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濕湯

ZHU SH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2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6%
腎經 11%
胃經 10%
膀胱經 10%
肝經 10%
肺經 9%
心經 9%
大腸經 8%
小腸經 5%
膽經 2%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脾經
腎經
胃經
膀胱經
肝經
肺經
心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膽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逐濕湯中包含牽牛子,乃因其性寒、味苦,具強力瀉下之效,可驅除體內濕邪,故列為方中要藥。牽牛子善於清熱利濕,通便瀉下,對於濕熱蘊結於腸胃、脾胃虛弱、水腫腹脹等病症,均有顯著療效。

然而,牽牛子藥性猛烈,易傷脾胃,故需謹慎使用。在逐濕湯中,牽牛子多與其他藥物配伍,以緩解其毒性,並發揮協同作用,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逐濕湯中加入大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瀉下逐濕: 大黃性寒,味苦,入肝、胃、大腸經,具有瀉熱通便、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效。濕邪阻滯腸道,易導致腹痛、腹瀉、便祕等症狀。大黃可瀉下通便,將濕邪從腸道中排出,達到逐濕之效。

二、清熱解毒: 濕邪與熱邪常相伴而生,濕熱蘊結易造成身體不適。大黃苦寒,可清熱解毒,消除濕熱,從根本上解決濕邪問題。

因此,逐濕湯中加入大黃,既可瀉下逐濕,又可清熱解毒,相輔相成,以達到治療濕邪的最佳效果。

逐濕湯中加入木通,主要因其利水通淋之效。

木通味甘性寒,入膀胱經,能清熱利水,通淋止痛,對於濕熱蘊結所致的小便不利、淋痛、水腫等症狀有良好療效。

此外,木通還有通經活絡的功效,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解除濕邪阻滯,改善水腫

因此,將木通加入逐濕湯,可加強其利水消腫、清熱解毒之效,更能有效驅散濕邪,恢復身體健康。

逐濕湯是一種常用於中醫的方劑,其主要目的在於利水消腫、除濕祛風。在這個方劑中,黃柏被列為重要成分之一,其作用不可忽視。黃柏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的功效,能有效對抗體內的濕熱之邪,從而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由於濕熱積聚可能導致一系列病症,如皮膚癢疹、水腫及消化不良,加入黃柏能夠針對這些症狀進行針對性療效。

此外,黃柏中的膽鹼鹼性成分有助於促進肝臟功能,防止濕氣在人體內部淤積。這樣不僅有助於消除水腫現象,同時也能改善因濕熱引起的消化道不適。綜合來看,黃柏在逐濕湯中的角色,不僅增強了方劑的療效,還有助於整體健康的調理,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逐濕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緩解脾胃虛寒,助濕邪外達:白芍性微寒,味苦酸,入肝脾經,能養血柔肝、健脾止瀉。逐濕湯常用於治療濕邪困脾、脾胃虛寒所致的泄瀉、腹痛等症。白芍可溫補脾胃,增強脾胃運化水溼的能力,並能緩解寒濕之邪對脾胃的侵襲,使濕邪得以外達。
  2. 調和藥性,避免寒涼過甚:逐濕湯中常配伍一些寒涼藥物,如蒼朮、厚朴等,白芍的微寒性可以中和這些寒涼藥物的寒性,避免寒涼過甚損傷脾胃陽氣,使藥物作用更加平和。

逐濕湯中加入牛蒡子,主要基於其利水消腫解毒散結的功效。

牛蒡子性味辛溫,入肺、胃經,具有疏散風寒、宣肺透疹、利水消腫、解毒散結等作用。其利水消腫之效,能幫助排除體內濕氣,與逐濕湯祛除濕邪的功效相輔相成。同時,牛蒡子也能清熱解毒,有助於消散濕邪引起的各種症狀,如水腫、腹脹、小便不利等。

因此,牛蒡子在逐濕湯中能發揮利水消腫、解毒散結的作用,進一步提升方劑的祛濕效果

逐濕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滲濕: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滲濕之效。逐濕湯旨在祛除體內濕邪,茯苓能促進體內水分代謝,利水滲濕,幫助排除體內過多的水分,達到祛濕效果。
  2. 健脾和胃:茯苓亦能健脾和胃,改善脾胃運化功能。濕邪困脾,會導致脾胃失調,影響水液代謝。茯苓能健脾利濕,協調脾胃功能,促進水液代謝,從而更有效地祛除濕邪。

逐濕湯中包含茵陳蒿,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利濕: 茵陳蒿性寒苦,具有清熱利濕之功,可有效清除體內濕熱,對於濕熱蘊結於脾胃所致的脘腹脹滿、消化不良、小便不利等症狀,能起到良好的治療作用。
  2. 疏肝利膽: 茵陳蒿入肝膽經,能疏肝利膽,並可促進膽汁分泌,有助於消化吸收,對於濕熱蘊結於肝膽所致的脅肋脹痛、黃疸等症狀,亦有較好的療效。

主治功效


逐濕湯:驅濕解毒,緩解胞漏

胞漏,又稱陰囊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疾病,以陰囊潮濕、瘙癢、紅腫、丘疹、糜爛、滲液為主要表現。中醫認為,胞漏多因肝經濕熱,導致陰囊中產生像蜂窩一樣的小丘疹,並伴有瘙癢。由於抓撓,丘疹破損後,液體便從破損處滴出。

針對胞漏,中醫常用逐濕湯治療。逐濕湯由牽牛子、大黃、木通、黃柏、白芍、牛蒡子、茯苓、茵陳蒿等中藥組成,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的功效,可有效緩解胞漏症狀。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牽牛子:**具有瀉下、利水滲濕、驅蟲殺蟲的功效。
  2.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3. **木通:**具有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等功效。
  4. **黃柏:**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
  5.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6. **牛蒡子:**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肺熱利咽、利水消腫和清熱解毒等功效。
  7. **茯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8. **茵陳蒿:**具有清熱利濕、退黃、利水滲濕、清熱瀉火、平肝息風、清熱利尿和止癢等傳統功效。

總結:

逐濕湯由多種中藥組成,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的功效,可有效緩解胞漏症狀。但由於中藥方劑組成複雜,使用前應諮詢醫師,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傳統服藥法


牽牛1錢,大黃1錢,木通1錢,黃柏1錢,芍藥5錢,牛蒡子1錢,茯苓3錢,茵陳1錢。
水煎服。2劑漸愈,再用土茯苓散擦之即痊。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逐濕湯, 出處:《洞天奧旨》卷九。 組成:牽牛1錢,大黃1錢,木通1錢,黃柏1錢,芍藥5錢,牛蒡子1錢,茯苓3錢,茵陳1錢。 主治:胞漏。因肝經濕熱,而致囊中起窠子作癢,乃搔抓破損而水遂外滴。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