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菖蒲酒
SHENG CHANG PU JIU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外台》卷十五引《古今錄驗》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生菖蒲酒中包含水菖蒲,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 醒腦開竅、化濕醒脾: 水菖蒲性溫,味辛,具有開竅醒神、化濕健脾的功效。酒能通血行氣,與水菖蒲合用,能有效改善因濕氣困阻、脾胃不和引起的頭昏腦脹、神志不清等症狀。
- 活血化瘀、消腫止痛: 水菖蒲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功效,與酒的溫通經絡作用相輔相成,能有效緩解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
生菖蒲酒的組成中加入水菖蒲,不僅能提高酒的藥效,更能發揮其醒腦開竅、化濕醒脾、活血化瘀等功效,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生菖蒲酒方中加入天門冬,主要是基於其滋陰潤肺、清熱生津的功效,與菖蒲辛溫燥烈之性相佐,可起到平衡藥性、緩和燥烈的作用。
菖蒲味辛、性溫,擅長開竅醒神,但同時也具有一定燥烈之性。天門冬味甘、性寒,能滋陰潤燥、清熱生津,能有效緩解菖蒲的燥熱之性,避免其對脾胃造成損傷,使藥效更趨溫和,更易於人體吸收。
此外,天門冬還能與菖蒲共同起到健脾益氣的作用,有助於改善因過度勞累、思慮過度導致的脾胃虛弱、神疲乏力等症狀,使藥效更加全面。
生菖蒲酒方劑中加入天雄,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增強祛風濕之力: 天雄性溫熱,具有祛風濕、散寒止痛的功效,與生菖蒲的辛溫燥濕之性相輔相成,能有效驅散體內寒濕,減輕風濕痺痛。
- 加強通竅開竅之效: 天雄性溫,善於通經活絡,開竅醒神。與生菖蒲的開竅醒神、化痰利竅之性相配伍,能更有效地治療風寒濕邪阻滯經絡所致的頭昏腦脹、肢體麻木等症狀。
故而,生菖蒲酒方劑中加入天雄,可謂相得益彰,藥效更顯著。
「生菖蒲酒」方劑中加入「火麻仁」是為了增強其安神定志的功效。
- 火麻仁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養心安神、潤腸通便的功效。其富含油脂,能滋養心神,緩解焦慮不安,與菖蒲的開竅醒神作用相輔相成,共同達到安神定志的目的。
- 此外,火麻仁還能潤腸通便,可避免菖蒲的燥性對腸胃造成刺激。
因此,火麻仁的加入,既增強了方劑的安神功效,又平衡了菖蒲的燥性,使整體功效更加完善。
「生菖蒲酒」方劑中加入「乾漆」的主要原因有二:
- 增強活血化瘀功效:乾漆性溫,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菖蒲則性溫,入心、脾經,可醒脾開胃,化濕止瀉。兩者合用,可增強活血化瘀功效,對於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腫脹等症狀有較好的改善作用。
- 輔助菖蒲驅寒祛濕:菖蒲性溫,善於祛寒濕,但單獨使用效果有限。乾漆溫陽散寒,可助菖蒲驅寒祛濕,加強其功效,對於寒濕所致的腰膝痠痛、關節疼痛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生菖蒲酒方劑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滋陰降火:生地黃性寒,味甘,具有滋陰涼血、清熱生津的功效。菖蒲性溫,味辛,具有開竅醒神、化濕健脾的功效。二者搭配,可以起到滋陰降火、清熱解毒的作用,平衡菖蒲的溫燥之性,避免其過於燥烈傷陰。
- 相輔相成:生地黃能滋陰潤燥,使菖蒲的辛溫之性更易於運行,更好地發揮開竅醒神、化濕健脾的功效。同時,菖蒲的辛溫之性又能促進生地黃的滋陰作用,達到相輔相成、共同發揮藥效的效果。
生菖蒲酒方中加入遠志,主要是基於其解鬱安神的功效,與菖蒲的開竅醒神作用相輔相成。
遠志味甘苦,性溫,入心、肺、腎經,具有安心定志、益智開竅之效。其可疏通心氣,寧心安神,消除煩躁,配合菖蒲開竅醒神、化濕健脾之效,可更有效地治療心神不寧、健忘失眠等症狀。此外,遠志亦能益氣補腎,有助於增強體質,配合菖蒲祛風散寒,更能提升整體療效。
生菖蒲酒方中加入露蜂房,主要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增強醒腦開竅之效: 菖蒲性辛溫,善於開竅醒神,而露蜂房味甘性平,具有益氣養血、清熱解毒之效。兩者合用,可增強菖蒲開竅醒神之效,併兼具益氣養血、清熱解毒之功,用於治療神志不清、昏迷不醒等症效果更佳。
- 提高酒性: 露蜂房富含多種氨基酸、酶類等物質,可促進酒精分解,提高酒的香氣和口感,同時還能增強酒的藥效,使藥力更好地發揮。
生菖蒲酒方中加入苦參,主要原因如下:
- 清熱解毒: 苦參性寒,味苦,入心、肺、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燥濕殺蟲的功效。菖蒲性溫,味辛,入心、脾、腎經,具有化濕開竅、健脾利水、祛風止痛的功效。二者配伍,可增強清熱解毒的功效,並有效地抑制濕熱之邪。
- 協調功效: 菖蒲善於開竅醒神,但其性溫燥,易傷津液。苦參性寒,可緩解菖蒲的燥性,並增強其清熱解毒的效果,使藥效更協調,減少副作用。
生菖蒲酒方中加入黃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固表: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的功效。菖蒲辛溫,能開竅醒神,但其性偏寒涼,加入黃耆可補益脾氣,中和寒涼之性,避免過度耗損陽氣。
2. 增強藥效: 黃耆能增強人體免疫力,促進機體代謝,有助於菖蒲的藥效發揮。菖蒲具有開竅醒神、化濕健脾等功效,與黃耆搭配使用,能使藥效更佳,提高治療效果。
生菖蒲酒中加入獨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相輔相成,增強功效: 生菖蒲酒以菖蒲為主,具有開竅醒神、化濕止嘔之效。而獨活則善於祛風濕、止痛,並能通經活絡。兩者搭配,既可增強菖蒲的開竅醒神作用,又能緩解因風濕寒邪所致的頭痛、肢體麻木等症狀,達到更全面有效的治療效果。
- 針對病症,相得益彰: 生菖蒲酒常用於治療因風寒濕邪所致的頭痛、眩暈、肢體麻木等症狀。獨活的祛風濕、止痛作用,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與菖蒲的開竅醒神作用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治療效果,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在中藥方劑「生菖蒲酒」中加入石斛,主要是利用石斛補腎壯陽、滋陰潤燥的功效。石斛能夠補腎壯陽、滋陰潤燥,對於治療腎虛所致的各種症狀有良好的效果。與其他草藥配伍使用,能夠增強整體療效,適用於治療因腎虛導致的腰膝酸軟、口乾舌燥等症狀。
「生菖蒲酒」方劑中加入「柏子仁」,主要是基於其寧心安神的功效。
柏子仁性味甘平,入心、腎經,具有養心安神,潤腸通便的作用。菖蒲則具有開竅醒神,化濕健脾的功效。二者合用,可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既能振奮心脾,又能安神定志,適用於心神不安,失眠健忘等症。
此外,柏子仁的潤腸通便功效,也能緩解菖蒲可能造成的燥熱之弊,使方劑更為平和,適合長期服用。
生菖蒲酒方劑中加入水蛇皮,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 補腎壯陽: 水蛇皮性溫味甘,入腎經,具有補腎壯陽、強筋骨的功效,與菖蒲的溫中散寒、開竅醒神的功效相輔相成,能提升整體的藥效。
- 活血化瘀: 水蛇皮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作用,能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配合菖蒲的祛風濕功效,更能有效治療風濕痺痛等症。
因此,生菖蒲酒方劑中加入水蛇皮,可有效提升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生菖蒲酒 」介紹
生菖蒲酒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風虛型白癜風,全身遍佈白色斑點,經久不癒。其組成主要包括水菖蒲、天門冬、天雄、火麻仁、乾漆、生地黃、遠志、露蜂房、苦參、黃耆、獨活、石斛、柏子仁、水蛇皮。
藥材介紹
- 柏子仁具有安神鎮靜、止血、固澀固表、生津止渴、潤燥滑腸、補氣補陰等功效。
- 苦參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清熱瀉火等功效。
- 獨活具有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
- 黃耆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 火麻仁具有瀉下、利水滲濕、活血化瘀、清熱利尿、潤肺、降氣和潤燥等功效。
-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 石斛具有滋陰清熱、生津益胃、潤肺益腎、明目強腰、補氣養血、清熱瀉火、生津止渴、強筋骨、益精等功效。
- 天門冬具有滋陰、潤肺、清熱、止咳、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潤燥、補氣、止血、清熱解毒等功效。
- 遠志具有安神益智、利水消腫、止咳化痰、清熱解毒等功效。
- 露蜂房具有祛風除濕、消腫、殺蟲、止癢、活絡止痛、清熱解毒、治眼疾、治毒蟲蜇咬等多種功效。
- 水菖蒲具有化痰開竅、除濕健胃、殺蟲止癢之功效。
藥方用法
將上述藥材按比例配伍,加入適量的水煎煮,取汁服用。具體用法用量需遵循醫師指示。
功效主治
生菖蒲酒具有風虛型白癜風,全身遍佈白色斑點,經久不癒。
注意事項
使用生菖蒲酒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 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應慎用。
- 脾胃虛寒者慎用。
- 服用期間忌食辛辣、生冷、油膩食物。
- 服用期間應避免飲酒。
- 如果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用並諮詢醫師。
結論
生菖蒲酒是一種中藥方劑,在中醫臨牀上用於治療風虛型白癜風。其組成藥材具有多種功效,如化痰開竅、祛濕健胃、殺蟲止癢、滋陰涼血、清熱瀉火、安神益智等。使用生菖蒲酒時,應注意相關注意事項,以確保安全有效地發揮藥效。
傳統服藥法
陸地菖蒲(細切)1石(別煮),天門冬1斤(去心),天雄3兩(去皮,生用),麻子仁1升,茵芋3兩,乾漆3兩,乾地黃3兩,遠志(去心)3兩,露蜂房5兩,苦參1斤,黃耆半斤,獨活5兩,石斛5兩,柏子仁2升,蛇皮3尺,大蓼子1升。
延年益壽,耳目聰明,氣力兼倍。
上(口父)咀,以絹囊盛著,先以水2斛5鬥煮菖蒲根,取8鬥,以釀1斛5鬥米許,用7月7日造,10日酒定熟,須去滓佳;冬月酒成,漉糟停藥,著器中下消減。1劑不覺,更作尤妙,當以愈為期。更重煮
禁食羊肉、餳、鯉魚、豬肉、蕪荑、雞、犬、生冷。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小孩、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生菖蒲酒, 出處:《外台》卷十五引《古今錄驗》。 組成:陸地菖蒲(細切)1石(别煮),天門冬1斤(去心),天雄3兩(去皮,生用),麻子仁1升,茵芋3兩,乾漆3兩,乾地黃3兩,遠志(去心)3兩,露蜂房5兩,苦參1斤,黃耆半斤,獨活5兩,石斛5兩,柏子仁2升,蛇皮3尺,大蓼子1升。 主治:延年益夀,耳目聰明,氣力兼倍。主治:風虛,舉體苦白駁,經年不癒。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