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丹

DA QING D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6

熱/寒比例

偏寒 (0.69)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9%
肺經 19%
胃經 16%
脾經 12%
心經 9%
大腸經 6%
膽經 3%
三焦經 3%
肝經
肺經
胃經
脾經
心經
大腸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大青丹方劑中,加入全蠍,乃取其毒性入肝經,能散瘀止痛,解毒消腫之效。

全蠍性寒,味辛,入肝經,其毒性可解毒消腫,對於因熱毒所致的癰疽、疔瘡、乳癰等症狀,能起到化解毒素、消散腫塊的作用。此外,全蠍亦具備散瘀止痛的功效,能緩解因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並促進傷口癒合。

因此,在大青丹方劑中,全蠍的加入,既可消散熱毒,又可化解瘀血,達到消腫止痛的效果,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更能發揮整體療效。

大青丹方劑中包含白附子,主要是利用其解毒功效。白附子性味辛溫,入肺、脾經,具有解毒消腫、止痛祛風的功效。

大青丹的主要功效為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用於治療熱毒壅盛所致的癰腫瘡瘍、喉痹、口舌生瘡等。白附子在其中起著輔助解毒的作用,配合大青葉、板藍根等清熱解毒藥物,共同發揮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進一步增強治療效果。

大青丹方劑中加入白僵蠶,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特性:

  1. 清熱解毒,化痰散結:白僵蠶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散結之功效。此功效與大青丹主治的熱毒壅盛、咽喉腫痛、痰多稠粘等症狀相符,有助於清除熱毒,疏通咽喉,化解痰結。
  2. 驅風止痙:白僵蠶亦可驅風止痙,對於因熱毒入絡而致的痙攣抽搐等症狀,有一定緩解作用,進一步提升了大青丹治療熱病兼有痙攣的療效。

對於[大青丹]中的蝦蟆成分,蝦蟆在中醫中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適用於治療瘡瘍腫毒、痄腮等症狀。該方加入蝦蟆旨在增強清熱解毒的作用。

對於[大青丹]中的木香成分,木香性味辛溫,具有行氣止痛、溫中散寒的功效,適用於治療胸脅脹痛、脘腹冷痛等症狀。該方加入木香旨在增強行氣止痛的作用。

大青丹中加入檳榔,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行氣導滯,消積化瘀:檳榔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有行氣導滯、消積化瘀之效。其可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積滯,並能活血化瘀,緩解瘀血阻滯所致的疼痛。
  2. 增強藥效,提高療效:檳榔與其他藥材配合,可增強藥效,提高療效。例如,檳榔與大青葉、黃芩等清熱解毒藥材配伍,可增強清熱解毒、消炎止痛的效果。

大青丹中含有青黛,主要原因有二:

一、清熱解毒: 青黛性寒,具有清熱解毒之效,能有效抑制細菌生長,消炎止痛。大青丹主要用於治療熱毒蘊結、咽喉腫痛、癰疽瘡瘍等症,青黛的清熱解毒作用能有效緩解這些症狀。

二、涼血止血: 青黛具有涼血止血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熱毒引起的出血,例如吐血、衄血、血尿等。大青丹中加入青黛,可增強其清熱解毒之效,同時也能起到涼血止血的作用,更全面地治療相關疾病。

大青丹方劑中包含續隨子葉,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

續隨子葉味苦、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消腫止痛的功效。其入肝、心經,可清熱涼血,治療熱毒血瘀所致的各種症狀,例如瘡瘍腫毒、燒傷燙傷、跌打損傷、吐血、衄血等。

大青丹主要用於治療熱毒壅盛、血熱妄行所致的各種疾病,例如癰疽腫毒、丹毒、口舌生瘡、咽喉腫痛、吐血、衄血等。續隨子葉的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功效,可以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效果。

主治功效


大青丹主治功效分析

源流與記載

大青丹,最早見於《幼幼新書》中,為古代醫家常用於治療小兒疾病的方劑。書中多次提及此方,並指明其主治「慢驚潮發,荏苒不瘥」,即小兒慢驚風反覆發作,久治不癒的病症。同時也提及此方用於「積熱」、「驚涎」等症狀,可見其應用範圍廣泛。

組成與藥理分析

根據您提供的方劑組成,大青丹的藥物組成及其功效可歸納如下:

  • 祛風止痛,解毒散結類

    • 全蠍:辛平,能息風止痙、解毒散結,為治驚風要藥。
    • 白附子:辛溫,燥濕化痰、散結止痛,善於祛風痰。
    • 白僵蠶:辛鹹平,疏風止痛、化痰散結,具熄風解痙之效。
    • 青黛:鹹寒,涼血清熱、解毒散結,能清降肝火、涼血解毒。
    • 蝦蟆:性味不詳,具利水消腫、清熱解毒之功。
  • 理氣消積類

    • 木香:辛溫,行氣止痛、健脾消食,能調暢氣機。
    • 檳榔:辛平,殺蟲消積、行氣導滯,能消食積,通腸道。
  • 活血化瘀類

    • 繼隨子葉:活血化瘀、消癥散結。

綜合分析,大青丹以祛風止痙、清熱解毒為核心,佐以理氣消積、活血化瘀之藥。此方組方配伍旨在針對小兒慢驚風的病機,兼顧其標本。

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

  • 主治:小兒慢驚風(慢驚潮發,荏苒不瘥)

    • 慢驚風的病因:古醫認為小兒慢驚風多由“風痰阻滯”、“積熱內擾”等因素導致。《幼幼新書》中提到“此病是驚風傳入胃,胃兼有虛涎”,亦指出慢驚風與脾胃功能失調、痰涎積聚有關。
    • 治療原理:大青丹諸藥合用,能達以下功效:
      • 熄風止痙:全蠍、白僵蠶、白附子等能熄風解痙,緩解小兒驚風的抽搐症狀。
      • 清熱解毒:青黛、蝦蟆等能清熱涼血、解毒散結,清除體內蘊熱,防止熱毒傷陰耗液。
      • 化痰散結:白附子、白僵蠶等能化痰散結,清除體內痰涎,有助於恢復臟腑功能。
      • 理氣消積:木香、檳榔等能行氣止痛、消食導滯,調暢氣機,幫助消化,避免積滯。
      • 活血化瘀:繼隨子葉能活血化瘀,改善血行不暢,促使病邪外泄,有助於病情的康復。
  • 其他應用

    • 《幼幼新書》中亦提及大青丹用於治療“積熱”、“驚涎”等症狀。這與方中藥物的清熱解毒、化痰散結功效相符。對於因積熱引起的抽搐、痰涎壅盛等症狀,大青丹亦有治療作用。
    • 此外,書中記載大青丹可用於慢脾候的治療,提示其具有醒脾開竅的作用,可改善脾胃功能,有助於恢復小兒的正常生理狀態。

總結

大青丹為治療小兒慢驚風的有效方劑,其組方嚴謹,藥理作用全面。通過熄風止痙、清熱解毒、化痰散結、理氣消積、活血化瘀等多種功效,從多方面調整機體,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此方雖主治小兒慢驚風,但亦可用於其他因積熱、痰涎等因素引起的相關疾病。

傳統服藥法


蠍梢1分,白附子1分,白僵蠶1分,乾蝦蟆2個(燒灰),木香1分,檳榔1分(以上搗羅為細末),次入:青黛1分(研),續隨子1分(研)。
上拌勻,用糯米飯為丸,如黍米大。每服10粒,點麝香、薄荷湯下。
方中青黛、續隨子二藥之後原無「研」字。據《永樂大典》補。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大青丹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服用大青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同名稱方劑


大青丹, 出處:《普濟方》卷三七三引《醫方妙選》。 組成:蠍梢1分,白附子1分,白僵蠶1分,乾蝦蟆2個(燒灰),木香1分,檳榔1分(以上搗羅爲細末),次入:青黛1分(研),續随子1分(研)。 主治:小兒驚風潮發,荏苒不瘥。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