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食方

HUA SHI F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會約》卷七

熱性指數

27

寒性指數

4

熱/寒比例

極熱 (6.75)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6%
胃經 21%
腎經 15%
小腸經 8%
膀胱經 8%
肝經 7%
大腸經 7%
肺經 5%
脾經
胃經
腎經
小腸經
膀胱經
肝經
大腸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化食方中加入吳茱萸,是利用其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的功效。

吳茱萸味辛、性溫,入肝、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的功效。化食方主要是針對脾胃虛寒、飲食不節導致的脘腹冷痛、食慾不振、嘔吐等症狀。吳茱萸溫中散寒,能溫暖脾胃,促進消化,並能降逆止嘔,緩解嘔吐症狀。因此,化食方中加入吳茱萸,可以起到溫中散寒、降逆止嘔,幫助消化,緩解食積不化的作用。

化食方中加入神麴,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食化積:神麴性溫,味甘,具有消食化積、健脾開胃的功效。對於飲食不節、脾胃虛弱引起的食積脹滿、消化不良等症狀,神麴可以幫助促進消化,緩解不適。
  2. 和胃止嘔:神麴能和胃止嘔,對於胃氣不和、嘔吐反胃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在化食方中,神麴與其他藥物配合,可增強整體的消食和胃功效。

化食方中加入陳皮,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健脾: 陳皮味辛、性溫,入脾、肺經,具有行氣消積、健脾和胃之功效。化食方中常因飲食不節,脾胃受損,導致食積停滯,陳皮能理氣化滯,促進消化吸收,改善脾胃功能。
  2. 降逆止嘔: 陳皮還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可以緩解因食積導致的脘腹脹滿、噯氣嘔吐等不適。對於因脾胃虛弱導致的食積停滯,陳皮能溫中理氣,促進胃氣下降,達到降逆止嘔的效果。

化食方中加入雞內金,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消食化積: 雞內金為雞的胃,性平味甘,具有消食化積、健脾開胃之功效。其含有蛋白酶和肽酶等消化酶,能有效分解蛋白質,促進消化吸收,緩解食積不化、腹脹等症狀。
  2. 助消化吸收: 雞內金還能促進胃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有助於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提高營養利用率,改善脾胃功能。

因此,化食方中加入雞內金,可以有效改善食積不化、消化不良等症狀,促進機體消化功能的恢復。

主治功效


化食方主治功效分析

《羅氏會約醫鏡》中記載的「化食方」,其主治為「夾食胸腹痛,日輕夜重,得食更甚,喜重按者」。此方劑針對因飲食積滯導致的胸腹疼痛,尤其在夜晚加重,進食後疼痛更甚,且喜愛按壓的症狀,有著顯著的療效。

治療原理分析:

化食方的組成藥物,精巧地針對了飲食積滯所致的病理機制:

  1. 吳茱萸: 具有溫胃止痛,散寒止瀉的功效。此味藥性溫燥,能溫暖脾胃,驅散寒邪,並能止痛。對於因寒邪與食積內阻而導致的腹痛有良好的緩解作用。此處使用開水炮製後焙乾,可以降低其燥性,使其溫裡而不傷陰。

  2. 神麴: 是一味重要的消食化積藥,同時具有和胃止吐的功效。能幫助消化停滯的食物,解決因積食而引起的胃脹、食滯等不適。炒製後可以增強其健脾消食的作用。

  3. 陳皮: 主要功能是理氣健脾,燥濕化痰。此藥能疏通氣機,促進脾胃運化功能,並能去除體內濕濁,改善因濕邪阻滯而引起的消化不良。

  4. 雞內金: 為鳥類砂囊的內壁,具有消食化積,健胃止瀉的功效。能增強胃的消化能力,促進食物的分解和吸收,對於食積引起的腹脹腹瀉有良好的療效。

綜觀全方,吳茱萸溫中散寒止痛,解決寒邪;神麴、雞內金消食化積,解決食滯;陳皮理氣健脾燥濕,輔助消化,並調暢氣機。四藥合用,溫中散寒,消食導滯,理氣健脾,共同作用,使積滯得消,寒邪得散,氣機通暢,從而達到治療「夾食胸腹痛,日輕夜重,得食更甚,喜重按者」的目的。

書中特別提到「此餘屢用神驗,凡家中多辦,大人小兒,夾食感寒者,服之即愈」,更佐證了此方在臨牀上對於因食積、寒邪導致的腹痛具有確切的療效,且應用範圍廣泛,無論大人或小孩皆可使用。

與其他方劑的關聯:

《羅氏會約醫鏡》中還提到「消化湯」和「加味四君子湯」。消化湯主要針對宿食痢疾,腹痛腹脹等症狀,而「化食方」與之相比,在治療病機上偏重於食積兼寒的腹痛,且組成更為精煉。另「化食方」也與「加味四君子湯」不同,後者主要治療脾虛腸滑的久痢,兩者所針對的病因與治療方向明顯不同。此處也說明「化食方」是針對特定病機的專方專藥,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

總體而言,化食方組成精簡,療效確切,充分體現了中醫辨證論治的精髓,是處理食積兼寒型腹痛的有效方劑。

傳統服藥法


吳茱萸(開水泡1次,焙乾)2錢,神曲(炒)6分,谷蟲6分,陳皮6分,雞內金4-5張。
上為細末。
每服1錢,加白沙糖少許,溫水調下,即睡一刻。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一定的刺激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小兒、脾胃虛弱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胃腸道不適。

相關疾病


腹痛胰臟炎

相同名稱方劑


化食方, 出處:《會約》卷七。 組成:吳茱萸(開水泡1次,焙乾)2錢,神曲(炒)6分,谷蟲6分,陳皮6分,雞內金4-5張。 主治:夾食胸腹痛,日輕夜重,得食更甚,喜重按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