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通經活絡湯中加入瓜蔞,主要考量其活血化瘀及消腫止痛之功效。
瓜蔞性涼,味苦,入肝經,具有疏肝解鬱、活血化瘀之效。其能行氣止痛,對於因氣血瘀滯而導致的經絡不通、疼痛等症狀,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此外,瓜蔞亦可清熱解毒,對於因炎症引起的腫痛,亦有一定療效。因此,在通經活絡湯中加入瓜蔞,可以更好地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達到通經活絡、止痛消腫之目的。
通經活絡湯中加入橘絡,主要是因為其具有以下兩方面的功效:
- 疏肝理氣: 橘絡性味辛、苦,入肝經,具有疏肝理氣、行氣止痛的功效。對於肝氣鬱結、氣滯血瘀所致的經絡不通、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橘絡能起到疏通經絡、緩解疼痛的作用。
- 活血化瘀: 橘絡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對於血瘀不通、經絡阻滯所致的經期不順、痛經、血塊等症狀,橘絡能促進血液循環,化解瘀血,改善經絡循環,緩解疼痛。
因此,通經活絡湯中加入橘絡,可以起到疏肝理氣、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於改善經絡不通、氣血瘀滯等症狀,達到通經活絡的效果。
通經活絡湯中加入青皮,主要是利用其行氣止痛、疏肝理氣的功效。青皮味辛、苦,性溫,入肝、脾經,能疏肝解鬱,理氣止痛。在治療經絡不通、氣血瘀滯所致的疼痛,如經痛、腹痛、腰痛等,青皮能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疼痛。此外,青皮還能消食化積,對於因食積阻滯而導致的經絡不通,也有輔助療效。因此,青皮在通經活絡湯中起著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重要作用。
通經活絡湯中加入絲瓜絡,主要是基於其通絡活血、利水消腫的功效。絲瓜絡性涼,味甘,歸肺、肝經,具有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的作用,有助於改善氣血運行不暢,緩解經絡阻滯所致的疼痛、麻木等症狀。此外,絲瓜絡亦具利水消腫功效,可幫助排除體內積液,減輕腫脹,進一步促進血液循環,達到通經活絡的效果。
中藥方劑[通經活絡湯]的組成中包含[香附],因為香附具有疏肝理氣和調經的作用。香附能夠有效調理肝氣,改善由肝氣鬱結引起的經痛和情緒不穩定,同時其調經作用有助於改善月經不調,使得[通經活絡湯]在處理氣滯和經期問題時更加有效。
通經活絡湯中加入通草,主要基於其利水通乳、通經活絡的功效。
通草性味甘淡,入肺、胃經,具有利水通乳、通經活絡、清熱解毒的功效。其利水作用可幫助改善水腫,促進乳汁分泌;通經活絡則能疏通經絡,改善氣血循環,有助於治療因經絡不通引起的疼痛、麻木等症狀。
因此,在通經活絡湯中加入通草,可以促進血液循環,疏通經絡,達到活絡氣血、解除疼痛的效果。
通經活絡湯中加入白扁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健脾和胃,利水消腫:白扁豆性平味甘,具有健脾和胃、利水消腫之效。對於脾胃虛弱導致的氣血運行不暢、經絡阻滯,白扁豆能起到健脾益氣、促進氣血流通的作用。
-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白扁豆還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對於因濕熱瘀阻導致的經絡不通、疼痛腫脹等症狀,白扁豆能起到清熱利濕、消腫止痛的作用。
因此,通經活絡湯中加入白扁豆,可起到健脾和胃、利水消腫、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有助於改善經絡不通、氣血運行不暢等問題。
通經活絡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調經止痛的功效。
當歸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對於經絡不通,氣血瘀滯導致的經痛、痛經、月經不調等症狀,當歸能有效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緩解疼痛,改善血液循環,促進月經正常運行。
此外,當歸還可滋養血脈,改善血虛體質,因此在通經活絡湯中加入當歸,不僅能有效緩解疼痛,還能調理身體,改善整體狀態。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通經活絡湯》之傳統功效與主治
此方專治「乳汁不行屬氣郁者」,其證核心為情志不暢、肝氣鬱結,導致氣血運行受阻,絡脈不通,乳汁分泌不暢。臨床表現為產後乳房脹痛、胸脅滿悶、面色青黯、精神抑鬱、腹脹納差、脅痛便秘等,舌淡苔白膩,脈沉遲而澀,皆為氣滯血行不暢、肝鬱剋脾之象。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行氣解鬱,疏通肝絡
- 香附、青皮:香附為「氣病之總司」,疏肝解鬱;青皮破氣散結,專入肝膽二經,二者協力開解胸脅氣滯。
- 橘絡、絲瓜絡:取絡藥通絡之效,橘絡理氣化痰通乳絡;絲瓜絡質輕走竄,善通乳腺與經脈。
寬胸散結,調暢氣機
- 瓜蔞:甘寒潤下降氣,既可寬胸化痰,又能散結通乳,針對乳房脹痛。
- 柴胡(加減用):若暴怒氣逆,加柴胡疏肝升散,助氣機條達。
健脾滲濕,和中助運
- 扁豆、通草:扁豆健脾化濕,通草淡滲利濕,兼通乳竅。二藥配伍,既防肝鬱犯脾,又助濕濁下行,改善苔膩、腹脹。
養血和血,柔潤脈道
- 當歸身:少量用之,取其養血和血之功,使氣行而血不耗,符合「治氣需兼顧血」之理。
加減活用,標本兼治
- 王不留行、漏蘆:惡露淨後少腹脹者,加此二藥活血通經,專攻乳絡閉阻。
- 厚朴花:氣鬱傷脾而脹甚時,用其芳香醒脾,輕揚化濕,較厚朴溫燥之性更宜產後體質。
整體治療思維
此方以「通絡行氣」為主軸,結合疏肝、健脾、和血三法,針對肝鬱氣滯導致乳汁不通之病機。其組方特點在於:
- 輕靈流動:多用絡類藥(橘絡、絲瓜絡)及花類藥(厚朴花),質輕善走,符合「上焦如羽,非輕不舉」之理。
- 標本兼顧:行氣不解濕鬱則氣難暢,故佐健脾滲濕;行氣過猛恐傷陰血,故佐當歸養血,體現「攻而不伐」之旨。
全方旨在疏解肝鬱、通暢乳絡,使氣行血活,乳汁自下,尤宜於產後情志不遂、氣機壅滯之實證。
傳統服藥法
瓜蔞4錢,橘絡2錢,青皮2錢,絲瓜絡4錢,生香附2錢,通草3錢,扁豆5錢, 當歸身1錢半。
惡露已淨,少腹微脹者,加王不留行、漏蘆各3錢;如因暴急暴怒之後,飲食減少,胸脅脹甚者,加柴胡、厚朴花各2錢。
舒肝活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疏肝理氣、通經活絡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乳汁不行屬氣鬱者。産後乳汁不行,乳房脹痛,胸脅飽滿,面色青黯,精神抑鬱,食量減少,有時兩脅作痛,腹部脹痛,大便不暢,舌淡苔白膩,脈沉遲而澀。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通經活絡湯, 出處:《中醫婦科治療學》。 組成:瓜蔞4錢,橘絡2錢,青皮2錢,絲瓜絡4錢,生香附2錢,通草3錢,扁豆5錢,當歸身1錢半。 主治:舒肝活絡。主治:乳汁不行屬氣鬱者。産後乳汁不行,乳房脹痛,胸脅飽滿,面色青黯,精神抑鬱,食量減少,有時兩脅作痛,腹部脹痛,大便不暢,舌淡苔白膩,脈沉遲而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