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珀膏

朱珀膏

ZHU PO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9

熱/寒比例

(2.22)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肺經 17%
腎經 11%
心經 11%
肝經 10%
胃經 8%
膀胱經 8%
小腸經 3%
大腸經 2%
膽經 2%
三焦經 2%
脾經
肺經
腎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膀胱經
小腸經
大腸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朱珀膏中加入桂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經通絡止痛: 桂枝性溫,味辛甘,入心、脾、膀胱經,具有溫經通絡、散寒止痛之功效。朱珀膏常用於治療寒凝血瘀導致的疼痛,桂枝可溫經散寒,促進血液循環,緩解疼痛。
  2. 配合其他藥物增效: 朱珀膏中常配伍其他藥物,如川芎、當歸等活血化瘀藥,桂枝可與之協同作用,促進藥效發揮,達到更好的療效。

朱珀膏中包含硃砂,主要源於其鎮痛消炎的功效。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涼血解毒、清熱鎮驚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外傷疼痛、消腫止痛,對於外傷引起的紅腫熱痛、跌打損傷、骨折等病症,有一定的療效。此外,硃砂還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能夠抑制細菌感染,促進傷口癒合。因此,古人將其列入朱珀膏配方,旨在發揮其鎮痛消炎、抗菌止痛的作用。

朱珀膏中加入白芷,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消腫止痛: 白芷味辛性溫,具有疏散風寒、消腫止痛、生肌止血的功效。朱珀膏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白芷可有效消散瘀血,減輕腫痛,促進傷口癒合。
  2. 活血化瘀: 白芷入肺、胃經,能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朱珀膏中常配合其他活血化瘀藥材,如當歸、川芎等,白芷能增強活血化瘀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朱珀膏中加入防風,主要考量其以下兩個原因:

  1. 疏散風寒,止痛止癢: 防風性味辛溫,具有疏散風寒、止痛止癢的功效。朱珀膏多用於治療皮膚風寒溼邪引起的瘙癢、疼痛等症,而防風可以有效祛除風寒,緩解疼痛和瘙癢症狀,提升藥效。
  2. 引藥入膚,增強療效: 防風性善行散,能引藥物深入皮膚,促進藥效發揮。與其他藥材搭配,可更有效地治療皮膚疾病,達到更好的療效。

朱珀膏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活血化瘀:當歸具有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的功效,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促進傷口癒合,並減輕疼痛。對於朱珀膏所針對的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狀,當歸可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2. 滋陰補血: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能滋陰補血,潤燥滑腸,對於氣血不足、陰虛燥熱等症狀也有改善作用。在朱珀膏中加入當歸,可兼顧補益氣血,進一步促進傷口癒合,改善患者體質。

朱珀膏中包含木香,主要源於其以下兩方面作用:

  1. 行氣止痛:木香味辛性溫,入脾胃經,具有行氣止痛、健脾消積的功效。朱珀膏多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木香可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緩解疼痛。
  2. 燥濕止瀉:木香還具有燥濕止瀉的作用,可有效緩解因濕邪停滯所致的腹痛、腹瀉等症狀。朱珀膏中可能加入木香,用以輔助治療濕熱下注引起的局部疼痛和炎症。

綜上所述,木香在朱珀膏方劑中,通過行氣止痛、燥濕止瀉的功效,配合其他藥物,達到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病症的目的。

朱珀膏中加入丁香,主要基於其溫陽散寒、止痛、消腫的功效。

丁香性溫,味辛,入腎、脾、胃經,具有溫陽散寒、行氣止痛、溫中止嘔、溫腎助陽等作用。

朱珀膏多用於治療寒濕凝滯所致的腰膝冷痛、風寒濕痹、跌打損傷等,而丁香的溫陽散寒、止痛、消腫功效正好可以與其他藥材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此外,丁香還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促進傷口癒合,進一步提升朱珀膏的療效。

朱珀膏中加入木通,主要基於其利水通淋的功效。

木通味甘、性寒,入膀胱經,具有利水通淋、清熱解毒的功效。其性寒,可清解下焦濕熱,利尿通淋,對於小便不利、淋痛、水腫等症狀有較好療效。

因此,朱珀膏中加入木通,可以起到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作用,對於治療濕熱蘊結、小便不利等症狀具有積極意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朱珀膏之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專治「頸項瘰癧」(淋巴結結核)、「腋下初結小核」(淋巴結腫大),病情演變可分三階段:

  1. 初期:結核如連珠狀,質硬未潰(「不消不潰」);
  2. 中期:潰後久不癒合(「潰而經久不癒」);
  3. 後期:形成慢性瘺管(「成漏症」)。
    並特別指出適用於「寒痰冷症」,即因陽氣虛弱、痰凝氣滯所致的陰疽類病症。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解析

方劑以「溫通散結」為主軸,結合「化痰透絡」與「活血生肌」之法,其配伍可分四層:

1. 溫陽通滯為君

  • 上桂心(肉桂):大辛大熱,溫補命門之火,破除寒痰凝結,為治陰疽要藥。
  • 丁香木香:丁香溫腎助陽,木香行氣滯,二香相合,使氣行則痰消,針對「冷症」氣機壅塞。

2. 安神化瘀為臣

  • 真西珀(琥珀)、辰砂(硃砂):
    • 琥珀活血散瘀,通利淋巴壅滯(古稱「破結通淋」);
    • 硃砂鎮靜安神,古醫認為瘰癧與「憂思郁火」相關,此二藥既可安神定志,又能防瘀熱化毒。

3. 祛風透絡為佐

  • 防風白芷
    • 防風祛風邪而解表,防止外邪引動內痰;
    • 白芷辛香走竄,能「透毛竅、開腠理」(《本草綱目》),助藥力直達病所。此二藥針對病位在表(頸項、腋下)的特性。

4. 活血通絡為使

  • 當歸木通
    • 當歸活血養血,促進潰瘍癒合;
    • 木通性降利水,《神農本草經》謂其「通利九竅」,此處用其疏通經絡滯澀,導痰濕下行。

整體治療原理
全方以「溫陽化冷痰」為本,結合「行氣活血」與「透絡散結」,體現「陽和轉運,陰疽自消」之思路。

  • 針對寒痰:桂心、丁香溫化;防風、白芷外透。
  • 針對瘀滯:琥珀、當歸活血;木香、木通通絡。
  • 兼顧神志:硃砂安定情志,防鬱火助病。

此方結構嚴謹,體現中醫「溫通」法治陰疽的經典思維,尤其適用於病程綿長、偏寒性的慢性淋巴結病變。

傳統服藥法


真西珀(研)1兩,上桂心5錢或加用8錢(研),辰砂(水飛淨)5錢,香白芷1兩(生,研),防風(生,曬脆,研,取淨末)1兩,當歸(生,曬脆,研,淨末)1兩,廣木香(生,曬)5錢,丁香5錢(2味同研,丁香之油滲入木香,則易研易細,俱生用),木通1兩(生,曬脆,研淨末;此味質最堅,須加重分兩研細,篩取極細者,如數用。防風亦如此)。
上藥各為極細末,調和一處貯瓶聽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散寒通絡、消瘰散結的功效,主治頸項瘰癧;及腋下初結小核,漸如連珠,不消不潰,或潰而經久不癒,或成漏症,寒痰冷症。但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朱珀膏, 出處:《良方合壁》卷下。 組成:真西珀(研)1兩,上桂心5錢或加用8錢(研),辰砂(水飛淨)5錢,香白芷1兩(生,研),防風(生,曬脆,研,取淨末)1兩,當歸(生,曬脆,研,淨末)1兩,廣木香(生,曬)5錢,丁香5錢(2味同研,丁香之油滲入木香,則易研易細,俱生用),木通1兩(生,曬脆,研淨末;此味質最堅,須加重分兩研細,篩取極細者,如數用。防風亦如此)。 主治:頸項瘰癧;及腋下初結小核,漸如連珠,不消不潰,或潰而經久不癒,或成漏症,寒痰冷症。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