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瀝膏

ZHU LI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1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肝經 17%
心經 16%
胃經 15%
脾經 13%
大腸經 9%
膽經 6%
腎經 1%
肺經
肝經
心經
胃經
脾經
大腸經
膽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竹瀝膏為一傳統中醫處方,主要用於治療因風痰阻滯所導致的癥狀,如喉嚨異物感、聲音嘶啞等。其組成成分多種多樣,其中天竹黃為一味重要藥材。天竹黃,又名淡竹黃、竹心,是由淡竹葉或其它竹類植物的嫩莖經過特殊製程所得的黃色液體,性味甘寒,歸心、肝經。因其具有清熱豁痰、開竅醒神的功效,故在竹瀝膏中佔據重要位置。天竹黃能夠清除內熱,對於由熱邪引起的痰多、喉嚨不適等症狀有良好的療效。此外,它還能幫助疏風解表,對於外感風熱引起的聲音嘶啞、咳嗽等亦有輔助治療作用。綜合來看,天竹黃在竹瀝膏中的應用,體現了中醫以清熱化痰為主的治療原則,對於改善相關症狀具有積極意義。

竹瀝膏中加入瓜蔞,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利咽止痛的功效。

瓜蔞味甘性寒,歸肺、胃經。其藥性清熱解毒,尤其擅長清肺熱,並能利咽止痛。竹瀝膏本身具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而瓜蔞的加入,更能增強其清熱解毒之效,針對熱毒壅肺所致的咽喉腫痛、聲音嘶啞等症狀,起到更顯著的療效。此外,瓜蔞還能利咽開音,配合竹瀝膏的清熱化痰作用,可使患者更快恢復。

竹瀝膏為一方經典中藥製劑,用於治療多種症狀,如心悸失眠、神志不清等。其配方中含有多種藥材,其中硃砂作為一味重要成分,具有安定心神、鎮靜安眠之效。硃砂性寒味甘,歸心經,主要功效為清心火、安神定驚,常被用於治療心火亢盛所致的心煩不寧、失眠多夢等症狀。在竹瀝膏中加入硃砂,可以增強整個方劑的安神作用,使患者情緒平穩,有助於改善睡眠品質。然而,現代醫學研究表明,硃砂中含有重金屬汞,長期或過量使用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因此在使用含有硃砂的藥物時應遵從醫師指導,嚴格控制用量,避免不良反應的發生。

竹瀝膏方劑中加入枳殼,主要是為了增強其化痰止咳、理氣寬胸的功效。

枳殼味苦、辛,性寒,入肺、脾經。具有理氣消積,化痰止咳的功效。竹瀝膏本身以竹瀝為主,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化痰止咳的作用,但其偏於清熱解毒,而枳殼的加入,可以增強其理氣化痰的作用,使藥效更加全面,對於痰多氣滯引起的咳嗽,效果更佳。此外,枳殼還能緩解竹瀝的寒涼之性,避免過於寒涼傷胃。

竹瀝膏方劑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宣肺利咽:桔梗味辛甘,性微溫,入肺經,具有宣肺利咽、化痰止咳的功效。竹瀝膏常用於治療風寒咳嗽、痰多難咳等症,桔梗的加入能幫助宣通肺氣,利咽化痰,促進痰液排出,有助於緩解咳嗽症狀。
  2. 引藥入肺:桔梗具有引藥入肺的作用,可以幫助其他藥材更好地發揮功效。竹瀝膏中常含有其他具有潤肺止咳作用的藥材,桔梗的加入可以起到引導藥力直達肺部的作用,提高方劑的療效。

竹瀝膏方劑中加入天南星,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化痰止咳: 天南星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燥濕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竹瀝膏本身也具有清熱化痰、止咳潤肺的功效,二者合用,可增強化痰止咳的效果,適用於痰多咳嗽、哮喘等症狀。
  2. 解毒消腫: 天南星還具有解毒消腫的作用,可用於治療毒蛇咬傷、蜂螫傷、跌打損傷等。竹瀝膏本身也具有一定的消腫止痛作用,二者合用,可增強解毒消腫的效果。

因此,天南星的加入,能夠使竹瀝膏的功效更加全面,對於治療痰多咳嗽、哮喘、毒蛇咬傷等病症效果更佳。

竹瀝膏方劑中加入川貝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化痰: 川貝母性寒,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竹瀝性涼,味甘,入肺經,亦有清熱解毒、止咳化痰之效。二者相合,可加強清熱化痰之力,適用於熱痰壅肺、咳嗽氣喘等症。
  2. 潤肺止咳: 川貝母具有潤肺止咳的功效,可緩解肺燥乾咳、痰少粘稠等症狀。竹瀝性潤滑,亦可滋潤肺燥,配合川貝母,可起到潤肺止咳、化痰止咳的作用。

竹瀝膏中加入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竹瀝性寒,清熱解毒,而黃連苦寒,亦能清熱瀉火,二者相輔相成,加強清熱解毒之效。
  2. 燥濕止癢:竹瀝膏常用於治療溼疹、皮炎等皮膚病,黃連能燥濕止癢,與竹瀝共同發揮抗炎、止癢作用,促進皮膚恢復。

黃連的加入,不僅提升了竹瀝膏的清熱解毒功效,更增強了其抗炎止癢作用,使之成爲治療溼熱蘊結、皮膚瘙癢等症的有效方劑。

竹瀝膏方中加入九節菖蒲,主要是基於其開竅醒神、化痰止咳的功效。九節菖蒲味辛、性溫,入心、脾、腎經,具有開竅醒神、化痰止咳、祛風止痛、解毒消腫等作用。

竹瀝膏常用於治療痰熱咳嗽、神志不清、癲癇等症,而九節菖蒲的加入,可以增強方劑的開竅醒神、化痰止咳功效,進一步促進痰液的排出,改善神志不清等症狀,提高療效。

竹瀝膏方劑中加入竹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涼血止渴: 竹瀝性寒,味甘,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渴的功效。它能清泄肺熱,止咳化痰,並能解暑熱,生津止渴,對於熱病、暑熱引起的發熱、口渴、咳嗽等症狀,均有較好的療效。

2. 改善皮膚炎症: 竹瀝具有消炎止痛、收斂生肌的作用,能有效改善皮膚炎症,如濕疹、瘡瘍等。

因此,竹瀝膏中加入竹瀝,能起到清熱解毒、涼血止渴以及改善皮膚炎症的功效,是該方劑重要的組成部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竹瀝膏」

組成:

  • 天竹黃: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
  • 瓜蔞:具有清熱化痰、潤肺化痰、散結、滑腸的功效。
  • 硃砂:具有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的功效。
  •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的功效。
  • 桔梗: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的功效。
  • 天南星:具有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降氣、燥濕、利水消腫的功效。
  • 川貝母:具有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
  • 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 九節菖蒲:具有開竅、清熱解毒、止血、止咳化痰、活絡止痛、祛風除濕、活血化瘀、健脾胃、化痰開竅、安神、宣濕醒脾、解毒等功效。
  • 竹瀝:具有清熱化痰、潤肺止咳的功效。

主治功效:

  1. 痰火上炎:痰液和火氣上升到頭部,引起頭痛、眩暈、耳鳴、目赤、咽喉腫痛等症狀。
  2. 痰迷心竅:痰液阻滯於心竅,引起神志不清、昏迷、抽搐等症狀。
  3. 中風氣喘:腦中風引起的呼吸困難,喘息不止的病症。
  4. 小兒驚風發癇:小兒因受驚嚇或其他因素導致的抽搐、痙攣等症狀。

總結:

竹瀝膏是一種中藥方劑,具有清熱化痰、潤肺止咳、安神定驚的功效。它常被用於治療痰火上炎、痰迷心竅、中風氣喘、小兒驚風發癇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竹瀝。
養血清熱。
用水白竹截長2尺許,每段劈作4片,以磚2塊排定,將竹片仰架磚上,兩頭露1-2寸,下以烈火迫之,兩頭以盆盛瀝。每6分中加生薑汁1分服之。痰熱甚者,只可加半分耳。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有清熱化痰、豁痰開竅的功效,適用於痰火上炎,痰迷心竅,以及中風氣喘,小兒驚風發癇等症。但本方有辛溫燥烈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氣喘癲癇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多痰牙齒緊閉口張不開半身或下肢麻木突然暈倒不省人事

相同名稱方劑


竹瀝膏, 出處:《醫學入門》卷七。 組成:竹瀝。 主治:養血清熱。主治:痰厥不省人事,幾死者。

竹瀝膏, 出處:《幼幼新書》卷十三引張渙方。 組成:竹瀝(依法旋取)半合,生地黃半合(取汁),蜜半合(以上攪勻),桂心1兩(爲末),石菖蒲(1寸9節者,取末)1兩。 主治:小兒中風,失音不語,牙關緊急。

竹瀝膏,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福州方)。 組成:天竺黃3兩,鮮瓜蔞16兩,朱砂5錢,枳殼3兩,桔梗3兩,膽星3兩,川貝3兩,川連3兩,九節菖蒲7錢,鮮竹瀝8兩。 主治:痰火上炎,痰迷心竅,以及中風氣喘,小兒驚風發癇。

竹瀝膏, 出處:《幼幼新書》卷二十八引《家寶》。 組成:白朮1分(蜜炒),大附子(去皮臍,炮)1錢,全蠍7個(每個用7葉薄荷裹,湯泡麻黃,令軟纏定,慢火炙黃色),犀角(鎊末)1錢,厚朴(用甘草水煮,焙乾)1分。 主治:小兒諸癇。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