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殼散

ZHI KE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大腸經 25%
肺經 25%
肝經 18%
胃經 12%
脾經 6%
腎經 6%
心經 6%
大腸經
肺經
肝經
胃經
脾經
腎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枳殼散方劑中包含枳殼,主要原因有二:

一、枳殼之性: 枳殼味苦、辛,性寒,入肺、脾、胃經。其具有行氣消積、化痰止咳、利水消腫的功效。

二、方劑主治: 枳殼散主治胸脘痞滿,食積不消,痰飲壅肺,咳嗽氣喘等症。而枳殼的功效正好與方劑主治相符,能夠有效緩解上述症狀,起到治療作用。

在中藥方劑「枳殼散」中加入槐花,主要是利用槐花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槐花能夠清熱涼血、止血,對於治療血熱所致的各種出血症狀有良好的效果。與其他草藥配伍使用,能夠增強整體療效,適用於治療因血熱導致的出血、口鼻出血等症狀。

枳殼散中加入荊芥,乃因其具疏風散熱、解表止痛之效。

枳殼散主治胸膈滿悶、脘腹脹痛、食積不化,而荊芥善於疏散風熱,解表止痛,可與枳殼、厚朴等藥物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消食化積、理氣止痛之功效。

荊芥的加入,既能疏散因食積不化而致的胸膈滿悶、脘腹脹痛之症,又能促進藥物氣血運行,增強散寒止痛的效果。

在中藥方劑「枳殼散」中加入皂莢,主要是利用皂莢開竅醒腦、止咳化痰的功效。皂莢能夠開竅醒腦、止咳化痰,對於治療風熱感冒、咳嗽多痰等症狀有良好的效果。與其他草藥配伍使用,能夠增強整體療效,適用於治療因風熱感冒導致的咳嗽、喉嚨不適等症狀。

在中藥方劑「枳殼散」中加入刺蝟皮,主要是利用刺蝟皮收斂止血、解毒的功效。刺蝟皮能夠收斂止血、解毒,對於治療外傷出血、熱毒所致的膿腫等症狀有良好的效果。與其他草藥配伍使用,能夠增強整體療效,適用於治療因熱毒內盛導致的疾病。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枳殼散」,主要成分為枳殼、槐花、荊芥、皁莢、刺蝟皮,主治功效為痔瘡腫大疼痛,並且伴隨著出血。

槐花為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可治療瘡瘍發炎、口腔潰瘍、黃疸、痢疾等熱毒、血熱相關之病症。

荊芥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風寒、風濕痛、關節炎、皮膚瘙癢、外傷出血、瘀血、頭痛、肌肉痠痛、關節疼痛等症狀。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它能理氣寬中,行滯消脹,主治胸脅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其性寒,故不適用於脾胃虛寒、腹瀉洩瀉者。

皁莢味苦、性溫,歸肺、大腸經,具溫化寒痰、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殺蟲驅蟲之功。可用於治療寒性咳嗽、肺熱咳嗽、支氣管炎、哮喘、風濕痛、關節炎、痛風、腸燥便祕、蛔蟲性腸梗阻等症。

刺蝟皮具有清熱涼血、止血、解毒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痔瘡出血、便血、尿血、咳血、吐血等血熱出血證;可治療瘡瘍腫痛、皮膚瘙癢、濕疹、蕁麻疹等熱毒壅盛之疾;可治療蛇蟲咬傷、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等症。

中藥方劑「枳殼散」,主要成分為枳殼、槐花、荊芥、皁莢、刺蝟皮,具有清熱涼血、止血、理氣行氣、消食化積、祛風除濕等功效。主治痔瘡腫大疼痛,並且伴隨著出血。臨牀上,該方劑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以增強療效,緩解症狀。

傳統服藥法


枳殼2兩(炒),黃連1兩,槐花5錢(炒),白芍1兩,甘草2錢半,地榆5錢(1方加當歸、生地黃、防風)。
上銼五劑。
水煎,空心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氣喘心絞痛陰道炎肺結核坐骨神經痛腳氣病大便秘結痔瘡腦中風排尿困難心內膜炎尿道炎五十肩心律不整原發性高血壓胃及十二指腸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心肌梗塞肺性心臟病

相同名稱方劑


枳殼散, 出處:《痘疹會通》卷四。 組成:紫草、枳殼、生地、大黃。 主治:痘疹,大熱毒盛者。

枳殼散, 出處:《産科發蒙》卷四。 組成:枳殼(燒存性)。 主治:産後陰門破傷,或陰腫下脫內出。

枳殼散, 出處:《得效》卷三。 組成:枳殼(去瓤,炒)2兩半,甘草(炙)7錢半。 主治:氣疾,脅間痛,如有物以插然。

枳殼散, 出處:《保嬰撮要》卷十四。 組成:枳殼(去瓤,麸炒)、槐花、荊芥、皂角子仁(炒)、猬皮(炙)各等分。 主治:痔瘡腫痛下血。

枳殼散, 出處:《陳素庵婦科補解》卷三。 組成:枳殼、紫蘇、百合、香附、蔥根、黃連、甘草、杏仁、瓜蔞仁、川芎、白芍、當歸、熟地。 主治:妊娠大便不通。

枳殼散, 出處:《本事》卷三引龐老方。 組成:枳殼(去瓤,銼,麸炒)半兩,白朮半兩,香附子1兩(麸炒,舂去皮),檳榔3錢。 主治:心下蓄積,痞悶,或作痛,多噫敗卵氣。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