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消谷丸中包含吳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溫胃散寒,降逆止嘔: 吳茱萸性溫,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的功效。對於脾胃虛寒、寒邪犯胃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食慾不振等症狀,吳茱萸能溫暖脾胃,散寒止痛,降逆止嘔,起到改善消化功能的作用。
- 助消化,行氣止痛: 吳茱萸辛溫,能促進胃液分泌,有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同時也能行氣止痛,緩解因胃氣不通引起的腹脹、胃痛等症狀。
因此,消谷丸中加入吳茱萸,可以溫胃散寒、降逆止嘔,助消化,行氣止痛,有效改善脾胃虛寒、寒邪犯胃引起的各種消化不良症狀。
消谷丸方劑中,以大麥作為組成成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消食: 大麥性平味甘,具有健脾消食、除濕止渴的功效。消谷丸主治食積不消、脘腹脹滿等症狀,大麥能幫助消化吸收,減少食物積滯,緩解腹脹不適。
- 清熱利濕: 大麥還具有一定清熱利濕的功效,可輔助消谷丸清熱解毒,改善因食積引起的濕熱內蘊。
因此,消谷丸中加入大麥,不僅有助於健脾消食,更可清熱利濕,達到更全面有效的治療效果。
消谷丸方劑中包含神麴,主要是因為神麴具有以下兩點作用:
- 消食化積:神麴為麥芽的炮製品,其性溫,味甘,入脾、胃經。能消食化積,健脾和胃,對於食積不消、脘腹脹滿等症狀有良好療效。消谷丸本身就是針對食積不消而設計的方劑,添加神麴有助於加強消食化積的效果。
- 燥濕健脾:神麴還具有一定燥濕健脾的作用,對於脾胃虛弱、濕氣較重者,也能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消谷丸中其他藥材如山楂、麥芽等也有消食化濕的功效,神麴的加入則有助於增強藥效,更好地達到健脾和胃的目的。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消谷丸」,主要成分為吳茱萸、大麥、神麴,主治功效為脾胃虛寒,肚子兩側脹滿,內臟功能不調。
吳茱萸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吳茱萸辛散苦泄,性熱祛寒,能散肝經之寒邪,解肝氣之鬱滯,溫經散寒,溫脾益腎、助陽止瀉。
神麴,又稱神曲、玉麴、麵麴,性甘溫,入脾、胃二經,具有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等功效。其成分含有酵母菌、維生素 B 羣和蛋白水解酵素,能增進食慾、改善消化不良、腹脹、嘔吐、泄瀉等症狀,同時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緩解胸痞腹脹、嘔吐瀉痢等症狀。
在大麥,在中醫裡,具有健脾胃、利水滲濕、生津止渴、消食化積、補氣、和胃消食、清熱解渴、止汗固表等多種功效。大麥味甘、性平,入脾、胃、肺經,具有健脾和胃、消滯化食、清熱利尿、止渴生津、益氣補虛等作用。經常食用大麥,可以幫助增強體質、促進新陳代謝、預防疾病。
總之,中藥方劑「消谷丸」由吳茱萸、大麥、神麴三味藥材組成,具有健脾胃、化解寒氣、止瀉止嘔、促進消化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脾胃虛寒、腹脹腹瀉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陳曲(炒)、木香、人參、乾薑(炮)、麝香(研)、甘草(炙,銼)、枳殼 (麩炒,去瓤)各等分。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黃米大。
每服20丸,溫米飲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及脾胃。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消谷丸, 出處:《雞峰》卷三十。 組成:吳茱萸、大麥糵、神曲(炒)各等分。 主治:消谷進食。主治:脾胃虛冷,腹脅脹滿,臟腑不調。
消谷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七五。 組成:陳曲(炒)、木香、人參、乾薑(炮)、麝香(研)、甘草(炙,銼)、枳殼(麸炒,去瓤)各等分。 主治:小兒宿食不消,體熱多眠,嘔噦氣上。
消谷丸, 出處:《楊氏家藏方》卷六。 組成:肉豆蔻1枚(面裹煨),檳榔(尖者)1枚,神曲2兩(炒),青橘皮(去白)1兩,京三棱(炮,切)1兩,陳橘皮(去白)1兩,大麥糵(炒)1兩,木香半兩。 主治:脾胃氣弱,飲食多傷,胸膈痞悶,不思飲食。
消谷丸,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五。 組成: 消谷丸(《魏氏家藏方》卷五。)出處:《魏氏家藏方》卷五。組成:烏梅肉1兩,川薑(炮、洗)1兩,神曲(炒)1兩,麥糵(炒)1兩,香附子(去毛)3兩,官桂(去粗皮,不見火)3兩,縮砂仁3兩,益智仁2兩,紫蘇葉2兩,茯苓2兩(去皮),甘草1兩半(炙)。主治:進飲食,除宿滯,破痰實;常服不損氣,益脾胃,散宿醒。 。 主治:進飲食,除宿滯,破痰實;常服不損氣,益脾胃,散宿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