼻塞等症狀。

刻歡丹中加入金箔,其主要原因有二:

一、 「金」在中藥理論中具有安神定驚之效。 古代醫家認為金屬具有鎮靜安神之效,而金箔由於其質地柔軟,易於消化吸收,故常被用於治療心神不寧、驚悸失眠等症。

二、 金箔的加入可提升藥物的價值和療效。 在古代,金箔被視為珍貴的藥材,其加入不僅提升了藥物的價格,更暗示著其療效非凡,具備更高的療效期待。

刻歡丹方劑中包含川芎,主要原因如下:

  1. 行氣止痛:川芎性溫,味辛,入肝經,具有行氣活血、止痛的效果。刻歡丹治療的主要症狀包括頭痛、頭暈、心悸等,川芎能有效改善這些症狀,達到疏通經絡、緩解疼痛的效果。
  2. 升陽舉陷:川芎能升舉陽氣,對於氣血虧虛導致的頭昏腦脹、面色蒼白等症狀也具有改善作用。刻歡丹方劑中可能存在其他藥材與川芎共同作用,起到升陽舉陷的效果,進一步提高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刻歡丹」之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刻歡丹」為一種吹鼻取嚏之急救方劑,主治範圍集中於急症閉阻之證,包括:

  1. 咽喉急症:如喉風、喉痹、咽喉腫痛窒塞等,痰熱或風邪壅盛所致之呼吸不暢。
  2. 痰厥氣閉:因痰濁壅塞,氣機驟閉而昏厥,肢冷痰鳴。
  3. 時行痧脹:暑熱穢濁之邪閉阻經絡,氣血逆亂,常見胸悶腹痛、吐瀉昏聵。
  4. 諸般急證:泛指突發性閉證,如中惡、休克等氣機驟閉之危候。

此方通過刺激鼻黏膜取嚏,開宣肺氣、通竅醒神,使痰濁邪氣外泄,氣機得通,堪稱「通關開閉」之捷法。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一)藥物配伍分析
  1. 通竅開閉

    • 元寸香(麝香):辛溫走竄,通十二經,醒神開竅,為急救要藥。
    • 三梅片(冰片):辛涼透散,助麝香通竅,清熱解毒。
    • 豬牙皂:辛鹹性烈,祛痰通竅,與細辛協力滌痰開閉。
    • 北細辛:辛溫宣散,溫通經絡,散寒化飲。
  2. 解毒散邪

    • 真蟾酥:辛溫有毒,解毒消腫,通絡止痛,善治痧脹穢濁。
    • 鬧羊花(羊躑躅):辛溫大毒,祛風除濕,散瘀止痛,多用於痧證閉阻。
  3. 鎮降安神

    • 真金箔:重鎮安神,墜痰定驚,防氣逆痰升。
    • 燈草灰(燈心草炭):清熱利濕,涼血止血,兼能化痰。
  4. 活血行氣

    • 真川芎:辛散溫通,活血行氣,助氣血流通。
    • 真關黃(疑為薑黃或大黃,暫存考):若為薑黃則活血通經;若為大黃則瀉熱通腑,然用量極輕,恐取其通瘀之效。
(二)治療原理
  1. 取嚏通關

    • 麝香、冰片、皂莢等辛香劇烈之品,刺激鼻黏膜,引發噴嚏反射,使肺氣宣發、氣機流通,痰濁穢邪隨嚏而出,閉塞得解。
  2. 痰瘀並治

    • 痰厥、痧脹多因痰瘀互結,方中蟾酥、鬧羊花解毒散結,川芎、細辛活血行氣,燈草灰化痰,共奏滌痰化瘀之效。
  3. 陰陽並調

    • 金箔鎮靜防脫,麝香開竅醒神,一降一升,調和氣機陰陽,避免閉證轉為脫證。
(三)適用證機

此方針對實閉急證,病機關鍵為痰、瘀、熱、穢閉阻竅絡,氣血驟滯,然須邪盛正未虛者方宜。若氣虛欲脫或陰竭陽浮,則非其所治。


三、總結

「刻歡丹」以通竅為核心,結合化痰、解毒、活血,通過外治法迅速開閉,體現中醫「急則治標」之思維。其組方峻烈而精簡,體現急救方「藥專力宏」之特色,然須辨證明確,方可投劑。

傳統服藥法


真關黃1分,元寸香1分,三梅片1分,鬧羊花3分,真蟾酥1分5釐,豬牙皂3分,北細辛2分,燈草灰1錢,真金箔10張,真川芎1分。
上為極細末,瓷瓶收貯。
遇急症吹鼻取嚏。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多痰突然暈倒不省人事

相同名稱方劑


刻歡丹, 出處:《喉科家訓》卷一。 組成:真關黃1分,元寸香1分,三梅片1分,鬧羊花3分,真蟾酥1分5厘,豬牙皂3分,北細辛2分,燈草灰1錢,真金箔10張,真川芎1分。 主治:一切咽喉急症,痰厥氣閉,及時行痧脹,諸般急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