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萸斷下丸

ZHU YU DUAN XIA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百一》卷六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胃經 20%
腎經 15%
大腸經 14%
肝經 14%
心經 5%
肺經 4%
脾經
胃經
腎經
大腸經
肝經
心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茱萸斷下丸」

  •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 艾葉:性溫,味苦、辛,歸肝、脾、腎經,具有溫經、補陽、調經、止血、祛風除濕、安胎、止咳化痰、溫裡溫中、活絡止痛、通經絡等功效。
  • 赤石脂:味甘、澀,性平,具有固澀收斂、化腐生肌、止瀉、止血、排膿、除煩、生肌斂瘡等功效。
  •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 肉荳蔻: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瀉、止嘔、下氣消食等功效。
  • 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傳統代功效。
  • 吳茱萸: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

主治功效

內臟寒冷導致腹部疼痛,腹瀉不止。

臨牀應用

茱萸斷下丸主要用於治療內臟寒冷導致的腹部疼痛、腹瀉不止等症狀。此方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固澀收斂的功效,可有效緩解腹痛、腹瀉等症狀。

注意事項

  1. 本方含有附子,有毒,應嚴格按照醫囑服用,不可自行加減。
  2.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應慎服。
  3. 服藥期間忌食生冷、辛辣、油膩食物。
  4. 服藥後出現不適症狀,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總結

中藥方劑「茱萸斷下丸」主要成分是:艾葉、砂仁、附子、肉荳蔻、吳茱萸、赤石脂、生薑,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固澀收斂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內臟寒冷導致的腹部疼痛、腹瀉不止等症狀。但由於方中含有附子,有毒,應嚴格按照醫囑服用,不可自行加減。

傳統服藥法


吳茱萸2兩半(湯洗,炒),訶子1分(杏核),赤石脂1分,縮砂仁1分,肉豆蔻1分,乾薑(炮)1分,龍骨1分,人參1分。
上為細末,水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50丸,空心米飲送下,日3次。

方劑組成解釋


艾葉性溫,味苦,入肝、脾、肺經,有溫經散寒、止血止痛的功效。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大腸經,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附子性熱,味辛,有回陽救逆、溫經散寒、止痛的功效。肉荳蔻性溫,味辛,入脾、胃、大腸經,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吳茱萸性溫,味辛,入肝、脾、胃經,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痛的功效。赤石脂性寒,味苦,入肝、脾、腎經,有清熱解毒、燥濕止瀉的功效。生薑性溫,味辛,入肺、脾、胃經,有溫中散寒、解表發汗、止嘔止痛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溫中散寒、止瀉止痛的功效,適合用於臟寒腹痛,泄瀉不止。但陰虛火旺、內熱者不宜使用。

相關疾病


腹痛胰臟炎嗜眠症(嗜睡症)大腸激擾綜合症腹瀉身體消瘦便秘與腹瀉交替出現

相同名稱方劑


茱萸斷下丸, 出處:《百一》卷六。 組成:艾葉半兩(炒),縮砂仁1分,附子(炮,去皮臍)1分,肉豆蔻1分,吳茱萸2兩半(炒),赤石脂半兩,川薑半兩。 主治:臟寒腹痛,泄瀉不止。

茱萸斷下丸, 出處:《雞峰》卷十四。 組成:吳茱萸2兩半(湯洗,炒),訶子1分(去核),赤石脂1分,縮砂仁1分,肉豆蔻1分,乾薑(炮)1分,龍骨1分,人參1分。 主治:脾胃氣虛弱,臟腑不調,下瀉不止,日夜無度,全不飲食,內積久虛,腹中疼痛,羸瘦氣弱。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