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茱萸斷下丸方中加入艾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經止痛: 艾葉性溫,入脾、肝經,具有溫經散寒、止痛止血之效。茱萸斷下丸主要治療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泄瀉,而艾葉的溫經散寒作用可緩解寒邪阻滯,改善腸道功能,緩解腹痛症狀。
- 扶正祛邪: 艾葉具有增強機體免疫力,抗菌消炎的作用。在寒邪侵襲,導致腹痛泄瀉時,艾葉可以扶助正氣,抵抗邪氣入侵,促進機體康復。
茱萸斷下丸中加入砂仁,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理氣和中,助消化:砂仁味辛、溫,具有理氣和胃、消食化滯的功效。茱萸斷下丸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寒、飲食積滯導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狀。砂仁的加入,有助於理氣消食,促進脾胃功能恢復,進一步緩解腹痛腹瀉。
- 溫中止痛:砂仁性溫,可溫中散寒,止痛。茱萸斷下丸中,茱萸、厚朴等藥性偏寒,加入砂仁可溫和藥性,避免寒涼傷脾胃,並有助於溫中止痛。
砂仁的加入,既有助於促進消化,又可溫和藥性,使茱萸斷下丸療效更佳,更適合脾胃虛寒患者服用。
茱萸斷下丸中加入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陽散寒,助藥力: 附子性溫熱,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茱萸斷下丸以寒涼藥物為主,用於治療寒凝氣滯、腹痛泄瀉等症。附子的加入,可溫陽散寒,助藥力更好地直達病所,提升療效。
- 扶正祛邪,防寒邪: 寒涼藥物雖能瀉下通便,但同時也可能損傷正氣,導致寒邪入侵。附子能溫陽補氣,扶正祛邪,防止寒邪乘虛而入,保障患者安全。
茱萸斷下丸中加入肉荳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降逆止嘔: 肉荳蔻味辛溫,入脾胃經,能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用以緩解寒邪犯胃所致的嘔吐、腹痛等症狀。而茱萸斷下丸主治因寒邪客於腸胃,導致的腹痛、泄瀉等症,肉荳蔻可溫中散寒,協同其他藥物止瀉止痛。
- 助消化,行氣止痛: 肉荳蔻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食的作用,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消化,並緩解腹脹、腹痛等症狀。茱萸斷下丸中加入肉荳蔻,一方面可以緩解藥物對胃腸的刺激,另一方面也能夠增強藥效,促進寒邪的排出。
「茱萸斷下丸」方劑中包含吳茱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散寒,止痛止瀉:吳茱萸性溫,入肝、脾、腎經,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瀉之效。對於寒邪客中,脾胃虛寒所致的腹痛、腹瀉、嘔吐等症狀,吳茱萸能有效溫暖脾胃,驅散寒邪,緩解疼痛,止住瀉痢。
- 引導藥力下行:茱萸斷下丸屬於瀉下類方劑,主要作用是通便排毒。吳茱萸入腎經,能引導藥力下行,使藥效更有效地作用於腸道,促進排便,達到通便的目的。
因此,吳茱萸在「茱萸斷下丸」中發揮著溫中散寒,止痛止瀉,並引導藥力下行的作用,是該方劑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茱萸斷下丸中加入赤石脂,主要有以下兩方面原因:
- 固澀止瀉: 赤石脂性澀而重,具有收斂止瀉的作用。其可吸附腸道內多餘的水分,減少糞便水分,從而達到止瀉的效果。茱萸斷下丸主治腹瀉、痢疾等症,加入赤石脂可增強止瀉效果,避免藥物過於峻猛,造成瀉下過度。
- 降逆止嘔: 赤石脂能降逆止嘔,對於脾胃虛弱、氣逆上衝引起的嘔吐,有輔助治療作用。茱萸斷下丸中加入赤石脂,可以減輕藥物對胃腸道的刺激,防止藥物引起嘔吐等不良反應。
茱萸斷下丸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散寒:生薑性溫,具有溫中散寒、止嘔的作用。茱萸斷下丸為寒性藥物,容易傷及脾胃,而生薑可以溫暖脾胃,防止藥物寒性過重,導致嘔吐、腹痛等不良反應。
- 調和藥性:茱萸斷下丸以寒涼藥為主,生薑的溫性可以調和藥性,避免藥物寒涼過度,對脾胃造成過大負擔,同時也增強藥物的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茱萸斷下丸」
-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 艾葉:性溫,味苦、辛,歸肝、脾、腎經,具有溫經、補陽、調經、止血、祛風除濕、安胎、止咳化痰、溫裡溫中、活絡止痛、通經絡等功效。
- 赤石脂:味甘、澀,性平,具有固澀收斂、化腐生肌、止瀉、止血、排膿、除煩、生肌斂瘡等功效。
-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 肉荳蔻: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瀉、止嘔、下氣消食等功效。
- 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傳統代功效。
- 吳茱萸: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
主治功效
內臟寒冷導致腹部疼痛,腹瀉不止。
臨牀應用
茱萸斷下丸主要用於治療內臟寒冷導致的腹部疼痛、腹瀉不止等症狀。此方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固澀收斂的功效,可有效緩解腹痛、腹瀉等症狀。
注意事項
- 本方含有附子,有毒,應嚴格按照醫囑服用,不可自行加減。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應慎服。
- 服藥期間忌食生冷、辛辣、油膩食物。
- 服藥後出現不適症狀,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總結
中藥方劑「茱萸斷下丸」主要成分是:艾葉、砂仁、附子、肉荳蔻、吳茱萸、赤石脂、生薑,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固澀收斂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內臟寒冷導致的腹部疼痛、腹瀉不止等症狀。但由於方中含有附子,有毒,應嚴格按照醫囑服用,不可自行加減。
傳統服藥法
吳茱萸2兩半(湯洗,炒),訶子1分(杏核),赤石脂1分,縮砂仁1分,肉豆蔻1分,乾薑(炮)1分,龍骨1分,人參1分。
上為細末,水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50丸,空心米飲送下,日3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溫中散寒、止瀉止痛的功效,適合用於臟寒腹痛,泄瀉不止。但陰虛火旺、內熱者不宜使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茱萸斷下丸, 出處:《百一》卷六。 組成:艾葉半兩(炒),縮砂仁1分,附子(炮,去皮臍)1分,肉豆蔻1分,吳茱萸2兩半(炒),赤石脂半兩,川薑半兩。 主治:臟寒腹痛,泄瀉不止。
茱萸斷下丸, 出處:《雞峰》卷十四。 組成:吳茱萸2兩半(湯洗,炒),訶子1分(去核),赤石脂1分,縮砂仁1分,肉豆蔻1分,乾薑(炮)1分,龍骨1分,人參1分。 主治:脾胃氣虛弱,臟腑不調,下瀉不止,日夜無度,全不飲食,內積久虛,腹中疼痛,羸瘦氣弱。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